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科照像患者心理障碍与对策

孙劲强;朱芳;叶森

关键词:
摘要:我院放射科照像室内等侯拍X线片者日均约100人次,因所患病种复杂多样,常以感染与外伤等常见.虽然患者仅在放射科逗留30分钟左右,但是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根据其不同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心理治疗,即可减轻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又能获得患者在拍片过程中的积极配合,让患者愉快离去.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粘膜活检检出肝组织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上腹不适、呕血20天,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肝、脾稍大于正常,其它(-).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AFP(-).B超:肝脏回声均匀稍有增强,考虑慢性肝病.胃镜检查:胃体前壁有1×1cm结节状隆起,高出周围粘膜0.4cm,取活检4块送病检,质脆易出血.临床诊断:胃癌?病理检查:肉眼观为极小暗红色组织4小点.光镜:多边形的腺上皮样细胞呈条索状、围绕中小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并相互连接成网状.病理诊断:送检为肝组织.考虑胃溃疡穿孔,急诊观察病人,无穿孔症状及其它不适.建议再行胃镜检查取活检,患者自感状态良好而拒绝.后随访5年仍健在.

    作者:赵登凤;张富华;尹秀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胸腹联合伤48例的诊断与治疗

    胸腹联合伤较为常见,因暴力导致胸部及腹腔脏器损伤,同时伴有膈肌损伤.陈维庭[1]认为,对无膈肌损伤的胸腹伤,称之为腹部合并胸外伤或者胸部伤合并腹外伤.只有同时有膈肌损伤的胸腹伤才称为胸腹联合伤.我们总结了198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48例病人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任和平;王继红;刘云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正确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简称TAT)是一种被动免疫生物制剂,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其生物特性的不同或使用的不合理,有时会导致副作用或使用免疫效果不理想.只有正确而合理地应用TAT,才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刘书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食管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发生致命性的吻合口瘘近年来已较为少见,但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开胸术后常引起严重的心肺并发症,这仍然是围手术期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高龄病人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探讨了高龄食管贲门癌的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作者:杨明训;宋康声;王剑云;居潮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弥散功能测定

    目的:总结76例慢阻肺患者的肺弥散功能及其与缺氧的关系.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将76例患者分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3组,测定3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同时测定患者动脉血气并分析各参数.结果:3组患者随病情的进展,通气功能各项参数如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0/FVC)、大呼气中段流(MMEF)、大通气量(MVV)逐渐降低,残气/肺总量(RV/TLC)逐渐上升.弥散量(DL)、弥散常数(DL/VA)也逐渐降低,3组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弥散量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正相关关系(r=0.2534,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随病情的进展加重,通气功能减退,弥散功能也逐渐减低,且弥散功能降低是慢阻肺患者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鱼宝萍;魏萍;刘昀;李小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

    新生儿窒息,多发生于刚出生的新生儿,也可以发生于正常健康的婴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而使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表现.②因分娩过程处理不当,部分羊水吸入婴儿呼吸道诱发.③喂养不当,致使乳汁、水份等吸入气管所致.

    作者:刘庆兰;王有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与遗传、体重、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做好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普遍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陈玉民;闫玉玲;张顼;于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接诊护士怎样做好住院病人初步护理健康教育

    现将我院在住院接诊病人时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 教育的内容1.1 入院教育在给病人做护理体检时,如测量体温、血压,可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年龄、疾病的特点,作简单扼要的教育,入院教育是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向病人讲解介绍医院的环境,作息时间、探视、陪护制度,目的是帮助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适应角色转换,即一个人从社会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转换,使病人积极地调整心理状态,配合检查及治疗.

    作者:李爱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520例少数民族中学生乙肝表面抗原的调查

    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对人们的健康威胁很大,一旦感染很难转阴,只有及早预防,才能降低发病率.1998-2000年我们对塔城市520例16-18岁少数民族中学生体检时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娜尔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T细胞亚群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T细胞亚群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以IFN-γ、IL-4分别作为Th1、Th2亚群的代表性指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滑膜组织中 IL-4、IFN-γmRNA水平,并了解IL-4、IFN-γ表达与疾病活动(以ESR、CRP为指标)的关系.结果:①RA滑膜 IFN-γmRNA与OA滑膜相比显著升高(1.373±0.454vs0.673±0.276,P<0.001),同时显著高于正常滑膜(1.373±0.454vs 0.040±0.055,P<0.001),IL-4/IFN-γ比值下降(RA组vs OA组:0.327±0.071vs0.447±0.118,P<0.01).②RA患者PBMC中IFN-γ mRNA显著高于正常(0.819±0.308vs0.412±0.231,P<0.001),IL-4/IFN-γ比值显著低于正常(0.376±0.073vs0.607±0.157,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PBMC组IFN-γ与RA疾病的活动性指标ESR、CRP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572,0.658,P值均小于0.05),IL-4均未显示与ESR、CRP的相关性.结论:① RA外周血与滑膜IFN-γ、IL-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h1、Th2均有增强;② IL-4/IFN-γ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因子类型呈现Th1倾向;③外周血IFN-γ与RA的炎症活动有关,IL-4与RA的炎症活动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忆农;施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心脏神经官能症10例诊疗体会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疲劳综合征.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其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男3例,女7例,年龄在25-36岁之间,病程均1年以上.

    作者:徐希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下颌骨骨折的心理护理

    我院近年来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人20例,我们应用心理护理配合医生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针刀治疗坐骨神经炎临床观察(附60例报告)

    笔者自1999-2000年用小针刀治疗坐骨神经痛共6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5例,女25例,年龄大71岁,小21岁,病程长20年,短3年,左侧34例,右侧26例.

    作者:李积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新疆地区医院甲乙丙型肝炎检测结果分析

    我院从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作了甲乙丙型肝炎的调查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对肝炎的传播途径及致病机理的认识,特别是在维、汉两民族之间作了详细检测析,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炳华;吴卫东;张琼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肝硬化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为多种原因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弥漫性损害,其特点为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肝小叶结构损害等所致,现将其心理特征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连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内应用高温化疗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腹腔内高温低渗液顺铂(DDP)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102例胃癌患者,在施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后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手术结束关腹前,对照组用常温(37℃)生理盐水腹腔内灌注,治疗组用高温(43℃)重蒸馏水合并DDP腹腔内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灌注前腹腔内脱落癌细胞检查阳性者,治疗后均转为阴性;1年、2年、5年生存率,无论根治性切除术还是姑息性切除术,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但仅1年生存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内高温低渗液顺铂(DDP)灌注化疗能有效地杀灭腹腔内脱落癌细胞,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陈志新;胡建昆;程中;陈佳平;彭德恕;陶清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肛门前庭瘘术后的护理体会

    我们近年来改变了分期治疗肛门前庭瘘的方式.即仍然采用门诊一期瘘管切开,3个月后住院进行二期会阴成型手术.采用H型切口,其切口长度根据患儿的发育情况有所不同,以不影响括约肌的修复为原则,一般长臂4cm,横臂2cm即可满足手术要求.彻底分离直肠与阴道的粘连,找出肛门括约肌两残端,切除疤痕组织,4号线做双八字缝合,1号线间断缝合切口,加缝两针张力线.术后持续导尿,因婴幼儿插导尿管较困难,要特别注意防止尿管脱落,以免造成尿液污染切口,便后要及时清洁肛门,防止大便污染切口.并每天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2次,30分钟/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能保持切口干燥;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第5天拔除导尿管,如果切口无感染术后第7天即可拆线,第10天拆除张力线.自1993年以后我们采用该法治疗162例肛门前庭瘘仅有1例出现切口轻度感染,但是未影响切口愈合.

    作者:薛英芹;付桂卿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食道癌病人中的应用

    现将健康教育在食道癌病人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如下:1 入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护士应积极热情地接待病人及其家属,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设施、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和护士,探视陪护制度,病区各项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安排及饮食知识的指导,有关检查项目的介绍,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以良好的心境接受治疗.

    作者:周丽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脑血栓合并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分析我院1998年5月至2000年7月脑血栓住院患者3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为60岁.发生院内感染6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分析如下.

    作者:姜国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科研选题的途径和分类

    医学科研课题从总的来讲,都来源于医学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什么样的问题都能成为科研课题,也并非什么样的课题都适合每一个科研人员,我们必须加于思考,掌握选题的途径和类型,才能搞好选题.

    作者:陈方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