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为41例。患者年龄平均为28-67岁(47.5±2.3)。研究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舒适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史、临床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临床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因此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接受个性化护理所起到的实用价值展开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实验组则行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照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整体有效概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整体有效概率,对照分析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适当地行以个性化护理,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唐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基础医学研究高速发展,成果丰硕,使得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不断深入到基因、蛋白质等分子水平。本文将深入探究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医学技能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操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任远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圣愈汤加味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日给圣愈汤加味方汤剂一剂,早晚各200ml口服,连续服用2周,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32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圣愈汤加味方能明显改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随玲;薛佳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给鼻子安装一个装置,使得人类呼吸时能吸入干净的,保湿的空气;方法:结合鼻子结构,设计出能隔绝空气污染物,保持空气的湿度装置;结论:鼻套能使得人体有效的吸入干净的,湿润的空气。
作者:李耐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新医改下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改变。方法选取我院新医改前后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医院的药剂管理现状,以及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新医改下药剂管理模式。结果医院药剂管理在新医改前后医疗质量、用药安全率以及药品的流通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医改下医院的药剂管理模式改变后,医疗服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具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何长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发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阳性比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结果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比较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细胞形态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和发热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且血细胞可以反映患者发热情况。可以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来检查患者血细胞形态以及患者的血细胞数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增生性瘢痕给予硅酮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医用弹力套治疗)、试验组(硅酮凝胶治疗)各27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瘢痕组织的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7.8%;瘢痕组织瘙痒、刺痛、充血、厚度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酮凝胶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书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女,52岁,本院职工,患者因“大便后肛门肿物反复脱出3年”于2015年2月04日入院。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专科检查:截石位:肛缘11点见皮赘生长并延及肛内,指诊未及肿物,指套无血染,肛镜下见3、7、11点齿线上粘膜隆起充血。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胸片未见异常。各项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肠镜结果提示:痔疮。无手术禁忌症,于2015年2月5日在肛周局麻+强化下行混合痔剥扎+美兰皮下注射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予磺苄西林联合奥硝唑抗感染,卡络磺止血,四磨汤通便,聚维酮碘液便后坐浴及换药等处理。2月9日上厕所过程中患者出现肛门疼痛较前增加,心悸不适,稍感呼吸困难,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口服葡萄糖液后好转,追问患者,术后因肛门区疼痛活动较少,大便困难。次日患者再次出现前述情况,请呼吸科会诊后予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回示:双侧肺动脉双侧多个分支栓塞。急转呼吸科治疗,完善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小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似成结节状,肿瘤性病变不能除外。D-二聚体阳性,颈动脉彩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后壁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管径变小左小腿肌静脉多只血栓形成。考虑急性肺血栓症(低-中危组),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揉搓双下肢,抗凝、溶栓及改善循环,血栓通150mg ivgtt q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q12h。华法林5mg po qd并监测凝血功能,预激综合征暂无特殊处理。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调整华法林剂量,经过治疗,患者心悸不适及呼吸困难好转,3月10日复查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异常,于2015年3月12日办理出院。
作者:曹萌;秦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矿区医院2012-2014年的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339例患者中,3岁以下患者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高于幼托儿童与学生;地域分布乡村高于城区,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份,100%患者出现发热及皮疹。结论: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地域分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及早识别手足口病患者的早期症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及提高教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十分必要。
作者:刘仁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时使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共90例,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90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35例室性早搏患者、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16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提示胺碘酮的疗效显著。结论: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胺碘酮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室性早搏和阵发性房颤患者而言,经胺碘酮干预后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途径。[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1.67%。[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鲁应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在郑大一附院收治120例乳腺癌病人。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并发症出现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并发症出现率和患者满意度都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让乳腺癌患者接受有效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肖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心境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初产妇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心境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紧张-焦虑、精力-活力等各项得分以及心境总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各项得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初产妇心境健康,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秀清;彭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间接收的3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治疗药物使用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片,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3.4%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片的使用,对于减少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且应用效果良好,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田刚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的发生机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5年12月心绞痛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97%,对照组有效率8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仲艳;张胜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检测Myo和NT-proBNP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ROC曲线比较两种指标对AMI的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MI、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清中Myo和NT-proBNP的血清水平,应用ROC曲线法评估两种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AMI组Myo、NT-proBN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Myo和NT-proBNP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0.791,P<0.001)。在胸痛<6小时的检测灵敏度(87%、78.3%),特异性(89.3%、61.9%)。结论:在AMI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方面,NT-proBNP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要随低于Myo,但和传统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早期AMI的检测的准确性。近年来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心衰、AMI以及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方面的研究颇多[1-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是常用来判断临床诊断指标的统计学方法,反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指标[3]。本文应用ROC曲线评估心肌标志物Myo和NT-proBNP对AMI的发病早期和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昌龙;章菊;叶书来;周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小针刀配合骨肽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4例,随机抽取52例,作为实验组,给予小针刀配合骨肽液治疗,另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采用小针刀配合骨肽液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来先;刘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