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顾妍霞;雷敏;李彩萍

关键词:主要, 档案资料, 病案
摘要:医护记载是医院主要的档案资料,又称病历,中国卫生部定名为“病案”。病案是患者就医的全部医疗、护理记录,由门诊病案和住院病案两部分构成。门诊病案包含首项、副页、各种查看报告单。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单纯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治疗后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病毒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美学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美学服务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诊疗依从度。方法自2013年2月起在本院开展护理美学服务工作,期间随机抽取门诊就诊的5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于护士的仪表、行为、语言、环境、关爱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美学学习前后门诊的服务质量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患者的诊疗依从度和满意度都得到提高。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美学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审美需求,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真实体现,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医患矛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红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病患者肾穿刺心理体验研究

    目的:深入了解肾病患者行肾穿刺的心理体验,从而为肾病患者制定更为合适的干预措施方案。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选择我院肾科病房收治的10例行肾穿刺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焦点式访谈,需要进行现场录音,并统计分析,提炼相关主题。结果:对肾病患者行肾穿刺的心理体验统计资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患者对穿刺针陌生从而表现出紧张和恐惧感、无法确定手术效果、在行穿刺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和术后的不适感。结论: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对行肾穿刺的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帮助患者面对行穿刺手术的积极态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进而减少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4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简易水封瓶气道正压通气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6%VS 72.72%),(P<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70例经证实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有5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并发现患者中有21例伴肠上皮化生,11例伴有异性增生,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胃黏膜粗糙、变薄、白相为主的患者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检查胃黏膜粗糙、变薄和白相为主具有很大的关系,在诊断中两种方法联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悦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和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离标本病毒,对病原体种类进行观察,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①在200份标本中,有189份为阳性,检出率为94.50%,主要的病毒类型为流行病毒。②冬春季的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季,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从不同年龄段的病毒检出情况上看,年龄在1-3岁间的病毒检出率高,年龄在6-12岁间的病毒检出率低。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有着较大的变异性,临床医师要以患儿的疾病特征为依据,检测感染病毒,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便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郑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周血形态复检规则设定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外周血形态复查规则设定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的特点,设定推片规则,瑞-吉染色后100个或者200个白细胞,将颗粒增多作为高度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和患者全反式维甲酸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在1500份符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的标本中,经过推片规则检测,检出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度疑似患者,通过骨髓MICM的分型,从而可以确诊19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2a有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形态的复查时间与全反式维甲酸的首次治疗时间进行比较,两组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通过设定推片规则,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从而能够筛选出高度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外周血形态复检规则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陆彩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6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3)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3)应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87.9%,高于对照组63.6%,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麦海妙;区燕文;刘美好;曾爱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以来入住我院的150位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位患儿。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抚触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经治疗与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黄疸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实验组患儿排便排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排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显然,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抚触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成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原因不明型脑梗死的二级预防

    脑梗死是我国人群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防治费用,已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针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每年都有大量研究成果,每年均有防治新建议。但是在临床中,病因不明型脑梗死研究少,也很难有明确的推荐意见。

    作者:付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量化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量化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社区内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量化饮食及运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干预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予以量化饮食及运动指导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陆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经优质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业务不成熟、认识不到位以及环境管理不到位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投诉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儿科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彩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份—2015年12月份收治的10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二维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下肢静脉进行检查,对患者血管内径、血栓范围以及血栓回声、血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骨折患者管腔增宽,管腔内出现低回声或无回声图像,超声检查可见部分血栓飘动。另老年骨折患者中小腿内静脉与膝部骨折患者血栓发生率高。结论:临床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诊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动态观察血栓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作者:刘晓强;米立东;陈广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的常规药物治疗与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而老年痴呆属于一类多见的疾病,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治疗老年痴呆的常规药物同样在持续增加。现简要分析老年痴呆的常规药物治疗和研究进展,力求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参照。

    作者:翁丛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现今国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简称AS)正将其防治重心不断前移,众多的医学学者也开始关注AS的临床前期,目前对于动脉硬化方面的证据已经充分掌握,但对由严重狭窄动脉血管引发的临床症状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基于此就AS早期形成与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之间影响现有研究状况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后续关于AS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的相关参考依据。

    作者:汤梦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CT在小儿器官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1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9例)行X线诊断,观察组(9例)采用多层CT诊断,对比两组患儿诊断的符合率和漏诊、误诊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漏诊率为;对照组患者相应的数据分别为,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诊断时采用多层CT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符合率,降低漏诊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并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基于回顾性分析方式基础上,本院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选取同期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过敏史、饮食习惯以及饮酒等方面的因素均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联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护人员而言,需准确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药学知识水平,熟知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丁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随机选出12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9%,且观察组患者的PaCO2、PaO2、FEV1/FVC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的临床治疗中,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闫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钠肽在心功能不全的判定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脑钠肽在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钠肽在心功能不全的判定及疗效观察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碧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64例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MTX配伍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杀胚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富民县医院住院治疗异位妊娠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选取每组32人;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HCG下降或上升情况及B超下包块长大及缩小的情况,有无腹腔内积液增加,给予观察组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用MTX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保守治疗成功24人,失败9人,保守治疗成功率75%,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率20人,失败13人,成功率62.2%,观察组杀胚效果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配伍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中,可以起到有效的杀胚效果,安全性高,可以减少手术机率。

    作者:海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