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勤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体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时的疼痛反应,探讨对新生儿进行注射时何种体位新生儿更舒适.方法 将346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使用类型随机抽样方法,根据出生时间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176例,对照组170例.对两组采用不同体位进行卡介苗接种,对照组将新生儿仰卧于卡介苗专用接种台上,观察组俯卧在接种台上,采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AN)评估两组新生儿疼痛反应,监测并比较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 接种时观察组新生儿疼痛评分为(1.86±0.64)分,对照组为(2.65 ±0.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P<0.01),俯卧位接种时新生儿心率升高值[(34.95±12.36)次/min]和SaO2下降值[(7.80±3.38)%]均低于对照组[(62.81±18.14)次/min,(17.18±5.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2,19.33;P <0.01).结论 在接种疫苗时采取俯卧位,新生儿表现出来的疼痛、哭闹较小,能较好的配合操作.
作者:金调芬;朱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组讨论式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讨论式健康教育法,分别于第1次讨论会开始前及出院的3个月电话随访时对患者COPD康复治疗和氧疗认知、行为以及吸氧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小组讨论式健康教育方法使得认知、行为得分分别提高(6.31 ±3.60)和(6.58 ±6.01)分,高于对照组的(4.29±5.48)和(4.05±4.49)分(t值分别为-2.04,-2.22;P <0.05),吸氧依从性好的患者所占的比例(92.9%)较对照组(60.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2.764,P<0.05).结论 小组讨论式健康教育是促进COPD患者康复护理措施落实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阿衣古丽·阿布来提;陶剑芳;冯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0.1%丁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正颌术后患者胃管置入过程中,对置管不适的效果和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双颌接受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干预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采用半卧位经鼻留置胃管,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干预组置管前3 min应用0.1%的丁卡因给予咽腔喷雾表面麻醉,分别测量置管时间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对置管不适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7 ±0.8 min vs 4.2±1.1 min),一次性置管率高于对照组(97.5%vs 85.0%),置管疼痛不适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892,x2=3.914,Z =2.660;P <0.05).结论 胃管置管时应用0.1%丁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置管痛苦,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作者:雍琪;魏建华;马婕;陈欢;何英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病友志愿教育法对青光眼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眼科青光眼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责任护士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病友志愿者教育法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前焦虑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66.1±2.0)分,对照组(65.9±1.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值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48.4±0.8)分,对照组(51.6±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1).结论 病友志愿者教育法作为护士健康教育的补充,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青光眼患者术前焦虑情绪.
作者:黄娟;王在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面神经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至出院日焦虑、抑郁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等主要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路径组出院日焦虑、抑郁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降低[(43.60±9.32)分,(32.91 ±4.04)分,(18.9 ±3.9)d,(4325.12 ±706.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57,22.320,8.569,3.253;P<0.01);路径组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94.59%,97.30%,(92.1±6.4)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32,16.207,t=13.068;P <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模式加强面神经炎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恢复,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等.通过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工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让患者获得佳的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效果,同时有利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层次和职业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谭晓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卡通视频在胃镜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2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行胃镜取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播放卡通视频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对操作耐受程度,完成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心率[(112±4.5)次/min]低于对照组[126±6.5)次/min],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029,6.270;P<0.01),患儿的术中耐受优于对照组(U=2.168,P<0.05),完成操作的时间[(5.06±3.25) min]少于对照组[(7.23±3.6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P<0.05).结论 卡通视频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应激状态及生理指标,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及配合程度.
作者:齐越;邱坤鹏;柳迪;秦杰;陈楠;蔡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患者女,40岁,因进行美容(外院,具体地址不详),于双侧颊部、颞部及鼻部注射透明质酸及生长因子,注射时有右侧颞部出血,注射后患者出现发热及面部皮肤发红,体温升高,高38.5℃,呈持续性,伴有寒战及右侧颞部疼痛,双眼睑肿胀,视物模糊,无意识障碍,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等不适,遂就诊于外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4.2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7%;头颅CT示右侧额颞部软组织肿胀,平扫未见异常;予以地塞米松10 mg qd,4d后改为泼尼松,目前泼尼松30 mg qd治疗及舒普深+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面部肿胀较前有所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收入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查体:面部皮肤红肿明显,局部可见瘀斑,以双侧颊部及眼睑为重,右侧额部波动明显,鼻部皮肤可见约0.3 cm×0.5 cm皮肤破溃,可见脓性分泌物,面部皮肤轻压痛.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四肢自主活动,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
作者:赵京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8-12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的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95例,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服药依从性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状况:症状识别平均(4.87±3.50)分;病情认知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病程(3.68±1.10)分、个人控制(3.59±0.83)分、治疗控制(3.54±0.65)分、疾病一致性(3.02±1.04)分、后果(2.79±0.87)分、情感陈述(2.24±0.86)分、周期性(1.92±1.06)分;疾病归因部分得分高的是食物或进食习惯(3.35±1.83)分.(2)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平均为(14.52±1.99)分,完全依从率为35.8%.(3)PCI术后患者的症状识别与服药依从性总分呈正相关(r=0.203,P<0.05);个人控制维度(r=-0.236,P<0.05)及情感陈述维度(r=-0.228,P<0.05)分别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结论 医护人员应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症状识别能力,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作者:王菊;陈琪尔;谭坚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和护理特点.方法 使用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总体衰退量表(GDS)对252例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总体衰退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对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及护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252例老年期痴呆住院患者以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多见,分别占39.7%,28.6%,37.3%,38.9%.32.1%患者有幻觉、妄想、激惹等精神症状.视力、听力中度下降分别为47.62%,68.65%.84.5%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总体衰退5级以上占95%,其中7级占46%,6级占38.5%.结论 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总体衰退严重,日常生活基本依赖他人照护.患者除疾病护理外,需要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作者:李华;邓丽丽;常亭玲;倪芸;陈洁;廖秋菊;袁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为制定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2-7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哮喘的84例6 ~ 14岁儿童,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学龄期哮喘儿童对健康教育知识、方式的需求.结果 学龄期哮喘儿童有一定的健康信息储量,但缺乏较深层次的健康知识指导,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普遍不高,了解率为13.1%~44.4%,其中了解率较低的有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13.1%)、缓解期用药(14.3%)、过敏原检测(17.8%)、药物的正确吸入方法(22.6%)等;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内容需求较多,如急性发作的处理需求得分高(280分),其次是自我病情监测的方法(276分),治疗方法及效果(275分),病情及预后(268分)等;对医护人员讲解示范(84.5%)和哮喘之家举办专题讲座(83.3%)的方式受欢迎.结论 医护人员与家长要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的需求,根据其需求制定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哮喘儿童的健康教育,让哮喘儿童与家庭的哮喘防治知识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控制哮喘,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陶美伊;刘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20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也随之上升,21世纪我国AMI的住院病死率已达9.57%[1].因此,尽早、持久、充分开放梗死的相关动脉(IRA)是挽救更多的成活心肌,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心脏介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应用于诊断、治疗AMI已被证明有较高的梗塞动脉再通率[2],降低了AMI的死亡率.而且手术日臻成熟,能从多途径进行插管,拓宽了手术的适应证,为更多的AMI患者带来了福音.现就心脏介入穿刺途径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蒂额部扩张皮瓣在修复口周瘢痕挛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 对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烧伤后口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行双蒂额部扩张皮瓣转移术治疗.手术分3期进行,包括额部扩张器埋置术、双蒂额部扩张皮瓣转移术、皮瓣断蒂术,每期手术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术后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 各期手术顺利,其中2例术中发生出血,量较多,2例术后出现术后皮瓣下积血,1例出现皮瓣血管危象,及时发现并有效止血后1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患者口周功能和外形明显改善,瘢痕挛缩均无复发,对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扩张后额部皮瓣血可以较好地修复口周挛缩瘢痕.围手术期的专业护理配合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手术的成功,同时互动式的心理护理也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莉;赵宇辉;徐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的个性特征与其术后舒适度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修订版(成人卷)和重测信效度的中文版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分别对83例健康剖宫产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神经质(N)因子分与舒适度呈负相关(r=-0.721,P=0.028),N因子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在GCQ8个项目上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2,2.65,3.42,3.42,2.59,2.55,2.73,2.73;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的神经质因子与术后舒适度密切相关,该因子低分组在舒适度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维度上均优于高分组.
作者:李鑫;吴心琦;张娟;王娇玲;孙宇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我国正式开展的10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帮助众多听障儿童得以尽早干预,避免了听障儿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赘.但目前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仍有部分不足,而社区护理的加入将有助于弥补这部分不足.
作者:戚敏;黎志成;蔡克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要求医用封口机在每日使用前需进行检测,保证热封严密完整,确保物品在有效期内无菌.封口机用于一些独立包装或不常用物品的灭菌包装,如:急救车内备用物品、战备物品等,有效期可由1~2周延长至24周,有效减少反复消毒对器械的损耗,延长了使用期限,为服务科室提供了优质保障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科室工作量.为了确保封口机塑封合格,宁夏银川解放军第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使用下述方法进行塑封效果检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唐丽萍;邢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2个年级护理专业449名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教授《护理营养学》,并采用自设教学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结果 89.17%学生认为授课时教师能紧扣知识点,案例内容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加深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的占93.35%.有82.92%认为结合护理专业特点,案例生动的为86.91%.有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护理营养学》的兴趣,增加了师生互动;87.60%的认为提高了营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80.39%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有较深印象;有75.0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增进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讲授方法比较有96.27%的学生更愿意接受案例教学法授课.结论 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作者:郝萍;窦新芝;代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商品名为普乐可复,是从放线菌代谢物中提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抗排异治疗,因其肝脏毒性小,尤其适用于肝移植.因其具有高度脂溶性,可与T淋巴细胞胞质内的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结合,FK506-FKBP复合物作用于钙调蛋白磷酸酶,可明显抑制钙调蛋白磷酸酶的磷酸化酶活性,抑制Ca2+内流,阻止T细胞核因子(NF-ATc)去磷酸化,并使白细胞介素2(IL-2)及IL-2受体和γ干扰素等多种基因转录受到阻遏;从而抑制IL-2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和T细胞的活化,进而抑制抗宿主反应和迟发性变态反应.
作者:易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需求水平.方法 2012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福州市5个村的187名农村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及护理服务需求评定问卷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需求水平.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评分为(54.11±8.14)分,非空巢老人为(57.58±8.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72,P<0.05).农村空巢老人对疾病护理及疾病预防的护理需求得分分别为(3.39±1.32),(3.52±1.39)分,均高于非空巢老人(2.99±1.15),(3.06±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13;P <0.05).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水平低,存在多方面的护理服务需求,尤其是对疾病护理及疾病预防的护理需求,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陈玲玲;林婷;姜小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哀伤辅导对胎儿丢失产妇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322例胎儿丢失自愿参与哀伤辅导的产妇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161例.对照组按责任制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责任制产科护理模式基础上由哀伤护理小组进行一对一哀伤辅导.入院时及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产妇实施焦虑评估.结果 实施哀伤辅导后实验组焦虑评分(49.2±10.2)分较对照组低(42.6±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3;P <0.05);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51.2±10.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5,P<0.05).实验组哀伤辅导前焦虑程度:无焦虑0例,轻度57例,中度102例,重度2例,实施后分别为98,62,1,0例,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29,P<0.05).结论 对胎儿丢失产妇实施哀伤辅导能帮助消除产妇焦虑,减轻痛苦,走出心理阴影.
作者:王桂英;吴秀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两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何更好地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到高端医疗服务中是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产科病房探讨的方向.现运用SWOT分析法,根据病房接收患者特点,结合病房实际情况,将优质护理服务与高端医疗服务结合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探索针对高端人群的整体性护理模式,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活动向纵深发展.
作者:陈洁;郭羽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