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整形背后的“美丽危机”

赵兰;马瑛

关键词:微整形, 危害, 脸部修复
摘要:微整形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提高而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整形方式,并且由于其可塑性强、安全性高、恢复期短等一系列有点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整形。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希望自己有一个更高的颜值,因此便会通过微整形的方式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完美度,并对于微整形抱着一种近乎“信仰”的心理,尽管微整形有着众多的优点,可以大程度的提高爱美人士的颜值,然后微整形所面临的风险和背后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对微整形背后的“美丽危机”展开具体的探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发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阳性比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结果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比较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细胞形态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和发热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且血细胞可以反映患者发热情况。可以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来检查患者血细胞形态以及患者的血细胞数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酸溶液冲洗阴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讨用乳酸溶液(1%)冲洗阴道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替硝唑2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1%乳酸溶液阴道冲洗。每个疗程6天。7天观察患者外阴瘙痒、尿路刺激症状、白带和体征变化情况、阴道清洁度、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对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酸溶液作阴道冲洗具有清洁、收敛的作用,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长期牙齿保健教育对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牙齿保健教育对口腔卫生习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县某中学的1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参与者给予为期1年的口腔健康教育,分别在实施健康教育后,发放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并对参与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150名中学生的的患龋率、充填率、牙石检出率和菌斑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名中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育前,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中学生实施长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口腔保健意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情况。

    作者:张金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髌骨粉碎性骨折张力带加髌骨爪内固定

    目的: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张力带加髌骨爪内固定。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将8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4例。常规组采用张力带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张力带加髌骨爪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效果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张力带加髌骨爪内固定能够使患者关节功能良好复位,效果优于单纯的张力带治疗,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文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治疗沙眼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在沙眼治疗过程中行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收治的沙眼患者共计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磺胺醋酰钠眼水点眼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沙眼治疗过程中行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不仅用药方便快捷,且用药依从性较好。

    作者:孙琳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5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87例,进行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效果和膝关节炎康复、复发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综合健康教育组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复发率等方面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尚凤关;张文强;王云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锌用于小儿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5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并加以补锌治疗,对照组只应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做好随访工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以及平均退热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蒙脱石散配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肠道环境,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患儿退热以及止泻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静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12例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误诊情况。方法以2009年9月以来,我院对初诊为阑尾炎558例病人行急诊阑尾切除术,12例误诊病例及其相应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急性阑尾炎误诊中,女性患者妇科疾病可能性大,青少年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可能性大,中老年人回盲部肿瘤患者发生几率大。结论: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前准备应充分并充分与家属沟通病情,并制定好术中发现其他问题的处理方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

    作者:郑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来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使用蒙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治疗中,常规组痊愈的有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实验组痊愈的有11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作为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用药,借此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蒙药中还有不少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蒙药,从中开发新药,使蒙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阿拉坦陶格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132例高热惊厥的患儿,并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予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且其护理满意度(77.05%)低于观察组(96.7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效果显著,且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信赖和推广。

    作者:王芝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家庭保健中的护理措施

    目的:了解家庭保健相关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及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相关基线资料选自于2013年-2015年期间本院诊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设其中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患儿40例为对照组,另40例除对症治疗外联合家庭保健护理干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方案对患儿临床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概率为2.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15.0%,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患儿疼痛程度用FLACC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患儿重度疼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两者间有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儿应重视家庭为中心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同时可控制相关并发症概率,缓解疼痛程度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作者:陆和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临床有效性

    目的:研究对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50例宫外孕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为92%,组间差异显著。在阴道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包块消失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米非司酮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可对宫外孕患者起到更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患者恢复较快,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贤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慢性湿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以缩短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副作用及复发率。方法:将在2013年11月份到2014年5月份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患者各80名,在治疗期间和治疗之后观察对比记录两组疗效以及后期反应等。结果:两组对比可知,对照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后期复发率。

    作者:张俊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目的: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间接收的3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治疗药物使用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片,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3.4%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片的使用,对于减少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且应用效果良好,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田刚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呈直线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其引起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实这些疾病是跟人们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果人们要知道一些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几率。通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尤其是指导人群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目的,以控制高血压并发症。

    作者:岑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科医学科营养风险筛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调查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全科医学科共526例患者进行统一调查,统计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并收集患者的体重指数、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数据。结果526例的患者中内科患者362例,外科患者164例,内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165例,发生率为45.58%,存在营养不良的有69例,发生率为19.06%,外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23例,发生率为14.02%,存在营养不良的有13例,发生率为7.9%,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外科患者,且存在营养风险组及与不存在营养风险组两者在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等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NRS2002是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一个有效工具,全科医学科患者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者,临床上营养支持不足与不合理使用并存,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开展合理使用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理论培训,使其重视营养风险筛查,并遵循相关指南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范冬冬;王国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波姆光及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分析108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经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有较显著的差异,波姆光(A组)治疗55例,治愈(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表面光滑,自觉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48例,好转(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轻Ⅰ度,自觉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6例,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积无变化,自觉症状未减轻)1例,一次性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激光(B组)治疗53例,治愈36例,好转13例,无效4例,一次性治愈率67.9%,总有效率92.5%。结论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术中和术后出血少且一次性治愈率高。

    作者:和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微孕妇产前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应用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体检的2300名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结果以及胎儿出生后实际肢体畸形结果,判断超声筛查应用的价值。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为15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胎儿畸形率为(0.65%),经孕妇产后证实,共有16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畸形率为(0.69%),检出率为(93.75%),漏诊率为(6.25%)。超声筛查结果显示肢体畸形中包括双足内翻胎儿5例,双下肢缺如2例,四肢短小胎儿3例,人体鱼序列征胎儿2例,多趾胎儿1例,双侧桡骨缺失2例,产后证实漏诊1例多趾胎儿。结论:超声筛查孕妇胎儿肢体畸形效果良好,可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索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急诊患者12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创伤骨科的常规护理,以及一般的疼痛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强化疼痛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强化疼痛护理干预之后的疼痛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对于疼痛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对比护理治疗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方面指标和满意程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能够了解到强化疼痛护理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这些都是强化疼痛护理的优势,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比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腺症的安全性

    目的:研究对子宫肌腺症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小剂量与大气量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月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停药半年后月经量、痛经程度、月经周期相较于用药前而言均有了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关节疼痛、头晕、潮热4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大剂量而言,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腺症在疗效上并不会下滑,且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冷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