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病人的心理护理

孙娜;李鹏;张胜强;刘洁;赵欣

关键词:ICU, 危重病人,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ICU危重病人病情稳定后进行回访、调查。结果:恐惧、担心、不安全感、焦虑、紧张、急躁、抑郁、孤独、生气、绝望等是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结论:加强沟通、人文关怀、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监护环境,可减轻ICU病人心理不适,增加病人的依从性,更有利于病人顺利康复。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口服治疗。以2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服药后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血压水平及心率变化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但在心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于高血压治疗安全有效;用药方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先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期的明注射三阴交穴位治疗产后尿潴留58例体会

    产后尿潴留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有应用新期的明肌内注射、针刺疗法及穴位注射疗法者,临床报道均有一定疗效。为了比较上述3者疗效的需要,我们自2009年12月到2012年12月随机抽取168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徐雪峰;徐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生活质量和骨密度值情况,并探索其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5例和绝经后非骨质疏松患者6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其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水平;采用骨密度仪测量患者的腰椎正位和双侧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骨质疏松患者组的焦虑、抑郁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的生活质量的SF-36的八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骨密度值和焦虑、抑郁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应受到关注,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与骨密度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提示两者存在相互影响。

    作者:任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观察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方法,为后期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入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增加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步频率和步速以及对护理的马一度以及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步频和步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十分重要,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作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宗春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阴道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行阴道B超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对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异位妊娠患者展开研究,本组患者均行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B超和腹部B超阳性确诊率分别为96.67%、78.33%,阴道B超有1例误诊为宫角妊娠,腹部B超检查输卵管妊娠误诊有2例,漏诊6例,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误诊各1例,子宫角部妊娠3例。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给予阴道B超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无痛、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阴道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媒体环境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索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医院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倡新媒体方面的文化教育工作,增强医院信息技术方面的实力,保证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实现新媒体技术的准确运用,使新媒体技术成为医院发展的有效工具。医院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单位,要想实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就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着手,深入开展教育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理念。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论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作者:龙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86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86例,给予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用药指导、体温维护、膳食饮食和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本研究86例患儿未发生1例死亡事件,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合理的护理措施能缩短病情,能够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愈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4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简易水封瓶气道正压通气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6%VS 72.72%),(P<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病患者肾穿刺心理体验研究

    目的:深入了解肾病患者行肾穿刺的心理体验,从而为肾病患者制定更为合适的干预措施方案。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选择我院肾科病房收治的10例行肾穿刺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焦点式访谈,需要进行现场录音,并统计分析,提炼相关主题。结果:对肾病患者行肾穿刺的心理体验统计资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患者对穿刺针陌生从而表现出紧张和恐惧感、无法确定手术效果、在行穿刺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和术后的不适感。结论: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对行肾穿刺的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帮助患者面对行穿刺手术的积极态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进而减少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评析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是患者临床疾病诊断的关键环节,然而因其多环节、多步骤的特点,使得检验标本的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主要针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的建议。

    作者:张启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简析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分型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6527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产前检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心脏畸形的情况。结果:在这些孕妇中,一共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436例心脏畸形胎儿,其中单一结构畸形192例、联合结构畸形232例以及非机构性畸形的例数12例。结论:在孕妇的产前检查中运用彩色多普率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检查出大部分的胎儿心脏畸形,具有安全、无创以及准确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D-L1和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在胃癌组织中PD-L1和PD-1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手术区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对比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标本的PD-L1和PD-1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62.5%(50/80)、38.8%(31/80),对照组组织的PD-L1和PD-1指标的阳性率均为0,两个指标表达情况没有相关性,其中PD-L1指标与患者的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pTNM分期情况密切相关,而PD-1表达与该类指标不相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PD-L1和PD-1指标有明显的升高,并且PD-L1指标与肿瘤的进展以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值得在胃癌诊治中指导应用。

    作者:刘欣;陈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气管切开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现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并发症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闵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在人类医药史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已经有将近60年的使用时间了。由于现代抗菌药的安全性较高,使之成为目前在国内临床上是应用为广泛、且品种为繁多的药品之一,是治疗各类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药品。抗菌药物高度的安全性不可避免的造成一部分医院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情况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医院的用药水平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状况。通过收集近几年文献上有关医院应用抗菌药物相关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分析,来研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作者:林素芬;陶斯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讨论精神科护理常见危险因素的种类和发生的原因,评价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通过学习,自身防护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防止了人身伤害的发生。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晓光;刘玉梅;刘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5例产科危重病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55例产科危重病临床治疗措施,从而提高妇产科危重病的抢救率。方法:调查商河县人民医院内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妇产科患者,选择出现产科危重病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记录妇产科患者发生产科危重病后,抢救时和抢救后对患者的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55例产科危重病妇产科患者抢救有效率为94.5%,抢救成功的患者终健康出院。结论:妇产科患者一旦出现产科危重病,需采取紧急抢救,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抢救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纠正酸中毒和缺氧,防止肾功能衰竭和心脏衰竭,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休克的再次出现,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健康出院。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试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DBP、SB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TC、TG、LDL、HDL等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需要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实施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目的:剖析脑梗死静脉溶栓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4例脑梗死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行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试验组同时辅以优质护理,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65.63%,对照组为53.1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积极用于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可提高痊愈率。

    作者:王新宇;董杰;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渐进性肌肉放松缓解四肢骨折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状态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渐进性肌肉放松缓解四肢骨折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状态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在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SAS)评分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骨科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宏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