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干部病房开展“身心并护”服务的实践

白云娟;王晓媛;余燕燕;沙薇薇

关键词:心理护理, 老年人, 责任制护理, 身心并护
摘要:目的 推行“身心并护”举措,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干部病房住院患者97例,结合护理临床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身心并护”服务,制定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档案,将音乐理疗、肌肉放松、手指操等融入日常护理中.结果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达到资源共享;评估患者情绪,给予不同服务措施;注重沟通,增进护患关系.结论 通过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支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杀死癌细胞,控制肿瘤的发展.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是指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类炎症,表现为口腔黏膜红斑、脱皮、溃疡形成、出血和渗血[1].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放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将近100%,已成为患者放疗中为严重的制约因素[2].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后,会造成患者口腔疼痛、进食困难,营养不良.严重的OM使患者对治疗的承受能力降低,常导致放疗中断乃至失败,影响治疗连续性;另外,致病原体通过破损的黏膜屏障向全身扩散增加感染的机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麻醉镇痛及肠内营养的使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2-5].因此,寻求一种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黄璐;宋瑰琦;朱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创伤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25±1.61)d,对照组为(18.21±2.0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2.71±7.56),SAS得分为(40.08±8.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91±9.01),(54.22±1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1,5.98;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71.47±10.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64±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1,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岩;金玉红;张宇;曹红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7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按检查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由首诊护士负责采用教育路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主动配合及舒适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5.34%,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1,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83%,对照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3,P<0.01);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80例,对照组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7.45,P<0.01);检查中观察组出现恐惧感、咽喉不适、憋气感、恶心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教育路径可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配合检查全过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满意度.

    作者:刘春珍;向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医嘱处理记录单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院实施了无纸化办公、电子医嘱,在护士(电脑班)处理医嘱时,若医生开的医嘱不很规范,如执行药房不对、自备药没打自备、输液不在一组等,加之外科医生早晨查完房就上手术台,无法及时与医生沟通.鉴于此,我科专门设计了医嘱处理单,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使用,效果满意,既为医生提供了依据,也有利于护士及时做好记录,杜绝了差错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金亮;周海霞;聂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巧用输液辅助导管配置化疗药物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各种类型的化疗药物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研究表明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可形成肉眼看不到的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抗癌药物,而且药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吸入或吞食低剂量药物,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常规使用注射器配制化疗药物的抽吸、拔针过程中,增加了注射器针头穿刺瓶塞的几率,常有药物溢出.笔者经反复实践总结了一种简单而又能有效地减少配置液体化疗药物时药剂弥散、外渗、滴漏的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仇淼;左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功能雾化吸入用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不同的雾化器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将液体撞击成微小颗粒,输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湿化或达到消炎、解痉、祛痰等局部治疗目的.雾化吸入时达到药物的佳效果通常是15~ 20 min,如果湿化过度,可致痰液增多,对危重患者神志不清或咳嗽反射减弱时,常可因痰不能及时咳出而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如果湿化不够,则很难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为超声雾化器和压缩式雾化器,无论为哪种雾化器,终气雾均通过螺纹管输送到患者的口含管或面罩内.但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1)雾化吸入装置需自行手扶,无论对护士或是患者,均消耗体力;(2)面罩式雾化如在雾化过程中易下移或脱落,无法起到良好的雾化作用;(3)时间不容易掌控.以上弊端均降低了雾化的效果.

    作者:邬青;薛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层次管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强化服务理念,实施“分层次管理”,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制定专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人文关怀服务,开展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定期下乡为群众诊疗.结果 94.28%护理人员认为使用护理服务项目流程,工作目的性强,护理工作环节紧扣;门诊、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由实施前89.9%,90.69%上升至实施后94.6%,97.37%;电话回访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70.98%上升至实施后95.36%;门诊就诊人数逐年上升;医院首次被确定为国家级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院领导班子连续7年获市好班子称号.结论 分层次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同时,能提高员工综合整体素质和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华静;倪静玉;黄亚娟;郑璐;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都市某三甲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甲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371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371例患者对健康教育较为迫切的需求分别为药物治疗(95.69%)、血糖监测(85.44%)、饮食(85.18%);受欢迎的宣教人员和方式分别为三级医院医护人员(81.67%)、入户(76.55%)和电话随访指导(78.98%).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重点宣传,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基层培训,加大新兴传媒的宣传力度,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李芸;李蓉琼;马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痛患者96例为对照组(干预前),选择2011年1-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癌痛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即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癌症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在疼痛的自我评估、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按时服药、不良反应的预防、疼痛的正确护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82.2%,93.7%/85.4%,96.1%/88.59%,95.3%/83.3%,93.79%/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57,13.43,10.36,17.62,12.37;P <0.05).患者及家属在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宣教、解决问题及时性、护理服务认可度方面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93.7%/85.4%,96.1%/87.5%,94.5%/80.2%,96.9%/8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82,11.37,10.09,12.07;P <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作者:陈鹏;安志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中的废物利用

    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会大量应用5% 500 ml,10% 500ml,0.9% 500 ml液体,目前我院此三类进药多为袋装液体,应用前将外包装塑料袋撕开后取出,一般外包装袋作为废品丢弃,由此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与当今节约型社会建设、低碳环保式生产的大趋势相违背.这些外包装袋经较为严格的消毒灭菌程序,可二次利用,既不会增加患者二次交叉感染的风险,又方便了护理工作,对此类废物进行二次增值利用,响应卫生部在医院管理年上提出建设节约型医院的号召,获得了科里护患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岑;赵春清;刘湘玫;秦娟;邱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胜任力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胜任力特征,为医院制定护理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5-6月,采用分层、随机、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193名护理人员,应用护理人员胜任力要素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其胜任力构成要素不同.结论 基于胜任力的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可有望达到明确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充分调动其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促进护理人才成长的目的.

    作者:王幼芳;王芳;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金的达标理论在国内外社区护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运用护理理论及相关理论可以指导医院、社区健康机构以及家庭中的护理实践,为被照顾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终达到提高患者健康状况的目的[1].近五十年来护理学科逐渐开始形成自身的理论[2],达标理论是其中之一,该理论被证实对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起到了的良好的指导作用,但国内对其应用相对较少,本文将对该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作者:刘娜;朱雪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烧伤是指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1].随着人们对烧伤休克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及液体复苏水平的提高,烧伤休克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大部分患者均能度过休克期[2].由于休克期度过的平稳与否将影响烧伤治疗全过程,故提高休克期液体复苏的质量是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的关键[3].为此,笔者对烧伤的严重程度分类、休克期的病理生理、复苏公式及成分的选择、影响休克期补液量的因素、液体复苏的监测指标及液体管理过程进行综述,旨在为护士提供系统的休克期液体复苏知识,改善液体复苏的质量.

    作者:黄苗;谭惠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库欣综合征患者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在库欣综合征患者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共收治138例可疑库欣综合征、肥胖症和高血压病的患者,实施过夜LDDST,对及时配合医生、准确地进行试验、完成试验数据的采集等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试验,68例患者在过夜LDDST中各个血清皮质醇水平不被抑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试验诊断为库欣综合征.结论 LDDST作为库欣综合征定性诊断中具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试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库欣综合征的诊断和门诊库欣综合征的筛选,特别是早期病例和非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工作,配合实验室准确完成试验数据的采集,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作者:秦娟;边丽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腕约束手套在老年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腕约束手套在老年躁动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病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自主行为能力障碍且接受约束的老年躁动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腕约束带,观察组患者采用手腕约束手套,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及约束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率为5%,对照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52,P<0.05).结论 应用手腕约束手套能降低老年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黄春燕;周春英;张玉霞;钟江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行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5例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的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预防感染、提前应用预防排斥药物、关注术前散瞳情况;术中注意是否有虹膜粘连、防止高眼压、减少内皮细胞损伤;术后预防排斥反应、抗炎、预防感染;出院前注意事项宣讲.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0.3,眼压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诊6个月内无1例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及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患者满意程度高.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眼部病情复杂,手术后容易发生角膜移植免疫排斥,良好的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怡琳;王燕;刘文猜;王颖;王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术后佩戴金属气管套管出院患者出院指导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气管切开术后佩戴金属气管套管患者对出院指导的需求.方法 选择2009-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病房行喉肿瘤切除+气管切开术,术后佩戴金属气管套管出院的76例患者进行出院指导,于1个月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出院指导内容的需求.结果 76例患者均表示出院指导内容对家居护理有帮助,76.3%的患者认为护士的表达清楚,85.5%的患者认为目前的出院指导内容完善.通过调查,患者还为进一步延伸护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建议.结论 完善的出院指导内容对气管切开佩戴金属套管出院患者更好的家居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蔡永华;刘金港;王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干部病房开展“身心并护”服务的实践

    目的 推行“身心并护”举措,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干部病房住院患者97例,结合护理临床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身心并护”服务,制定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档案,将音乐理疗、肌肉放松、手指操等融入日常护理中.结果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达到资源共享;评估患者情绪,给予不同服务措施;注重沟通,增进护患关系.结论 通过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支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白云娟;王晓媛;余燕燕;沙薇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循环驱动仪在大肠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环驱动仪在预防大肠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病房大肠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循环驱动仪应用于患者下肢,每6小时1次.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19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患者有1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70,P<0.05).对照组轻度栓塞8例,中、重度11例;观察组轻度栓塞8例,中、重度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48,P<0.05).结论 在大肠癌术后患者中应用循环驱动仪可以明显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明显.

    作者:李沙沙;王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紫杉醇试验量滴注法减少过敏时药品浪费的方法

    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滴注过程中易发生过敏反应,临床上常规应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H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但仍有少数患者用药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必须中断治疗,从而造成药品浪费.紫杉醇价格昂贵,给患者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将过敏反应给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低,笔者摸索出了一种紫杉醇使用中的试验量滴注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明义;胡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