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伯克纳用于鼻内窥镜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张萍;褚勇;杨后民

关键词:
摘要:我们将2000年6-12月间98例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其中1组术后使用伯克纳鼻喷雾剂,另1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定期观察比较,其结果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理病历书写

    1 入院介绍包括环境、人员、制度、安全介绍4部分.  病人/家属在刚入院时得到护士全面、细致的入院介绍后,对医院这一陌生的环境有所了解,促进病人角色的转变,接近了护患关系,便于病人住院期间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提高满意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王珺;闫学清;庞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线诊断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的机制不明.大多数患者为女性,单侧多见,少数有家族史.为了提高对本病进一步认识,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做回顾性总结:

    作者:李运立;韩银焕;彭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如何搞好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后,对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导致患者情绪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去观察,研究各种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干扰,使病人的生理、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佳状态.

    作者:刘兰英;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量化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管理模式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与开展,健康教育的组成部位,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实效,我们将健康教育内容形成有计划、有目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施一定量的教育内容直接责任到人的量化管理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耿佩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施加腹压助娩200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将1998年1月至1999年11月入院的头位初产妇38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200例为研究组,年龄18-32岁,孕36-42周,估计胎儿体重≤4000克,于第2产程施加腹压助娩.另外188例为对照组,产程中不施加腹压助娩,其余条件同研究组.

    作者:蒲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宁夏大武口地区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大武口地区丙肝感染现状, 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前来我院住院的病人及门诊就诊者共1056人做丙型肝炎抗HCV检测,现对感染情况分组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霞;王霞;孙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30例肺心病呼衰病人拒绝氧疗原因分析

    肺心病并发呼衰,氧气疗法(氧疗)是首选或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临床上却有少数病人不愿接受,现将2年来拒绝氧疗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作者:袁翠风;于翠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儿科护理与情感交流

    我科从1998年8月-1999年4月对116例小儿及其家长进行情感交流,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荣枝;郭卫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结肠急性梗阻临床分析

    总结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各类肠梗阻病人464例,其中结肠急性梗阻36例(结肠扭转21例,结肠癌并梗阻15例),占同期肠梗阻7.8%(36/464).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允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家庭访视在产婴护理中的意义

    生育是一种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显得更为重要.产妇和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可以得到护理人员细心周到的护理,而出院后独立护理、哺育新生儿,会遇到诸多的困难.产后访视人员针对母乳喂养、乳汁分泌情况、子宫复原程度和会阴/腹部切口愈合及新生儿护理进行跟踪随访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宁玉萍;汪娇娥;吴五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肺结核病人咯血的护理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大咯血常常会因治疗护理不当而死亡.因此,及时而恰当地处理好咯血,是肺结核治疗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下谈谈肺结核咯血的护理.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残角子宫双胎妊娠破裂1例

    患者,20岁,未婚,因停经73天伴下腹部疼痛3小时于2001年3月12日入院.平时月经规律,无痛经,末次月经2001年12月27日.停经40余天有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症状.入院前未做妊娠检查.病人自述腹痛3小时,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下腹痛加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无发热,以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收住院治疗.

    作者:凃月德;张婉莉;雷妩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昏迷合并肺部感染的排痰技巧

    我科自1996-2000年对128例昏迷合并腹部感染病人采用翻身拍背、刺激咽喉咳嗽、雾化吸入后吸痰等方法,解决了呼吸道通畅问题,控制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孙青;张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需注意的问题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相对危重,除积极防止继续出血,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还应避免颅内压增高的诱发因素,应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否则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姜兰芳;于霞;綦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青海地区危重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机体过度炎症反应的临床表现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为了解青海地区SIR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笔者将我院3年中收治的危重儿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宗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硝酸咪康唑栓与制霉菌素片治疗中孕妇女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孕妇中期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对196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孕孕妇,分为2组,每组又分为孕4月和孕5月2组.硝酸咪康唑栓组96例,日用硝酸咪康唑栓1枚(0.2g),置阴qd×7天(7天为1疗程).对照组100例,采用日用制霉菌素片50万单位,置阴qd×7天(7天为1疗程),各连用2周.结果:硝酸咪康唑栓组治愈率停药时为80%(77/96),停药1月后为87.5%(84/96);制霉菌素片组停药时治愈率为58%(58/100),停药1月后为51%(51/100);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真菌清除率停药1月后硝酸咪康唑栓组为81%(78/96),制霉菌素片组为53%(53/10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硝酸咪康唑治疗中孕期妇女霉菌性阴道炎较制霉菌素片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李晶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硬化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肿物,较大的囊肿往往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腰背痛,腰部不适等症状,自超声问世以来,用超声介入的方法治疗肾囊肿已被广泛应用.自1997年4月至1998年2月,我科采用B超引导经皮肾囊肿硬化治疗16例肾囊肿患者,现将临床疗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保脾手术适应症与术式选择

    1 保脾手术的适应症和术式选择  保脾手术的种类较多,每一术式均有其具体的适应症和条件.任何一种术式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病人,故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损伤分级[1]加以选择,必要时联合应用.I级,被膜下血肿或被膜破裂或孤立裂伤,长度<5.0cm,深度<1.0cm,可行粘合、凝固止血及修补术.II级,孤立或多发损伤,长度>5.0cm,深度>1.0cm,脾门完整,缝合修补为常用.III级,不规则破裂,脾门受损或脾已部分离断,可选用脾部分切除或网袋束缚止血术,也可同时选用相应叶、段动脉结扎术.IV级,脾广泛破裂,包膜广泛剥脱,脾血管主干离断,可采用全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

    作者:周昊;孟庆华;刘滋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生物或化工原料中苯胺的示波极谱测定法

    目的:建立以一种生物及化工原料中苯胺的极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示波极谱法以盐酸-亚硝酸钠-氨基磺酸铵-8-羟基喹啉-氨水为底液测定化工原料中苯胺含量.结果:苯胺在此体系中产生灵敏的催化极谱波.苯胺含量0-10μg/10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0.02μg/ml-1,回归方程为1y=2.305e2Cx-1.256e1,相关系数r=0.9999.3种浓度的标准溶液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9%、0.27%、0.927%.样品加标回收率95-100%范围内.结论:本法具有体系稳定,操作简便,选择性和重复性好,影响因素少,测定范围宽等特点,适用于生物及化工原料苯胺的测定.

    作者:郭洪君;颜永乾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抑郁症患者体表胃电参数的变化及盐酸帕罗西汀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体表胃电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应用盐酸帕罗西汀的影响.方法:检测68例抑郁症患者与20例健康人胃电图,测定胃电参数;并对35例抑郁症患者经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前后胃电参数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①抑郁症组胃节律紊乱为89.7%,以胃蠕动减弱为主(58.8%),②抑郁症组体表胃电参数为平均振幅AP[(175.58±63.56)μv]与主频FP[(1.87±1.48)cpm]均较正常组低(267.23±36.44 ; 2.61±0.25 , P<0.01);③帕罗西汀治疗后胃节律紊乱比率下降,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FP、AP升高(P<0.05).结论:绝大多数抑郁症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以胃蠕动减弱为主,体表胃电参数AP、FP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盐酸帕罗西汀能纠正胃电节律紊乱、促进胃蠕动.

    作者:童强;王小虎;谢国建;吴清明;徐少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