尹红华;罗兴莉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期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临床系统护理。结果干预组剖宫产19例,发生心力衰竭5例,围生儿死亡0例,平均住院天数(5±0.5) d;对照组剖宫产25例、心力衰竭18例、围生儿死亡3例,平均住院天数(7±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3,3.26,2.41,t值为4.65;P<0.05)。心功能越差,剖宫产、心力衰竭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越高。结论系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期的应用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姣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构建高血压病患者跨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条目框架。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由21名专家对拟定的高血压病患者跨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条目框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获得专家的一致性意见,初步构建高血压病患者跨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条目框架。结果初步构建的高血压病患者跨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条目框架包含10个一级条目、34个二级条目和101个三级条目,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10,判断系数为0.924,熟悉程度为0.895;两轮专家咨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超过95%。结论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下构建的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条目框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怡君;孟仲莹;杜兆辉;凡芸;马素芳;乐霞;彭幼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前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结构式心理干预措施,加强应激处理和应对技巧针对性护理研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5d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5 d GSES评分为(26.25±4.05),(36.23±4.54)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6.18±6.21),(30.05±5.05)分。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肺癌患者术前自我效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增强肺癌患者术前的自我效能,有效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和手术。
作者:杨杰;谷寅煜;宋秀岩;李树霞;邢志军;黄跃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重要、根本的因素是压力,故称为“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1]。 NICU是集聚急危重症患儿于一体的场所,危重症患儿生理、疾病、治疗护理干预等一系列因素促成了其压疮的形成。压疮危险因素难以系统归类,人群针对性的因素研究对压疮预防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有大量针对成人压疮预防护理的研究,但对于新生儿压疮预防研究还很少见,现将NICU患儿压疮预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程莉萍;董建英;雷娜;任向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通过肾病生命网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8例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进行个体性、系统性、连贯性、重复性的生命网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总分、健康责任感、营养、人际关系、躯体活动、心理健康,压力管理评分分别为(149.31±5.68),(20.45±3.71),(27.87±7.56),(26.37±1.54),(24.54±3.58),(23.55±7.21),(28.35±4.82)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7.54±2.85),(16.35±5.11),(15.79±2.97),(17.82±4.98),(15.76±6.72),(12.39±2.18),(19.37±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5.214,-10.154,-12.572,-19.475,-11.380,-17.511,-18.817;P<0.01)。结论通过肾病生命网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的健康行为,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谢素芸;范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期间采用无创监护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脑出血后水肿无创监护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期间脑水肿发生率、严重程度及综合结局。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T诊断与无创监测脑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69,0.606;P>0.05);治疗第14天脑CT结果显示,观察组轻度水肿4例,中度1例,重度0例,对照组分别为2,1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23,P=0.043);观察组患者发生末梢神经功能缺损2例,颅内高压症状3例,深静脉血栓0例,消化道溃疡1例,感染2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20,4.812,6.667,9.017,5.455;P<0.05)。结论采用无创监护护理方案十分重要,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期间的安全性。
作者:牟美丽;陈丽;李学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下属护理团队绩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所三级甲等临床教学医院的临床护士,每个医院发放问卷80份,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变革型领导风格测量采用Song开发的单维度量表,团队绩效测量采用陈国权修订的量表。收回有效问卷267份,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处理数据。结果护理管理者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得分均值为(5.353±1.180)分,下属护理团队绩效得分均值为(5.619±1.178)分,护理管理者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下属护理团队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72,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的变革型领导和下属护理团队绩效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变革型领导风格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团队绩效,护理管理者应该关注对自己领导风格的塑造。
作者:江百灵;弓箭;李路卫;马俊伟;杜慧杰;施梅;何晶波;田秋野;梁珊珊;夏跃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全球范围内有十万余名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占透析总人数的10%~15%[1],我国的CAPD患者已逾16000例[2]。随着药物治疗、“双联双袋”系统腹膜透析液的广泛应用和透析技术的日益更新,患者的生存期限延长,对疗效的评价不仅限于生命的维持和症状体征的好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亦成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标准。因此,探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自我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科研的重心。本研究就国内外学者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作者:庞建红;汪小华;王菲;许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马夹式保护服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并制作马夹式保护服,选择由于精神症状所致行为紊乱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穿着马夹式保护服;2011年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带进行保护性约束或重点看护。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相关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比40,0比47;χ2值分别为60.03,95.07;P<0.01);观察组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比60%,98.2%比54.2%;Hc值分别为53.86,151.56;P<0.01)。结论自制马夹式保护服患者穿着舒适安全,雅观大方,亦可减轻护理工作量,利于病房安全管理。
作者:赵成香;徐伟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CMQ得分中面对分量表得分为(27.93±5.84)分,高于对照组,回避、放弃分量表得分为(10.91±5.90),(4.94±1.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5,2.24,9.73;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面对、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SES总分为(20.50±5.50)分,低于观察组(30.35±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8,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总分及各条目均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变慢性乙肝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作者:陈细定;张新红;陆永秀;於军兰;余子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医院现行绩效分配下护士绩效工资收入水平的相关因素及护士对现行分配方案的满意度,为实施绩效分配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对临床科室379名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现行分配方案下护士的绩效工资收入水平与工龄及职称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0,0.305;P<0.01)。52.3%的护士对现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满意,护士对分配方案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半数以上护士认为现行分配方案不能充分体现工作量差异、工作质量差异。46.7%的护士认为实施改革具有其必要性。结论现行绩效工资分配存在缺陷,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体系,实施基于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难度、责任风险的绩效分配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杨红;陆宇晗;薛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临床实习前后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水平,筛查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不足点,为完善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2008-2011级160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实行“临床实践指导教师制”管理,根据实践要求设计《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记录手册》并应用于实践教学管理,应用“护理问题对应行动”( OPSN)和“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 NPGA)两个量表进行实习前后临床实践能力的测评。结果临床实习后“OPSN”量表中的“组织、应用信息探索发现问题”“提供个性化护理解决患者问题”“为解决问题给患者心理支持”和“对已解决问题进行自我评价”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0.28±2.78),(17.23±1.92),(26.81±2.59),(20.76±2.59)分,临床实习前得分分别为(17.82±3.47),(14.53±3.03),(24.82±3.44),(18.31±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8,5.40,3.32,3.43;P<0.05);维度“为解决问题协调护患行为”临床实习前后得分分别为(16.76±2.72),(17.51±1.9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05)。“NPGA”量表中“自主决策”“个性化护理”“促进患者理解/参与”“开放性交流”“个性尊重”“团队中工作角色”和“个人发展”7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临床教学环境下学生习得的临床实践能力与标准要求有差距,具有局限性,应针对临床实践能力薄弱项目开展专项培训。
作者:康凤英;杨洋;李颖芬;闫丽娟;赵静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照护患者是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在现代医疗体制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表现出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还要面对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由于日往月来的感情投入产生情绪的负面影响,出现同情心疲劳( compassion fatigue , CF )。长此以往,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严重的影响,带来的不仅是身心的痛苦,也会影响对患者的护理质量,造成医院的财政资源损失,甚至还有人员的流失[1]。因此,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同情心疲劳的现状,包括主要的表现、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等,将为如何改善同情心疲劳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基础。
作者:刘璐;李惠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95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包括饮食、治疗相关、躯体活动、情绪心理等相关因素。结果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总体得分为(6.80±1.33)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治疗相关管理得分低,为(6.42±1.82)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21,45.365,87.468,18.907;P<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复诊时,应详细询问和观察患者自我管理情况,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晓霞;张汛滔;江永军;王红军;董倍;郭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与专业自我概念状况及两者相关性,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 PSCNI )对1139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总分为(174.95±16.68)分,节制维度条目平均得分高,为(3.76±0.59)分,超越维度平均得分低,为(2.13±0.41)分;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为(91.32±12.76)分,技能维度条目平均得分高,为(3.65±0.28)分,满意度条目平均得分低,为(2.46±0.36)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值与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值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218~0.526,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人际维度、公正维度及超越维度是专业自我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状况不佳,提高护士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增强专业自我概念水平。
作者:牛俊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设计1 min急救药品训练法,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计时1 min计数护士按指令拿取急救药品的支数及回答1 min所拿取的每支药品的剂量。书面回答1~2个急救药物相关知识问题,包括该急救药品的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观察要点等。设计1 min拿取急救药品评分表,每季度以此为标准对临床护士培训及考核,并作为判断护士该项目是否达标及奖励优胜科室和个人的依据。结果80名护士培训前后1 min拿取急救药品数量分别为(12±2.52),(22±4.19)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29,P<0.01);药品剂量准确率分别为7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P<0.01);急救药物知识考试平均分分别为(67±2.66),(93±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0.76,P<0.01)。结论1 min急救药品训练法有趣且快速提升护士对急救药品熟悉程度;定时复训,解决了对已培训过关的急救技能因长期不用而遗忘的问题,为临床急救快速有效提供了用力保障。
作者:林芳;潘锦涛;黄海明;舒小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相关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为未来人文护理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方法采用NoteExpress文献检索软件,对检索所得的567篇文献,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主题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中华护理杂志》第1次发表人文护理类文献,从而揭开了国内学者开展人文护理研究的序幕。由13年间的文献发表趋势可见,人文护理相关文献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02-2006年,该类文献发表量增长迅速,2006-2009年发文量变化较为平稳,2009-2011年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期,并于2011年期间达到顶峰,发表97篇,2012年发表75篇,虽然不及2011年发文量,但仍然高于往年。人文护理相关文献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研究类型以经验总结类多,实验对照类研究次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专科护理方面,护理教育类研究数量排在第2位。结论人文护理主题的研究具有较好的成长性,目前其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同时应考虑此类研究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作者:陶莹;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在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6-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于2013年1-6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开始成立QCC小组,由7名护理人员组成,确立“降低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通过分析原因设置实施对策,对观察组80例围手术期患者实施QCC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为8.75%,较活动前的35.9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3,P<0.01)。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规范了护理操作流程,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余明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婴幼儿腹壁较薄,且婴幼儿腹腔镜鞘卡短小(特别是新生儿腹腔镜鞘卡短的只有3 cm),在进行手术操作时间较长的婴幼儿腹腔镜手术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Ladd ’ s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等手术时,由于各操作器械反复从鞘卡进出腹腔进行手术操作,易导致鞘卡滑动甚至脱出腹腔,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进程。鉴此,我院采用腹腔引流橡胶管包套固定鞘卡,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固定,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朱小宁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