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王宇

关键词: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摘要:目的:试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DBP、SB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TC、TG、LDL、HDL等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与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12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例,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例,60.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领域总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凯;何春来;董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运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前后各蛋白指数上,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感染率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效果,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代开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判负性情绪,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及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8例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胃肠指标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道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就诊未接受过优质护理的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以及2015年12月收集的45例就诊接受了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45例,常规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满意情况。结果:本研究对比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满意情况,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总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22.22%,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中的效果很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医学上进行推广。

    作者:盛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护理进展

    急诊护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求使用少的时间以及佳的专业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的专业技能。通过急诊护理来看,将直接反映出医疗机构的综合医疗水平。在急诊护理中,对于急诊危重病患者的转运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及时的转运护理将能大程度上保证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这也就要求了相关医疗机构对此方面的投入研究加大力度,并在各方面硬件医疗设施上有所注意。对于急诊危重病患者的安全转运过程要严格把控,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加以改良,因此对于急诊危重病患者转运的病情、人员、设备的研究就尤为关键。本文将结合当前急诊危重患者的转运护理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此完善我国整体的急诊医疗水平。

    作者:孙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安全文化作为当前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理念,其主要表示组织形成安全第一、风险意识等理念,并把差错当成组织进行改进的机遇,通过建立差错预防机制、报告系统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多年来学者们已经认识到,安全行为是受一个人机构放入社会信仰及对安全的态度所影响的,而这些信仰和态度可约束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安全观念则表示人们在护理活动中持有的各种安全观念,并把安全文化当成管理思路,综合运用到护理管理过程中,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形成有效的安全意识。

    作者:顾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现今国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简称AS)正将其防治重心不断前移,众多的医学学者也开始关注AS的临床前期,目前对于动脉硬化方面的证据已经充分掌握,但对由严重狭窄动脉血管引发的临床症状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基于此就AS早期形成与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之间影响现有研究状况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后续关于AS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的相关参考依据。

    作者:汤梦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梅毒血清学固定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分析梅毒患者机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总结其与血清学固定的梅毒患者的相关性。方法:从梅毒患者机体内的各种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情况来推测血清学固定的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情况。结果:机体内T细胞的异常免疫应答与患者的梅毒血清学固定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通过研究梅毒患者机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体制与其血清学固定的发生机制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治疗梅毒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楠;韩少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凉山会东县周边农村村民对于蛔虫知识的了解及对于蛔虫的防治情况

    目的:调查凉山州会东县周围农村村民对于蛔虫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于蛔虫的防治情况。方法以会东县下面的鲁南小学、云乡小学、小坝小学以及中心小学四所村小学向周围扩散,向周围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329份,村民们对于感染蛔虫所出现的症状有一定的认识,但村民的生活习惯和在蛔虫的防治方面却存在有较多的问题。村民们对蛔虫相关知识的宣传表示欢迎。结论我们要加强当地的关于蛔虫知识的宣传,增强村民的卫生意识,从而降低当地村民蛔虫的感染率。

    作者:刘海峰;李雁林;付彩云;范觐嘉;唐蕾;彭琪;刘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巧妙固定头颈外科术口负压引流球的方法

    头颈外科术后患者一般都会放置一根或多根术区引流管并连接负压引流球。应用的优点在于能有效清除创腔内积血、积液、积气,进创口快速愈合,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促,同时能有效避免敷料潮湿污染带来不适感,减少物品消耗和敷料的更换次数。但由于头颈部活动量大,表面不平整,存在较高脱管风险,对此我科室不断改进负压引流管的固定方法,终总结出一个有效固定负压引流装置的方法,该方法显著降低了脱管的发生率,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琼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析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另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放射介入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26.8±4.5)分,对照组是(29.4±4.2)分,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是(37.2±4.1)分,对照组是(33.8±2.1)分,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是80%,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放射介入治疗极大的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肿瘤转移。

    作者:赵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33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自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33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予以分析及总结。结果:本次研究的3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33例患儿中有32例为显效,1例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结论:认真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做好心理、饮食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蒲碧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的临床成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之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参比组22例。参比组患者根据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患者结合时间护理理论,选择每天下午16:00-17:00或者19:00-20:00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了解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病情改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病量表(N-BPRS)得分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参比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成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推广。

    作者:宋玉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5例产科危重病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55例产科危重病临床治疗措施,从而提高妇产科危重病的抢救率。方法:调查商河县人民医院内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妇产科患者,选择出现产科危重病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记录妇产科患者发生产科危重病后,抢救时和抢救后对患者的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55例产科危重病妇产科患者抢救有效率为94.5%,抢救成功的患者终健康出院。结论:妇产科患者一旦出现产科危重病,需采取紧急抢救,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抢救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纠正酸中毒和缺氧,防止肾功能衰竭和心脏衰竭,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休克的再次出现,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健康出院。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疾病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后分析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8.67%,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对于预防、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就娣;庞汉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疗效及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疗效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2月116例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8例,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3.41±9.26)d少于对照组(123.69±10.49)d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为81%高于对照组62.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4%低于对照组15.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老年人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加快了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减轻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照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直肠癌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并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研究进展

    现今乳腺癌成为了危急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改良根治术(简称MRM)目前主要被应用于乳腺癌I期以及Ⅱ期治疗中。MRM能够将手术范围予以缩小同时降低术中损伤程度,因此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欢迎。而在实施MRM过程中对于胸前神经(简称PN)以及肋间臂神经(简称ICBN)的实际保护则成为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此就现今医学界对于乳腺癌MRM方面的研究从PN以及ICBN解剖方法进行着手分析,之后对保留PN以及ICBN可行性予以探讨,后对保留PN以及ICBN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作者:李小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并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基于回顾性分析方式基础上,本院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选取同期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过敏史、饮食习惯以及饮酒等方面的因素均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联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护人员而言,需准确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药学知识水平,熟知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丁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