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高德九

关键词:奎硫平,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安全性
摘要: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奎硫平和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疗程8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3.3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NS评分和BPRS评分相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患者的SANS评分和BPR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患者的SANS评分和BPRS评分相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和18例,发生率分别为19.05%和42.8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阿立哌唑与奎硫平的效果相当,但阿立哌唑的安全性优于奎硫平,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急腹症患者发生误诊原因及急救措施的分析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中误诊诱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急救措施。方法:筛选50例于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因急腹症在阜宁县医院接受诊断并出现误诊的患者,在对其临床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误诊原因,再总结适合患者的急救方案。结果:本院急腹症诊断中出现误诊的诱发因素较多,落实急救措施后,治愈患者有49例(98.00%),多于死亡病例数1例(2.00%),(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由于其诊断难度大,因此误诊几率高,为提升诊断工作效率,建议医师深入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其疾病史等信息,对于已经出现误诊的患者,则需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接受个性化护理所起到的实用价值展开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实验组则行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照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整体有效概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整体有效概率,对照分析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适当地行以个性化护理,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唐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7%(满意29例,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满意26例,不满意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护理管理中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莉思;黄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5年12月心绞痛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97%,对照组有效率8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仲艳;张胜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圣愈汤加味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圣愈汤加味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日给圣愈汤加味方汤剂一剂,早晚各200ml口服,连续服用2周,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32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圣愈汤加味方能明显改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随玲;薛佳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在脑中风的治疗与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温针灸与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疗法的操作过程,探寻更有效的治疗脑中风及其后遗症的途径。方法:把60例脑中风患者均分实验组(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疗法)和对照组(温针灸),行药物治疗,根据两组脑血流、运动功能以及上下肢痉挛等情况变化计算综合疗效。结果:实验组康复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方案治疗脑中风的效果更为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段松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两种酶法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方法学比对分析

    目的: Lucica-L和MAKER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抽取广州地区18~60周岁城乡居民共3004例。同时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和MAKER GA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和糖化白蛋白(GA)浓度,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浓度值在两种厂家试剂间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试剂GA报告值相关性较好(r2=0.962),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为2.6%。结论用于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检测的MAKER试剂盒GA结果高于Lucica-L试剂盒,但差异临床可接受。

    作者:黄迪;尚陈宇;万泽民;王云秀;柯培锋;黄宪章;Huang Xianzhang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术与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在鼻中隔偏曲中治疗效果差异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术与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在鼻中隔偏曲中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鼻中隔偏曲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术,40例)和对照组(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3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鼻腔粘连、鼻中隔血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术在鼻中隔偏曲中治疗较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可减轻对患者造成手术创伤,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高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贾会英;郭梅芳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开腹手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降低患者手术损伤,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吴胜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术前给患者心理护理,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做好呼吸道、消化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胃肠减压管、胸管、呼吸道的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术后吻合口瘘,注意患者的营养调护,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患者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就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姜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ER-2在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性分析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年龄、劳动方式对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探讨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3% vs 27%;在>45岁、<45岁、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表达率分别为47.6% vs 90.3%、52.4% vs 9.7%、57.1% vs 83.9%、42.9% vs 16.1%。结论: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在<45岁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在体力劳动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亦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

    作者:李红玉;高春燕;况志星;李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联合采用拜唐平和中医辩证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拜唐平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无效14例,共治疗有效32例;治疗组治疗无效5例,共治疗有效41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1%)相对于对照组(69.6%)显著偏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陶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132例高热惊厥的患儿,并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予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且其护理满意度(77.05%)低于观察组(96.7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效果显著,且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信赖和推广。

    作者:王芝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腺癌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在郑大一附院收治120例乳腺癌病人。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并发症出现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并发症出现率和患者满意度都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让乳腺癌患者接受有效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肖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案例式教学在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在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级护生9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观察组护生在急救护理实验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分析评价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认知(C)、情感(A)、精神运动(P)等三个领域的各项内容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对提高急救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与药膳养生

    本文论述了中医养生理论中的治未病思想与药膳食疗法对养生的作用,并从一些中医古籍中找出理论依据。

    作者:吕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以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52例神经内科病患,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改良护理)两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并针对护理中的中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防范对策。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为25(96.15%),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为19(73.07%),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护理人员相关疾病知识认识度不足以及患者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应针对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改良。结论:在临床神经内科护理中必须要加强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的防范工作,并且针对所存在的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良,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巫利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诊骨科就诊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分析

    近些年急诊骨科突发事件逐年增加,相较于其他科室而言急诊骨科更为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由此引发的就诊暴力事件更是时有发生,可以说现今急诊骨科面临着较大的医疗风险。本文基于此就急诊骨科中就诊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着手分析,之后对骨科就诊实际防范风险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关于急诊骨科方面的风险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更为未来急诊骨科良好开展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樊红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肌萎缩颈椎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作者在阅读大量文章的前提背景下,参照更多的文献,对肌萎缩颈椎病的情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分别从疾病的含义确定上以及导致疾病的原因上还有临床表现上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相关医学研究一定的启示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许庆丰;黄宝康;钟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