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矮小的临床研究

钱尚统;王凡;陈敏先;吕静波;罗敏;郁忠勤;王琴琴;陈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青少年矮小, 辨证施治, 标准差积分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促进青少年身高生长(以家族、体质性矮小为主)的疗效.方法用身高标准差积分的统计方法,对接受治疗的1 788例对象进行评估.结果男性身高平均增加0.24SD(不同年龄段的升高标准差)/治疗年、女性0.23SD/治疗年,达到预期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青少年身高的增长,未见不良反应.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海藻玉壶汤治疗妇科杂证举隅

    海藻玉壶汤源于<医宗金鉴>,由海藻、昆布、半夏、陈皮、青皮、连翘、贝母、当归、川芎、独活、甘草、带组成.主要功用化痰软坚、消散瘿瘤,是治疗肝脾不调,气滞疾凝等证的常用方,笔者根据该方特点,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辨证加减用于治疗妇科症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撷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耿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塞QTc离散度与心室颤动的关系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QTc离散度与心室颤动的关系.方法测量60例急性心肌梗塞QTc离散度,计算校正QT离散度(QTcd).根据监护检出心室颤动的情况分为二组:室颤组、非室颤组.比较QTc、QTcd与发生室颤的关系.结果 QTcmax、QTcmin、QTcd在室颤组、非室颤组分别为(485.6±31.2)ms、(408.3±23.3)ms和(77.3±16.7)ms;(435.4±15.7)ms、(401.6±13.3)ms和(33.8±17.6)ms.二组间差异极为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d值越大,室颤发生率越高.

    作者:闫立敏;杨春梅;张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康莱特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和胸腔内注射康莱特注射液或顺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CR+PR)为86.67%,毒副反应率为0~13.33%;对照组分别为56.67%和6.67~4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方法配合康莱特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且毒副反应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疗法.

    作者:钟毅;周红;陈春泳;吴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87例病人来自门诊或急诊科留观室,随机分为双黄连粉针剂组(治疗组)47例,抗生素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大者76岁,小者1岁;上呼吸道感染14例,急性扁桃体炎9例,急性支气管炎13例,肺炎11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大者72岁,小者1岁;上呼吸道感染8例,急性扁桃体炎8例,急性支气管炎10例,肺炎14例.

    作者:王春兰;林申;熊广;曲敬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98 例分析

    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生殖器官的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炎常有高热、腹痛、胃肠道症状,慢性盆腔炎多数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病程迁延所致,当机体抵抗力弱时,本病又可急性发作.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低热,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月经失调,易疲劳、烦躁,失眠多梦、不孕症等.特点:病程长,在劳累、月经前后及性交后,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排气困难,肛门时有坠胀加重.妇检: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可触及附件单侧或双侧明显增粗,片状增厚,或扪及包块,压痛明显,子宫骶骨韧带增粗,触痛.B超提示盆腔炎性改变,炎性包块,积液等.我院自2000年3月~2001年3月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9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凤芝;倪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芪笑佛手汤治疗人流术后出血32例观察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人流后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西医的处理不外抗感染、止血及再次手术清宫.再次手术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继发性不孕的产生,对未育妇女不太适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从调补冲任,活血化瘀着手治疗此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曼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效广谱头孢菌素-头孢匹罗

    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耐β-内酰胺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见等优点,因而曾被临床广泛使用.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特别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增加,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临床上需要有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强效广谱生素.近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从提高抗菌活性、扩大抗菌谱和耐β-内酰胺酶等方面开发了一些超广谱高效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作者:李蓉蓉;白树华;丁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脑伤并发胸腹部创伤1 2例诊治分析

    颅脑、胸、腹部联合损伤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在临床上有其特殊性.我院1995~2000年共收治多脏器损伤12例,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史双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猝死的易发因素

    1临床资料根据1996年到2000年的病历统计,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发生恢复期猝死者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在35岁~60岁之间,AMI发病前身体一直健康者10例.

    作者:唐春梅;吴丽华;闫立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带蒂大网膜、岛状胸大肌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体会

    深度烧伤累及骨头,为了保住患肢的功能,常需采用皮瓣移植术.我科于1999年9月17日收治了一例严重电损伤病人,采用了带蒂大网膜,左侧胸大肌岛状皮瓣移植治疗,收到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继涛;王荔;陈梅娣;谢向群;程微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胆道感染80例临床体会

    急性重症胆道感染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临床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3月~2000年3月间共收治急性胆道感染288例,其中80例为急性重症胆道感染,均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比较满意,现将收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属常见病、多发病,但临床上仅用西药治疗并不理想.本人自1998年10月到2000年11月以黄芪生脉饮、丹参及结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桂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当归对妇科病的宜忌

    当归向来被视为妇科调经补血之圣药.妇女以血为主,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民间凡有妇科疾患,往往自煎当归饮服,而医者对于各种妇科病,方中亦每配当归,似乎当归对一切妇科疾病皆可施用,无需辨证.这不符合中医因证用药之旨.殊不知当归对妇科病亦有所宜、忌,未可概行施用也.

    作者:李小球;宁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椎间盘外层部分的纤维环破裂及内层部分的髓核向后外突出,压迫椎管神经根,引起腰腿痛,使病人自理能力下降,对生活、工作、劳动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多数的病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突出的椎间盘可被肉芽组织吸收,纤维环内纤维组织修复,神经根的压迫解除而症状消失.康复护理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愈和功能的恢复.

    作者:谢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五酯胶囊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五酯胶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经门诊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口服五酯胶囊的治疗观察,并与口服联苯双脂的25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以对五酯胶囊护肝作用及其安全性评估.结果所有病例经一个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转氨酶全部恢复正常,停药一个月后治疗组(口服五酯胶囊组)无一例出现肝功异常的反跳现象,也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口服联苯双酯组)出现肝功异常反跳18例.结论五酯胶囊具有保护肝细胞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可显著降低肝炎患者ALT和AST值,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反跳性和副作用.

    作者:欧阳健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针药并用治疗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

    笔者自1998年1月以来,采用针刺及静脉注射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肥胖人闭经辨治探讨

    试从中西医理论探讨肥胖人闭经的机理,提出脏腑功能低下,特别是肾虚,是形成痰湿型体质的关键,也是造成肥胖人闭经的重要原因,从而确定提高脏腑功能、及时祛邪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作者:赵兰青;郭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刺血拔罐配合TDP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00例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患者痛苦较大.我们在临床采用刺血拔罐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TDP)疗法治疗本病1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何爽;骆钧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结肠透析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4年10月以来采用自行研制的新结肠透析液对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了结肠透析的治疗.结果表明:它能使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食欲差、恶心等症状明显改善,降低病人血中的尿素氮(BUN)、肌酐等小分子代谢产物和对人体有害的中分子物质.现将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和实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梅;吴世来;张立;王丽华;刘冰;闫立敏;张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组方思路与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HP)自从Barry Marshall医师首次于1982年在澳大利亚佩斯培养出来以后,至今已有18年历史.18年来,胃肠病工作者对HP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而逐渐深入的研究.HP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并且与消化性溃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除HP之后,不仅能加速溃疡的愈合,而且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从面使溃疡病治愈.目前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WHO已把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近又发现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恶性淋巴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除HP之后淋巴瘤可以缩小或消退.HP感染治疗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我国有古老的中药,其作用机理不同于西药,随着对HP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给研究中草药治疗带来了机会.根据临床观察,中草药既有显著的抗HP作用,又能缓解因HP感染引起的诸多临床症状,现就中西药结合治疗HP感染的组方思路略加探讨.

    作者:郭遂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