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王伟;卢晓燕;朱龙山;张萍;魏丹琦;周纲

关键词:脑卒中, 认知障碍, 头皮针, 长时间留针, 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 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后观察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及潜伏期电位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oCA及MMSE评分均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ADL评分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太阴病之理论内涵及其相关脏腑证候探析

    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属不同维度的辨证理论,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为进一步明确《伤寒论》中太阴病的理论内涵,通过对《伤寒论》原文的仔细研析,阐释了太阴病的内涵本质为病位在里,病性属寒,病势为虚;太阴水病和太阴血病是太阴病的两个基本病理机转.同时,基于原文及太阴病之基本病理机转,论述了太阴病可涉及心、肝、脾、肺、肾、胃等多个脏腑及其证候的观点.

    作者:樊晓林;林树元;曹灵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4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痰浊蒙窍证的疗效.方法:纳入90例血管性痴呆痰浊蒙窍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涤痰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痰浊蒙窍证症状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水平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痰浊蒙窍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痰浊蒙窍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清Hcy和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Hcy和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涤痰汤加味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措施干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神经毒作用,促进脑血液循环,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曲悦君;刘华锋;高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崔玉衡治疗痤疮经验介绍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以面部、背部、前胸多发的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等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重者可出现结节、囊肿和脓肿.据流行病学调查,80% ~ 90%的青少年都患过痤疮[1].本病轻者青春期过后多能自然减轻或痊愈,重者或治疗不当常常遗留瘢痕、色素沉着,影响面部美观.国家级名老中医崔玉衡是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河南中医学院特聘教授,行医70余年,善于治疗妇科及内科杂病,其认为痤疮多发生于人体面部和胸背部,原因是上焦肺经血分有热,兼外受风邪,临床多采用清上焦血分热邪,配以祛风脱敏之药治疗,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出治疗痤疮的常用方药即清上解毒汤和玉颜散,二方一内服,一外用,对大多数痤疮患者均能收到良好疗效.现将崔教授对于痤疮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赵阳;杨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止崩汤干预子宫腺肌病曼月乐治疗后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止崩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宫内放置曼月乐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宫内放置曼月乐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止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肾上腺色腙片口服.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患者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及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1%、83.7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1%、70.27%.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14%、94.59%,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0.81%、78.38%.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经周期,2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及6个月经周期后,2组PB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PBAC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取环1例,取环率为2.70%,对照组取环3例,取环率为8.11%.2组取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崩汤能有效缩短子宫腺肌病曼月乐治疗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减少阴道流血量,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但需较长的治疗周期.

    作者:陈美婷;邱扬;周丹;梁雪敏;余洁;陈艳芬;张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青龙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PDCD5水平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寒哮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 (PDCD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50%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PDCD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PDCD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P<0.05).2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F25%、FEF50%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P<0.01),试验组各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DCD5表达水平与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P< 0.01).结论:PDCD5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过程,其表达异常可能与哮喘未控制有关,可能成为临床上协助评估哮喘控制情况的指标或治疗的靶点.小青龙方可能通过调节PDCD5水平而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

    作者:杨洁;荆新建;张娟;王海玲;黄文通;魏娜;张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伤寒论》腹痛证治规律研究与临床应用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腹痛之症在《伤寒论》可见“腹中痛”“绕脐痛”“少腹满、按之痛”“腹满痛”“时腹自痛”等16条条文中描述,其在太阳篇有4条、阳明篇3条、太阴篇2条、少阴篇4条、厥阴篇3条.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腹痛相关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仲景论腹痛证治规律,并结合自身三十余年临证实践,将腹痛证简化分为阳明热结证、三阴寒结证二大证,进行辨治.现作分析如下.

    作者:章浩军;刘启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妇炎舒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妇炎舒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妇炎舒胶囊.10天为1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疗程.评估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2、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IL-2、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舒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替硝唑胶囊.

    作者:张幼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干燥综合征是风湿免疫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常累及各器官造成全身系统损害,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为常见.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多以生津养血、滋补脾肾、清热化瘀为主要治法.笔者以治法为纲,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药效药理等方面对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峰;张玉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41).结论: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兆阳;金理柜;胡思进;林建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定痛膏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回顾性分析

    目的:观察定痛膏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0例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病历资料,将采用定痛膏治疗的70例患者纳入治疗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天,2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2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3天时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皮肤瘙痒1例,缩短每天敷药时间后自行缓解.结论:定痛膏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孙毅东;陈宝婷;李玲玲;叶凌云;林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何天有“一针二灸三药”思想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经验介绍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继发症状之一.据统计,我国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1],主要表现为肩周疼痛、水肿、活动受限,是脑中风后难治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何天有是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医药卫生领军人才.何主任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学验俱丰,疗效卓著.笔者团队承担第二批国家级师承工作,常年随诊何主任,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凌;毛忠南;毛立亚;李明;姚军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艾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予以伐昔洛韦片、维生素B1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局部挑疱及湿敷治疗,2组均治疗10天,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疗程结束后1月,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分别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分别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1月后,观察组发生后遗神经痛比例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对急性期止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何翠英;眭道顺;肖卫棉;刘珍华;李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养阴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阴虚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清肺汤.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咯痰、喘息及肺部啰音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葛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五脏与骨关节炎关系探微

    骨关节炎的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从病因病机看,五脏失调可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心阳虚则血流不畅,命火虚衰;心肾不交,水火相克,则骨髓枯虚;心主神明失用,运动失控,易致筋失气养,出现关节疼痛.肝血不足,血不濡筋;或肝血亏虚,筋失濡养,则出现四肢倦怠无力,甚至肌肉萎软.脾主四肢肌肉,脾病则四肢肌肉功能障碍;脾之调节水液功能失调,则湿邪留滞于关节则肿胀;阳明虚衰则诸经不足,不能濡养宗筋,出现关节不稳、腿软等;脾主运化,脾病不能为胃行其精液,则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四肢出现酸痛麻之感.肺热伤津,气血精微输布不足,筋失濡润,发为骨痿、骨痹.肾主骨而藏精,肾虚则骨病,肾虚是形成骨关节炎的主要条件.

    作者:钟秋生;邵洁琦;谭向东;陆向然;钟翠琼;杨仁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的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证型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0例CAG患者胃黏膜进行中医微观辨证分型、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比较不同中医微观证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免疫组化指标(CD34+、Ki67)的差异,探讨CAG患者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20例CAG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医微观证型中,胃阴不足型72例,脾胃虚寒型36例,肝郁气滞型34例,胃络瘀阻型31例,肝胃郁热型28例,脾胃湿热型19例.不同中医微观证型CAG患者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肠上皮化生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上皮内瘤变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CD34+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肝胃郁热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P<0.05);脾胃湿热型与脾胃虚寒型高于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P<0.05).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Ki67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与胃络瘀阻型(P< 0.05,P< 0.01),且脾胃湿热型高于肝胃郁热型(P<0.01).结论: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更高,应及早予以有效干预,降低胃癌发生率.

    作者:赵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方伤痛胶囊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神经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8例,2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伤痛胶囊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检测FI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FIB、TNF-α、IL-2、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血FIB、TNF-α、IL-2、IL-6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4.83%,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伤痛胶囊结合后路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FIB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晓;李晶;李毓吉;左可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针刺配合手法整复并中药塌渍、蜡疗等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6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Melle)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9.1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Melle评分比较,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elle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好,且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李良玉;孙公武;周兰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单尿酸钠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关节肿胀与关节剧痛是痛风患者明显的临床症状.笔者对近5年关于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从单纯针刺疗法、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温针灸疗法、电针疗法、针药结合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综述了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概况,显示出针灸治疗本病的独特优势.

    作者:施合欢;金雯丽;柴文新;台燕;刘伯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肝郁论治失眠症医案6则

    随着自然环境、生活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失眠日益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王翘楚教授在失眠症领域潜心研究数十年,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提出“从肝论治”失眠症及其相关疾病的新思路,又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于前去求学的各届学生.俞承烈老师曾拜王翘楚教授为师,从临证用药、科研设计到学术创新,得到了多方的指导.俞承烈主任中医师作为浙东名医范文虎的第三代弟子,秉承“一病之起,必有其因,症形虽多,必有重心”的学术观点,又在学习这一思路的基础上,临证发现失眠症多以肝郁为主,并兼夹其他证候,在临床从肝郁论治多获良效.故特举数例俞承烈老师临证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朱广亚;黄敏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2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痉挛指数(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CSI、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傅雅萍;季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