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MI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与QTC离散度的关系

程彦华;张绪洪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AMI) QTC离散度(QTCD) 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DA)
摘要:目的:探讨AMI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与QTC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测量100例AMI患者入院时和2周后的QTCD,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MI恢复期VDA与QTCD明显相关.结论:AM1度过早期危险期后QTCD仍明显增大者,应警惕DVA的发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面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3例颌面部肿块进行了检测,其中良性肿块72例,恶性肿块31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结构、大小部位,毗邻关系,并且通过血流情况进一步提示其病理类别.该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符合率8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颌面部肿块简便、无创伤,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尹淑珍;张冬菊;刘雪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AMI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与QTC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AMI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与QTC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测量100例AMI患者入院时和2周后的QTCD,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MI恢复期VDA与QTCD明显相关.结论:AM1度过早期危险期后QTCD仍明显增大者,应警惕DVA的发生.

    作者:程彦华;张绪洪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80例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脂、血粘度的影响,对80例高粘滞血症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UBIO组和精制蝮蛇抗栓酶组各40例,疗程均为15天,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袁春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的改进(附150例临床报告)

    我院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12月对150例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进行改进,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0例,男85例,年龄15-87岁;女65例,年龄18-55岁,并发腹膜炎114例;阑尾坏疽26例,阑尾化脓并发组织粘连53例;阑尾充血、水肿53例;阑尾穿孔18例.治疗效果:治愈出院.术后无1例并发症,1年后随访,未见不适.

    作者:陈格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直肠注入99mTCO4-检测肝硬化病人门静脉循环的变化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门体侧支分流是临床医师关注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国外曾用经脾或门脉注入放射性核素测定肝硬化病人的门静脉循环状态,去观察门体静脉分流程度[1.2],但有一定创伤性,较难在临床应用,我们采用经直肠注入99mTCO4-显像的方法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柏查氏综合征共13例病人做门静脉循环状态的检测,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惠祥兴;谈兵;赵卫平;张健;汪鸿志;梁浩;张恩君;刘雁玲;田嘉禾;何国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评价食管心房调搏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目的:为评价食管心房调搏(TEAP)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价值及各类型在食管心房调搏上的特征.方法:对10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用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射频消融术(RF).结果:发现食管心房调搏的诱发率为79.4%,食管心房调搏能鉴别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AVNRT S-F)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能鉴别左、右侧房室旁道所致AVRT顺向型,但不能进一步鉴别侧壁、后侧壁、后间隔等.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电极在食管中与左房的位置有关.故食管心房调搏可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术前判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

    作者:杨芳;黄捷英;李莉;王丽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胃部改变(附52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及多发病,多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伴发烧、呕吐及腹泻等,严重时出现腹膜炎体征.就其胃部表现我们进行了探讨,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以1996年2月至1998年9月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拟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15-72岁,平均37岁.

    作者:刘士林;王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POEMSS综合症36例临床分析

    POEMS综合症是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的多系统损害综合症,与浆细胞瘤关系密切[1.2].自1987年以来国内陆续对本综合症有报道,但本病仍属临床少见病,现就我们收治的2例及对文献的复习共36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疗效.

    作者:张朝晖;许长春;滕亚娟;王黎荔;陈俊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胃镜检查对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为探讨胃镜检查过程中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我们在门诊77例受检病人中随机分中老年组和青年组,开展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术前平均心率72次/分,术中、术后心率二组均增快,除>45岁术后增快不明显,余均有显著变化,P<0.01.术中收缩压明显上升,P<0.01,但离散度大.舒张压明显下降,青年组下降幅度为12-15%,二组间收缩压的上升和舒张压的下降无显著差异.

    作者:沃千红;萧红;韩芝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药离子透入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止痛汤以离子透入疗法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6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42例作对照,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爱华;王玉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慢心律中毒洗胃过程中呼吸心跳骤停1例抢救体会

    慢心律又名美西律,是Ib类抗心律失常药,即钾外流促进药.在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与利多卡因相似,不良作用亦与利多卡因相似,即过量可致血压下降,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等;在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眩晕、运动失调、震颤等反应.现将我科抢救慢心律中毒洗胃过程中心跳呼吸骤停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严桂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创伤性截瘫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外伤病人也呈上升趋势,因外伤致截瘫的患者逐渐引起骨科护理人员的关注,由于此类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诊疗计划,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常翠英;常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钙吸收机制探讨

    钙是人体内重要的元素之一.人体所需的钙主要来源于膳食,缺钙者则需要使用补钙剂.人们每日从食物中获得的钙因饮食而异,一般为0.5-1.0克,其中20-30%可被胃肠道吸收,其中以小肠吸收为主.

    作者:刘秋英;张亚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32例临床分析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常伴有心律失常,约占50%左右.我科从1995年1月来共收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65例,其中32例有心律失常,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均按照1994年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并有心律失常的32例患儿中,男17例,女15例,1-3岁5例,4-7岁15例,8-14岁1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8例,下呼吸道感染7例,肠道感染3例,水痘1例,原因不明3例.主要临床症状:头晕、心前区不适、胸憋14例.精神差、乏力、面色苍白、气短8例.呈叹息样呼吸2例(均为幼儿)无临床症状8例.

    作者:任鲜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阿替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较高,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诊断为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半数以上在1年内死亡[1].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却因供体缺乏及经济技术条性等因素而无法广泛开展,因此探索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扩张型心肌病研究的重点.1993年以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已被初步证实.本文对过去几年内我院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作者:王树德;刘振华;张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浅谈新生儿出血症护理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显著缺乏所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本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滕玉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FC治疗牙齿敏感症的疗效观察

    甲醛甲酚液简称(FC)为广泛使用的根管消毒药物,本文作者用其治疗牙齿敏感症与75%氯化钠甘油糊剂比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凡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能引起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的酸痛,而患牙无中等以上缺损的,用尖锐探针可在牙面上查到敏感点的就诊病人130例,男70例,女60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40岁.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78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用FC,对照组使用氯化钠糊剂.

    作者:孔庆新;张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输液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我院外科自1980年至今,已对70多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采用十二指肠输液维持早期营养,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十二指肠输液管的准备和放置选用内径1.5mm,长90cm医用透明塑料管作十二指肠输液管,冲洗干净后一端插入胃管末端旁孔内,酒精浸泡消毒,术晨将胃管及十二指肠输液管'同经鼻腔插入胃内.另备硬糖一个,装入橡皮指套内,丝线扎紧,放酒精浸泡消毒,术中备用.

    作者:吴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sIL-2R、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用酶联SP一步法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sIL-2R、IL-6和 TNF-α水平,并将体检正常者30人做正常对照.结果:32例丙肝患者CD4+/CD8+,sIL-2R(u/ml),IL-6(ng/L)和TNF-α(ng/L)结果分别为:1.04±0.22、629.5±240.7、289.7±75.8、0.92±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

    作者:孙秀英;李琳;季海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先天性子宫畸形误诊1例

    患者女,27岁,孕2产1,因停经40余天,于 1999年5月27 日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横切面子宫形态失常,宫底平面呈现羊角形的两个子宫角.左侧宫角大小约3.1×2.7×2.0cm,内含宫腔波;右侧宫角大小约3.9×3.2×2.7cm,内见妊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纵切面宫体下段及宫颈无异常.双侧附什无异常.超声诊断:①可疑先天性子宫畸形(双角子宫);②右侧子宫早孕.

    作者:孙俊芳;杨雪萍;王兰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