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婷;邱扬;周丹;梁雪敏;余洁;陈艳芬;张晓
崔红生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3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崔教授学贯中西,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主张将中医经典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采多家所长,灵活运用经方,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笔者跟师随诊,受益匪浅,现结合3则医案,介绍崔教授巧用乌梅丸治疗肺系病经验.
作者:陈秋仪;靳锐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推拿+中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3组患儿分别予鼻病推拿术联合中药口服、单纯口服中药、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喷鼻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儿治疗结束和随访1月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3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推拿+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3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提高(P<0.05);推拿+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时,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93.3%,中药组总有效率60.0%,西药组总有效率73.3%.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86.7%,中药组总有效率33.3%,西药组总有效率0.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推拿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效果维持时间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长.
作者:徐慧贤;沈志勇;陈舒;邵傲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崩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宫内放置曼月乐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宫内放置曼月乐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止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肾上腺色腙片口服.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患者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及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1%、83.7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1%、70.27%.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14%、94.59%,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0.81%、78.38%.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经周期,2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及6个月经周期后,2组PB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PBAC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取环1例,取环率为2.70%,对照组取环3例,取环率为8.11%.2组取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崩汤能有效缩短子宫腺肌病曼月乐治疗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减少阴道流血量,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但需较长的治疗周期.
作者:陈美婷;邱扬;周丹;梁雪敏;余洁;陈艳芬;张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容易发生内瘘皮下血肿、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如治疗不当,终可能导致内瘘失用.中医外治法在该领域近年的研究有所进展,尤其是中药外敷法在干预内瘘皮下血肿、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方面收到较好疗效.现就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对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黎常利;李正胜;谢娟;卢晶晶;张雄峰;杨一楠;王志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化痰消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28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加化痰活血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心绞痛发作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及T波倒置导联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及T波倒置导联数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化痰消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时间,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华丽;孙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痰浊蒙窍证的疗效.方法:纳入90例血管性痴呆痰浊蒙窍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涤痰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痰浊蒙窍证症状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水平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痰浊蒙窍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痰浊蒙窍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清Hcy和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Hcy和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涤痰汤加味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措施干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神经毒作用,促进脑血液循环,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曲悦君;刘华锋;高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腹痛之症在《伤寒论》可见“腹中痛”“绕脐痛”“少腹满、按之痛”“腹满痛”“时腹自痛”等16条条文中描述,其在太阳篇有4条、阳明篇3条、太阴篇2条、少阴篇4条、厥阴篇3条.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腹痛相关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仲景论腹痛证治规律,并结合自身三十余年临证实践,将腹痛证简化分为阳明热结证、三阴寒结证二大证,进行辨治.现作分析如下.
作者:章浩军;刘启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自然环境、生活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失眠日益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王翘楚教授在失眠症领域潜心研究数十年,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提出“从肝论治”失眠症及其相关疾病的新思路,又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于前去求学的各届学生.俞承烈老师曾拜王翘楚教授为师,从临证用药、科研设计到学术创新,得到了多方的指导.俞承烈主任中医师作为浙东名医范文虎的第三代弟子,秉承“一病之起,必有其因,症形虽多,必有重心”的学术观点,又在学习这一思路的基础上,临证发现失眠症多以肝郁为主,并兼夹其他证候,在临床从肝郁论治多获良效.故特举数例俞承烈老师临证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朱广亚;黄敏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肝癌合并腹水的疗效及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将肝癌合并腹水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腹腔注射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茵陈蒿汤.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采血检测谷草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NK细胞活力;检测治疗前后腹水的CD4+/CD8+,NK细胞计数及NK细胞活力.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8.9%,对照组42.2%,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AST、ALT、AFP,腹腔积液CD4+/CD8+、NK细胞计数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治疗组AST、ALT、AFP,腹腔积液CD4+/CD8+、NK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可以减轻肝癌性腹水患者的症状,增强NK细胞的活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振民;宋会群;宋沛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定痛膏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0例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病历资料,将采用定痛膏治疗的70例患者纳入治疗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天,2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2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3天时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皮肤瘙痒1例,缩短每天敷药时间后自行缓解.结论:定痛膏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孙毅东;陈宝婷;李玲玲;叶凌云;林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因失访、脱落对照组完成55例,观察组完成57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片及甲磺酸倍他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椎退变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多普勒超声记录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98%,高于对照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CV量表眩晕(程度、频度和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均上升,颈椎退变程度均有改善,CASCS评分均升高,PSV及EDV均增加,RI及PI均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观察组ESCV量表各项评分、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SV及EDV均快于对照组,RI及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缓解颈源性眩晕患者的头晕及伴随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且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内服治疗.
作者:李国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芪二至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参芪二至汤加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红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月,2组SCr水平及对照组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月,2组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及治疗组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及2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二至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疗效显著,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可有效地减少患者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降低SCr水平,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李亦聪;李轶群;钟韵畅;陈翠萍;钟启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寒哮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 (PDCD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50%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PDCD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PDCD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P<0.05).2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F25%、FEF50%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P<0.01),试验组各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DCD5表达水平与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P< 0.01).结论:PDCD5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过程,其表达异常可能与哮喘未控制有关,可能成为临床上协助评估哮喘控制情况的指标或治疗的靶点.小青龙方可能通过调节PDCD5水平而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
作者:杨洁;荆新建;张娟;王海玲;黄文通;魏娜;张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干燥综合征是风湿免疫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常累及各器官造成全身系统损害,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为常见.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多以生津养血、滋补脾肾、清热化瘀为主要治法.笔者以治法为纲,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药效药理等方面对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峰;张玉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眩晕不同中医证候分型颈椎X线摄片的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同时为患者提供颈椎五位X线摄片检查,观察不同证型患者检查结果间的差异性,比较统计从而推断颈椎X线摄片对于眩晕不同中医证候分型的应用价值.结果:200例眩晕患者,痰湿中阻证74例,占37.00%;治肝阳上亢证43例,占21.50%;气血亏虚证35例,占17.50%;肾精不足证29例,占14.50%;瘀血阻窍证19例,占0.95%.其中痰湿中阻证患者经颈椎五位X线摄片检查出现了颈椎生理曲度和稳定性改变、韧带骨化等临床症状,且椎体骨质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出现例数高,且显著高于其余观察指标出现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各组患者相比较,该类型患者X线特征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中阻型眩晕症患者颈椎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医者诊断眩晕提供帮助.
作者:郭爱菊;高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信封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替利嗪治疗,2组均外用青鹏软膏.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表(EASI)评价患者的皮损情况,比较2组EASI评分、瘙痒评分、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00%,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ASI评分、瘙痒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3月,复发率观察组16.9%,明显低于对照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西替利嗪,各项指标评分改善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陈惠娟;洪文;江丽莹;殷贞燕;顾民华;姜好凤;刘治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内异性不孕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女性不孕.内异症(EMT)[1]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多侵犯卵巢、盆腔腹膜、输卵管、直肠等部位,是一种具有转移、种植和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由其引起的病症之一就是不孕.由于此病病灶部位多样化,直接导致临床症状的多变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主要累及年龄在25 ~ 45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人工流产次数、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等都是内异症的高危因素[2].研究表明,内异症患者出现不孕的机率高达常人的20倍左右[3].内异性不孕的高发病率及反复难治性对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吴燕平主任中医师就职于浙江省中医院30余年,师从裘笑梅教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且见解独到,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常见疾病.吴老师根据子宫内膜的特异性,运用中医中药周期性治疗内异性不孕,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吴老师治疗该病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娜;曾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青蒿素是国家“523”任务的重要成果,它的发明经历了模糊探索期、单体发现期和适用药物发明期3个阶段.广开思路、发现苗头、全面衡量、确定重点,是青蒿素发明的基本路径;顶层设计、分工明确、协作创新,是青蒿素发明的有效模式;尊重传统医药、相信群众力量、弘扬奉献精神,是青蒿素发明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霁堂;凌子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乳清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气阴亏虚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气阴亏虚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片与阿那曲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清汤,以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2、FSH、LH、PRL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清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气阴亏虚型乳腺癌患者可相互补充起协同作用,既能促进内分泌平衡,既有助于改善症状,又能提高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胡文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骨关节炎的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从病因病机看,五脏失调可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心阳虚则血流不畅,命火虚衰;心肾不交,水火相克,则骨髓枯虚;心主神明失用,运动失控,易致筋失气养,出现关节疼痛.肝血不足,血不濡筋;或肝血亏虚,筋失濡养,则出现四肢倦怠无力,甚至肌肉萎软.脾主四肢肌肉,脾病则四肢肌肉功能障碍;脾之调节水液功能失调,则湿邪留滞于关节则肿胀;阳明虚衰则诸经不足,不能濡养宗筋,出现关节不稳、腿软等;脾主运化,脾病不能为胃行其精液,则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四肢出现酸痛麻之感.肺热伤津,气血精微输布不足,筋失濡润,发为骨痿、骨痹.肾主骨而藏精,肾虚则骨病,肾虚是形成骨关节炎的主要条件.
作者:钟秋生;邵洁琦;谭向东;陆向然;钟翠琼;杨仁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