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慧;杨雅;董毓敏;徐黎;刘燕
随着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为充分发挥气囊止血带的作用,及时防止可能发生的副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就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应用范围、袖带长度和宽度的选择、安置部位、绑扎方法、适用压力及使用时限、副损伤及防范措施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郝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需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状况及对手术疼痛的耐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手术前1d及术后6h SAS评分分别为(37.53±3.35),(34.90±2.48)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2.88±4.55),(37.93±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3,6.68;P<0.01);术后6h疼痛评分干预组为(1.95±1.29)分,对照组为(4.10±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P<0.0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焦虑情况,缓解患者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姜和霞;张艳;刘丽;孙茜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模式在耳鼻喉科防范护患纠纷的效果.方法 将8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模式,对照组遵循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2.86%和0,对照组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78.57%和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45,56.59;P <0.05).结论 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模式能够减少耳鼻喉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闫金凤;顾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止痛措施;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2 h的疼痛评分、睡眠情况与机体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研究组患者分别为(2.12±0.53),(1.96 ±0.49),(1.59 ±0.58)分,对照组为(2.89±0.36),(2.12±0.35),(2.05±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8,2.91,7.19;P <0.01);研究组睡眠情况(46.7%患者好)、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7.5±6.4)h、拔胸腔引流管时间(59.3±2.9)h、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均优于对照组[13.3%,(34.6±3.7)h,(62.7±4.1)h,1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1,7.21,t值分别为10.51,7.42;P <0.01).结论 开胸术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双燕;彭丽彬;陈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TRA)中契约式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行TRA患者2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06例,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组采用契约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7.6%,对照组为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087,P<0.01);观察组遵医行为合格率为75.7%,对照组为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0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8%,对照组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3,P<0.05).结论 采用契约式健康教育在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较常规健康教育组好,更利于TRA术中患者的配合及术后的恢复.
作者:王艳红;邱长宜;夏志慧;谢晶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病房床头标识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床头标识牌应用于临床8个月后,采月用患者或医务人员对床头标识牌评价调查问卷,分别选择住院患者105例和医务人员63名对使用效果进行调查.问卷的Cronbach' sα值为0.504,整体信度较好,问卷内容和研究目的具有较好相关性.结果 回收有效患者调查问卷103份和有效医务人员问卷63份.患者对床头标识牌问卷条目认可度高为100.00%,低为87.37%;医务人员对床头标识牌问卷条目认可度高为98.41%,低为76.19%.结论 床头标识牌将患者病情及护理问题直观地进行提示,促进了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落实到实处,加强了医护患三者之间沟通,规范了临床护理管理.
作者:章亿香;周玉洁;孙巧玲;廖兰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作用及其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责任制助产并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轮班制服务模式及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6.02±1.22)h,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39.18±10.32)min,对照组分别为(9.53 ±2.78)h,(56.02±11.2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03 0,7.069 9;P<0.05);观察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165±40) ml,对照组为(260±6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0 1,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44%,对照组为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1 9,P<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和产科质量的提高.
作者:袁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橡皮障(rubber dam)使用是口腔疾病治疗中术野隔离的一种方法,可以提供干燥、清洁和消毒的术野,有效保护患者,避免对器械和污染物的误吞及术中器械和药物的损伤,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同时对预防口腔交叉感染也有着重要意义[1-2].随着临床医生对橡皮障独特、优越性认识的深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根管治疗、粘接修复、激光牙齿漂白及下前牙矫治等领域都有研究报道[3-6].但是,由于操作者经验不足和(或)口腔环境的复杂等原因,使橡皮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困扰,增加了使用难度.为此,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将橡皮障使用常见问题与相应解决方法提供如下,以期为优化橡皮障使用、提高口腔治疗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张琳;严红;朱笑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定个人数字助理(PDA)在标本采集及运送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盲指法将需行标本采集的住院患者,双日设为对照组,单日为试验组.对照组检验标本采集及运送使用传统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检验标本采集及运送等关键环节使用PDA提示和执行.结果 两组标本采集对象错误、标本送错、标本容器错误比较,对照组分别为2,5,12件,试验组分别为0,1,7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646,1.863,1.992,respectively;P>0.05);试验组标本送检不及时8件,标本丢失2件,标本采集量错误12件,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10,30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071,4.993,10.266;P <0.05).结论 PDA的使用对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关键环节起到控制和记录作用,可促进并提高标本检验分析前的质量.
作者:徐旭娟;沈红五;桑燕;陈宏梅;易萍;顾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整体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为开展全程整体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择期手术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责任包干制全程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7.17±2.67)分,对照组为(46.20 ±2.1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2.43±2.89)分、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4.78±4.06)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7.83±2.74)h、住院天数为(3.68±0.53)d;术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45.10±1.48)分、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24.00±6.21)h、肛门排气时间(35.33±3.62)h、住院天数(5.00 ±0.5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09,-7.863,-10.457,-10.966;P<0.01).结论 全程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无缝隙服务,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减轻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国秀;黄冬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在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发生肝性脑病风险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8例和酸奶组3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保肝、利尿等常规治疗;酸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酸奶,饭后30 min后食用.治疗2周后比较常规组和酸奶组患者慢性肝病问卷评分(CLDQ)、血粪氨含量、粪便pH值以及肠道常见菌群含量.结果 治疗后酸奶组患者CLDQ各项目评分均有提高,尤其在腹部症状、焦虑状况以及乏力方面,治疗后CLDQ评分分别为(5.78 ±0.81),(5.91±0.81),(5.66±0.61)分,治疗前分别为(4.77±0.50),(4.93±0.97),(4.89±0.67)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2.46,2.67;P <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酸奶组患者的血氨、粪氨浓度以及粪便pH值均下降;有益菌得到增长,致病菌菌落数减少.结论 富含益生菌酸奶可以参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长期辅助治疗.
作者:王芳;井涛;马茹;朱锦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冻疮是寒冷季节的常见皮肤病,特别是冬季在户外工作的人员更易发生.冻疮所致的瘙痒、疼痛以及漫长的病程和反复发作让人不甚苦恼,甚至部分患者有水泡和溃疡形成,治疗不当常引发感染.冻疮在一定条件下还能诱发其他疾病,应引起重视.而市场上的冻疮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使用了德湿可敷料治疗冻疮,经临床使用,特别是对有水泡和溃疡者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符小敏;朱晶;杨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被认为是衰老和痴呆的中间状态,使用灵敏的筛查工具有利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目前发表的主要评估工具可分为基于受试者或基于知情者的传统认知评估工具,以及人工实施或计算机辅助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专用评估工具两大类.本文对上述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筛查提供相应的评估工具参考.
作者:王敏;刘宇;李湘萍;孙静;陆悦;李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ICU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住的178例发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8例躁动患者的躁动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发生躁动的原因包括颅内因素和非颅内因素,常见的非颅内因素包括缺氧、有害刺激、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大小便障碍、电解质紊乱、心理因素等.结论 根据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神经外科ICU患者躁动,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于延玲;申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用安全舒适的方法为卧床、危重及超重患者测量体重,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选用赛康seca985型电子病床透析秤,配合两人称重法、三人称重法、四人称重法、同一患者多次测量体重法、超重患者称重法为患者称重.结果 测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安全舒适,适用人群广泛.结论 赛康seca985型电子病床透析秤配合多种体重测量方法解决了危重、卧床及超重患者体重无法测量的问题,并且安全舒适,不影响患者治疗.
作者:张成芳;霍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使用护理电子病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11年6-12月405份和2012年1-6月405份电子病历进行分析,2012年针对一些问题进行相关业务学习和一些护理质量控制等,比较两组体温单、护理单项观测单、护理记录单的错误率.结果 2011年6-12月405份病历中共有420处错误,2012年1-6月405份中共有272处错误,两组错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56,P<0.05).结论 护理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等,有助于提高护理电子病历的质量.
作者:朱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颈椎病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行颈椎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遵循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和相关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6.2±1.1)d,焦虑发生率11.43%,对照组分别为(6.9±1.5)d,3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x2=4.16;P <0.05);观察组患者对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3±1.6)%,(96.7±1.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9.8±2.7)%,(94.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2.253,4.842;P<0.01).结论 颈椎病手术患者术后应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一种适合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伍凤;陈洁;曾宪娟;熊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择白内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临床路径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行常规专科护理,临床路径组患者围手术期在临床路径下实行专科护理,于住院时、手术前1d和手术后第2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于出院前1d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出院后第2周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第2天的HAMD评分分别为(23.4±2.7),(19.5±2.2)分,对照组分别为(30.5±3.1),(25.3±2.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3,2.237;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第2天的HAMA评分分别为(24.1±3.3),(20.3±2.5)分,对照组分别为(31.7±3.6),(26.8±3.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3,2.371;P <0.05).两组健康知识掌握例数与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2周视力<0.3和视力>0.6的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庞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设一个高效的、功能健全的PBL网络教学平台,以保障PBL网络教学的顺利实施.方法 通过前期调研和文献研究,建设PBL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调试及小范围使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总结经验,为网络教学平台的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结果 平台的各项功能运作正常,顺利完成了PBL教学任务.其中,66.7%的学生对网络平台的设计“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结论 护理PBL网络学习平台应根据学校、学生和专业的特点,建设经济实用有效的学习平台,并根据实践不断改进.
作者:刘以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中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多种危险因素,已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在日常压疮护理工作中,应当以预防为重,通过评估患者在早期识别压疮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压疮的发生几率,避免增加患者痛苦,延缓疾病康复.
作者:孙琦;苏萌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