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波;赵炳
目的:探讨战时烧伤的分类、后送及救治.方法:分析113例战时烧伤的原因、伤情、后送及治疗.结果:战斗烧伤63例,占55.75%,其中50.79%有合并伤;非战斗烧伤占44.25%.烧伤面积≤30%者占81.42%,31-50%占10.6%;>50%占8%.团师之间后送以回程车、救护车为主.师以后后送工具多样化.到达团、师救护所和后方医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5h,16.7h和53.1h.结论:为了使伤员适时后送和救治,应确立伤情分类的方法和后送时限.伤情分类应以伤员对急救的迫切性为前提.伤员后送应就近与多方向后送相结合、逐级与越级后送相结合,后送工具以直升飞机为佳.平时和战前的预防烧伤科普教育和安全教育至为必要.
作者:张宏;常明;拜和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为观察国产枸橼酸莫沙必利(商品名: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自2000年6月至2000年11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应用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AD)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惠祥兴;王继晶;赵卫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I、II级高血压病患者中脑血管的血流变化、血管损伤程度,为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60例I、II级高血压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高血压I级组: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速,脑血管痉挛,PI、RI值正常.高血压II级组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脑供血不足,PI、RI值升高.结论:高血压I级组患者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脑血管痉挛,以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发生率高,大脑前动脉次之.高血压II级组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管阻力加大,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的图形特征.
作者:鹿桂兰;张希侠;杜秀娟;乔汉勇;王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在临床工作中,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是临床护士的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而总结出在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中几个注意事项,现报告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赵秀荣;王丽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终止早孕应用广泛,为减少以上并发症,我院采用活血杀胚中药配合其应用,效果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00年2-8月符合药物流产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78例,对照组180例,年龄19-43岁,妊娠35-50天.
作者:郑桂芹;刘世玲;王德英;朱建香;张续美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人们认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低T3综合征已有多年,但是直到近人们才对甲状腺激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1];本文对9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用常规治疗与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合并常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蒋明华;王晓洪;常华军;韩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为了及时发现产后尿潴留,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我们对157例生理产及剖宫产的产妇进行了分娩后盆腔B超普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新华;程辉;车德刚;段乾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新达罗和青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新达罗颗粒剂,每日每公斤体重20mg,分3次口服,疗程5天;对照组44例用青霉素钠,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1次/日静滴,疗程5天.结果:新达罗临床总有效率为79.16%(38/48),青霉素有效率为77.27%(34/44),X2=0.048 , P>0.05,差别无显著性,即两组疗效相等.新达罗杆菌清除率为87.50%(14/16),青霉素杆菌清除率为46.15%,P<0.05,差别有显著性.杆菌对新达罗的敏感率为93.10%,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34.48%,X2=29.56,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结论:口服新达罗颗粒剂与静滴青霉素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有同等疗效.且新达罗对杆菌清除率和药物敏感率均优于青霉素.可避免打针之苦,儿童乐于接受.
作者:王纪凤;王梅英;高霞;周恒忠 刊期: 2001年第15期
胃Ca早期多无症状或为非特异性症状,为临床诊疗工作增加了难度.作者就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和体外超声技术在胃癌诊断上的优缺点和两者的配合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刘元德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我们自1998年至1999年6月,共埋植国产sino- implant皮埋剂101例,现将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华;周向敏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经腹子宫全切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自1999年开始我院参考国内外各种手术方法,对经腹子宫全切术常规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王淑莉;马树秀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我院自1998年1月开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尤其是缺血早期I、II期患者共2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26-72岁,单侧18例,双侧10例.双侧患者一次给药同时治疗,病程2个月至2年,16例有应用糖皮质激素史,8例有外伤史,2例有烟酒史,2例原因不明.临床症状均有患髋疼痛,并有跛行及关节活动障碍,CT检查5例股骨头内轻度稀疏,23例头内有囊变坏死,20例股骨头皮质不规则轻至中度变形.介入治疗28例中根据Ficat分期[1],1期8例,2期15例,3期5例.
作者:钱学江;杨效经;韩学东;张西伟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分析血液透析治疗16例病人共283例次出现各种急性并发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32-61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3例.透析前实验室检查,血肌酐562-2160mmol/L,尿素氮15-56.12mmol/L,血K+3.16-6.09mmol/L,血Ca1.42- 1.72umol/L,血红蛋白32-80g/L.透析中并发症类型,低血压162例次,心律失常72例次(其中包括阵发性心房纤颤,室早、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左心衰4例次,心绞痛11例次,透析性脑病5例次,血压升高2例,脑出血2例.
作者:帕里达;阿斯亚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我院男科门诊应用激光包皮环切术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 我院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208例激光包皮环切者,年龄8-48岁,平均23岁.2 设备COz激光机1台,自制套筒(备有各种型号),5-0号肠线.
作者:李自桥;孙士虎;胡述鹏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我们于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对STD门诊500例尿(阴)道分泌物异常者进行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0例尿(阴)道分泌物异常者均为本院性病科门诊的初诊患者,就诊前1周无服药史.男296例,女204例,病程3天至1年;男性平均病期7天;女性平均病期24天;年龄20-48岁,平均36岁;已婚386例,占77.2%,未婚114例,占22.8%.传染来源:非婚性接触272例,占54.4%,配偶间传染102例,占20.4%;嫖娼者164例,占32.8%;不详12例,占2.4%.1.2 临床表现 50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阴)道红肿,痒痛,排尿困难及疼痛,性交时痒或痛等症状.
作者:李金辉;于春秀 刊期: 2001年第15期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已成功地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结肠癌发生,对早老性痴呆也有防治作用[1].但其能引起胃肠粘膜损害,尤其是胃粘膜,限制了NSAIDs的广泛应用.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溃疡的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范洪波;赵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9例膀胱癌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脐尿管腺癌2例,原发性膀胱腺癌17例.结果:19例中经尿道电切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7例,姑息性尿流改道术1例.随访1年生存率45.5%,5年生存率16.7%.结论:提高膀胱腺癌的早期诊断,严格术式选择,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全身性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东;杨德全;秦荣良;印强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1814年首先被Monteggon描述,又称孟氏骨折.其复位困难且复位后固定不稳定,治疗方法一直是外科争论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对前臂旋转功能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对尺骨骨折复位要求更加严格.本人总结50例孟氏骨折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正发;徐卓;刘增霞 刊期: 2001年第15期
19998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共收治肋骨骨折病人164例,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浮动胸壁28例,21例行四孔钢板内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16例,女 5例.年龄 27-58岁,平均41岁.车祸伤17例,塌方砸伤和坠落伤各2例.每例少肋骨骨折5根6处,多15根19处.均有浮动胸壁和血气胸.单侧肋骨骨折固定15例,双侧固定6例.同时胸腔探查7例.急诊手术9例,24小时后手术12例.
作者:姜亦升;孙家树;曾宪华;杨新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0岁,左小腿疼痛半月且逐渐加重,随疼痛出现肿胀,触及有硬块压痛入院.X线片显示:左股骨上段两侧局限性骨膜反应,骨质无变化;X线诊断:急性骨髓炎早期改变.经抗炎治疗无效.1个月摄片显示:左股骨上段骨质破坏,呈斑点、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周围骨膜增生显著,呈层状增生的骨膜又有破坏,并见Codman三角,其下部有放射状骨针,软组织肿胀;X线诊断:尤文氏瘤.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炎症.继续抗炎治疗无效,且症状加重.
作者:刘在义;蒙子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