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濮应珍

关键词:青光眼, 浅前房, 原因, 处理
摘要:目的: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在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93例112眼青光眼术后浅前房43例49眼的发生时间和类型以及处理方法,并分析青光眼类型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影响。结果: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浅前房49眼的发生率为43.75%,其中29眼房水滤过过强(59.18%),3眼恶性青光眼(6.12%),7眼脉络膜脱离(14.28%),10眼结膜瓣渗漏(10.40%),49眼中32眼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前房,17眼经保守治疗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术后房水滤过过强,以及脉络膜脱离、眼结膜瓣渗漏的原因引起的,由房水滤过过强导致的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一般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其他可保守治疗,重者可进行手术。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早年经历对亲密关系中施受虐倾向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探讨早年抚养经历对亲密伴侣关系中施受虐倾向的影响。方法:使用冲突策略量表2CTS2及补充问题作为测量工具,在网络上收集893名女性样本,完成定量研究。结果:早年子女过早与父母分离或父母婚姻不稳定都可能与子女成年后在关系中更大的施受虐倾向有关。

    作者:刘昭;訾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和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离标本病毒,对病原体种类进行观察,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①在200份标本中,有189份为阳性,检出率为94.50%,主要的病毒类型为流行病毒。②冬春季的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季,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从不同年龄段的病毒检出情况上看,年龄在1-3岁间的病毒检出率高,年龄在6-12岁间的病毒检出率低。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有着较大的变异性,临床医师要以患儿的疾病特征为依据,检测感染病毒,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便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郑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间孔镜下手术后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科自2013年起使用该技术治疗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3-5d,出院后随访24-30个月,患者疗效评价优良率达93.67%,并发症发生率为7.59%?结论: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和术后康复训练指导,这有利于提高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愈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大限度地提高微创手术腰椎的好处?

    作者:陈国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思路治疗脑梗死肢体偏瘫的探索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思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推拿、针灸、理疗等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n=20)与联用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n=2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NFI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NFI均有程度不等降低,FMA、MBI评分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但观察组降低和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功能障碍,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王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肺癌化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患者依从性、留置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 PICC 置管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维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凉山会东县周边农村村民对于蛔虫知识的了解及对于蛔虫的防治情况

    目的:调查凉山州会东县周围农村村民对于蛔虫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于蛔虫的防治情况。方法以会东县下面的鲁南小学、云乡小学、小坝小学以及中心小学四所村小学向周围扩散,向周围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329份,村民们对于感染蛔虫所出现的症状有一定的认识,但村民的生活习惯和在蛔虫的防治方面却存在有较多的问题。村民们对蛔虫相关知识的宣传表示欢迎。结论我们要加强当地的关于蛔虫知识的宣传,增强村民的卫生意识,从而降低当地村民蛔虫的感染率。

    作者:刘海峰;李雁林;付彩云;范觐嘉;唐蕾;彭琪;刘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娄底市中心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在娄底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测,研究组患者的尿液RBP为(1.86±0.25)mg/L、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为(53.47±5.7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02、7.06±1.57)mg/L,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准确的诊断肾功能损伤,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60例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提高小儿腹泻治愈率。方法对来我院求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中痊愈67例、好转(显效+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培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68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均恢复到病前状况。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

    作者:么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与西药用于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试析采用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与西药治疗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则联合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邓先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简析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分型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6527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产前检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心脏畸形的情况。结果:在这些孕妇中,一共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436例心脏畸形胎儿,其中单一结构畸形192例、联合结构畸形232例以及非机构性畸形的例数12例。结论:在孕妇的产前检查中运用彩色多普率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检查出大部分的胎儿心脏畸形,具有安全、无创以及准确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20例住院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80例住院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时期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试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DBP、SB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TC、TG、LDL、HDL等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引导式交接法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引导式交接法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以规范床头交接班操作。方法:建立床头交接本,通过引导式交接法来进行新生儿的床头交接,交接完成后,护士进行签字以明确责任。结果:应用引导式交接法后,新生儿床头交接中的护理隐患明显减少,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结论:引导式交接法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床头交接中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姜加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自省式健康教育方式进行艾滋病危害宣传中艾滋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艾滋病患者的传播途径进行明确,对艾滋病患者关于艾滋病宣传的接受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占98.78%,其中主要是嫖娼后感染。艾滋病患者认为一般的宣传对预防艾滋病作用不大,大部分患者能够正面接受艾滋病宣传。结论:反歧视宣传对于艾滋病的危害存在误导,自省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的主动预防,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效果较好。

    作者:王玉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需要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实施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分析

    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基本知识,更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受到医学教育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为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李毓;马儒林;王海霞;丁玉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RI诊断鉴别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分析桥小脑角区肿瘤采用MRI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68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诊断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MRI检查表明29例患者属于膜肿瘤病症,22例患者属于听神经系统肿瘤,15例患者属于三叉神经肿瘤病症,2例三叉神经系统肿瘤被漏诊,通过第2次扫描后诊断准确率为96.9%。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病理检查准确率为100%,MRI检查准确率和手术病理检查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结论: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采用MRI诊断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准确的显示桥小脑角区肿瘤病发位置,而且这种检查方法不会为患者带来任何痛苦,这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

    作者:马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气管切开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现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并发症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闵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56例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56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饮食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护理组)各28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分析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糖控制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护理的实施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保持血糖稳定,促使患者合理正确用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芳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