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疗效

李艳辉

关键词: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呼吸衰竭, 新生儿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4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简易水封瓶气道正压通气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6%VS 72.72%),(P<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 ,AD)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1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取传统转运方式9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9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管道脱落、仪器故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心率、血压、血氧波动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可有效地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波动、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虞海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床旁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科住院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祛痰止咳、吸氧、呼吸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常规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观察组PaCO2、PaO2、SaO2、Apache II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协群;金平;李良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颅内外动脉支架术前后脑CT灌注评价

    目的:CTP在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行灌注扫描,术前后相对灌注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后rTTP比术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血管非供血区术前后rTTP及狭窄血管供血区和非供血区术前后rCBV、rCBF、rMT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P可较好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rTTP较敏感。

    作者:杨宏志;李延静;高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参照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院内护理和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院外延续性护理。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回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康复状态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得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徐金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娄底市中心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在娄底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测,研究组患者的尿液RBP为(1.86±0.25)mg/L、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为(53.47±5.7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02、7.06±1.57)mg/L,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准确的诊断肾功能损伤,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74例患者睡眠情况,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分为病例组、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睡眠障碍发生率54.74%;病例组年龄、病程、发病次数、BPRS、SDSS 评分、性别、文化水平、入院方式、家属探视、不良反应、入院时间、G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做好评估,加强护理干预,控制危险因素。

    作者:孙晨;王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对心肺脑复苏(CPR)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接诊心脏骤停需行CPR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复苏成功患者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复苏地点、CPR时间、瞳孔、自主循环恢复(ROSC)期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数目与CPR成功率均有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PR时间、MODS数目均是影响CPR成功率的对危险因素(P<0.05)。结论:CPR成功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故急救时应将时间、脏器功能评估上。

    作者:何明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拉帕米联合卡托普利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与卡托普利联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30例,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2.1ml/kg)、维拉帕米组(0.2ml/kg),卡托普利+维拉帕米组(2.1ml/kg,0.2ml/kg)。心肌缺血复灌后抽取颈静脉脉血100ml分别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灌注后药物治疗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拉帕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作者:沙壮;李佳鼎;王丽;李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70例经证实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有5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并发现患者中有21例伴肠上皮化生,11例伴有异性增生,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胃黏膜粗糙、变薄、白相为主的患者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检查胃黏膜粗糙、变薄和白相为主具有很大的关系,在诊断中两种方法联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悦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对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R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有效,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疾病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后分析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8.67%,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对于预防、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就娣;庞汉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R-32与PTEN在宫颈癌中表达关系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miR-32与PTEN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qRT-PCR检测miR-32、Western blot检测PTEN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TEN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miR-32 mimics、inhibitors、阴性对照序列(NC),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qRT-PCR检测miR-32,Western blot检测PTEN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32高表达,而癌旁组织中miR-32低表达;宫颈癌组织中PTEN低表达,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iR-32表达下调后,导致PTEN表达增高,提高miR-32表达后,PTEN蛋白水平下调。结论:miRNA-32和PTEN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能是miR-32的靶基因。

    作者:王方;张璇;雷桃香;侯春燕;谭潭;Luo Dixian;Tan Tan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观察组为存在术后感染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发生感染者,分析患者产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术后感染高危因素中包括体质量高、病房患者数量多、夏季季节、阴道检查频次高、血红蛋白水平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没有运用抗感染药物以及备皮后未尽快手术等。结论:导致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要针对性相关问题做好对应的护理处理才能有效保证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周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周血形态复检规则设定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外周血形态复查规则设定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的特点,设定推片规则,瑞-吉染色后100个或者200个白细胞,将颗粒增多作为高度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和患者全反式维甲酸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在1500份符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的标本中,经过推片规则检测,检出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度疑似患者,通过骨髓MICM的分型,从而可以确诊19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2a有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形态的复查时间与全反式维甲酸的首次治疗时间进行比较,两组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通过设定推片规则,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从而能够筛选出高度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外周血形态复检规则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陆彩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以心前区剧痛起病的焦虑症1例

    目前,焦虑症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临床通常将焦虑症患者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西医多采用化学药物配合心理治疗。中医根据辨证治疗原则,多给予宁心安神或疏肝理气治疗。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亦有一定的疗效。该文对临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伟;姜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6例新生儿黄疸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的36例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中18例行药物治疗(对照组);另18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蓝光治疗(观察组),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量率,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72.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11.11%)<对照组(22.2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常规的药物治疗,蓝光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云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工作模式思考探究

    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工作模式主要是以省政府为主导,从省到市,依次开展,层层递进,严把四个关口,加强四项建设,坚持四项原则,稳抓四个环节,将全省市国企开办的医疗机构所需药品纳入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范围,不但能减少药品购销中的不良行为,而且能起到降低药价、惠及民生的目的。

    作者:左兴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医护记载是医院主要的档案资料,又称病历,中国卫生部定名为“病案”。病案是患者就医的全部医疗、护理记录,由门诊病案和住院病案两部分构成。门诊病案包含首项、副页、各种查看报告单。

    作者:顾妍霞;雷敏;李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靶剂量倍他乐克在心功能不全康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靶剂量倍他乐克在心功能不全康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处于康复期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靶剂量倍他乐克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化疗前后,专职护士给予患者合理护理,密切关注其各项生理指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护理效果:治疗后55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发热26例;疼痛20例,呕吐17例,腹泻11例,均无异位栓塞。针对患者各种症状给予相应护理,其症状有效控制,恢复迅速。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依据患者症状对其实施系统、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动脉栓塞化疗临床效果。

    作者:吕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