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联合采用拜唐平和中医辩证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拜唐平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无效14例,共治疗有效32例;治疗组治疗无效5例,共治疗有效41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1%)相对于对照组(69.6%)显著偏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陶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腹胀发生情况、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腹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裴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许克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加味右归丸在肾阳虚型腰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所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肾阳虚型腰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右归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阳虚型腰痛患者应用加味右归丸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感染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经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呕吐、发热、头疼、抽搐等不良情况发生,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体温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给予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无需取出钛网,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忠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矫正器在口腔牙齿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口腔牙齿矫正患者,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分别为结扎丝固定以及结扎圈固定,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3.75%和79.17%,观察组患者结扎用时以及拆除用时多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口腔牙齿矫正患者选择不锈钢丝予以固定,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作者:侯卫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系由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糜烂基础上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笔者自2014年09月至2016年05月,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6例,疗效满意。
作者:汪定勇;王劲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患者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按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文佐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结节性胃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方法:以20比例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症状患儿90例,以胃镜下表现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为非结节性组和结节性胃炎组)。在改良悉尼标准指导下,对患儿胃粘膜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所选患儿中,74例患儿为非结节性胃炎,其中39例女新,35例男性。16例结节性胃炎患儿,其中8例为女性,8例为男性。非结节性胃炎组及结节性胃炎组在性别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结节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结节性胃炎组患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和结节性胃炎发生率组间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24例患儿发生中-重度炎症改变,其与非中-重度炎症改变患儿存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滤泡的患儿幽门杆菌感染率比未伴有患儿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胃炎属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特殊征象范畴,中-重度炎症改变在其病理学检查中较为常见,可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指标。近几年,报道指出成人中存有结节性胃炎患者,所以有必要长期复查及随访。
作者:黄冠;曾小辉;郑朝晖;文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颌面骨折术后对患者实施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颌面骨折手术患者62例,依据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31)和观察组(n=31)。观察组患者予以个体化口腔护理,参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后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较比参照组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由统计学进行计数,差异正相关。结论:对颌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效果理想,可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作者:王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治疗的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每组24例,对照组使用X胸片进行检查,观察一组使用常规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二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对三组的检查阳性率和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1.67%,诊断的准确率为70.83%,观察一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核时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军芹;任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重症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仅为80.0%,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为6.6%,对照组高达13.3%,二者比较同样存在差距(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实验组总满意度达到了96.6%,而对照组仅为83.3%,二者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茜;刘静;罗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结果: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律失常阳性率为7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心律失常阳性率为40%,两种方法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为5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仅为20%,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准确、快速的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化学基团,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实时、自动检测整个PCR扩增过程中的荧光信号,从而对扩增产物进行实时定量分析的方法。它具有高灵敏、高通量、定量准确、可重复、污染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病毒筛选,细胞和组织中RNA的定量等。在采用RT-PCR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加入内参基因作为参考,内参基因又称为管家基因,它主要是用来平衡样本之间浓度和纯度的差异,减少实验误差,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所以内参基因的选择尤为重要。
作者:白金萍;刘芳;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方法择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因手足口病而住院治疗的患儿76例,对患儿采取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患儿患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76例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96%的患儿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无院内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掌握手足口病发病规律的情况下,为患儿提供积极的治疗及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红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风动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味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李其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研究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我院门诊药房调剂错误的148张处方,对其中的错误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5年期间出错的处方总共有148张,差错率逐年减少。差错种类有药品的数量有误、用法与用量有误、品外包装类似,名称相似、不同剂型或者规格有误、用药禁忌有误、其他差错等等。结论: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让药师遵守操作规范、加强药师的业务水平、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和交流、改善工作环境等等措施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差错率,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作者:戴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疤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临床上选取50例痤疮疤痕的患者,对这50例痤疮疤痕患者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同时在点阵co2激光治疗的前后7天、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这四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数码照相,并记录恢复过程和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利用前后对比的分析方法,对这50例进行了点阵co2激光治疗后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结果:在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的3个月后,有6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2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到100.0%之间,11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0.0%到80.0%之间,4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在60.0%以下。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术后,患者出现一定的疼痛感,但很快缓解,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红肿、脱屑的症状,在1个星期内好转,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痤疮样皮疹,1个月内都治愈,此外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临床上运用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疤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它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实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微;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来本院治疗性胆囊炎的患者,共5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比观察组少2例;对照组满意10例,比观察组少1例;对照组不满意4例,比观察组多3例;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6.21%。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新梅;何泽坤;庞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关系到人们健康和国家民生的药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药品安全关乎国民健康。本文笔者从农村现存药品安全问题、农村药品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立的必要性、信息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和整体功能框架、信息综合服务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药品的流通监管、检查管理、药品信息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的实现,进一步确保农村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捷性。
作者: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