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格;冯晓玲;田明健;韩延华
目的:观察关节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口服弥可保、颈椎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关节通组68例采用口服关节通(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牡丹皮、大黄、骨碎补、蛇床子、独活、桑枝、透骨草、薏苡仁、三七、丹参、乳香、没药、沉香、木香、丁香、土鳖虫、牛膝、甘草等组成)治疗;扶他林组52例采用口服扶他林治疗;关扶组86例采用关节通、扶他林治疗.3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关节通组为14.7%、扶他林组为23.1%、关扶组为48.8%;第3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关节通组为88.2%、扶他林组为86.5%、关扶组为97.7%.结论:关节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远期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代替扶他林,避免消炎镇痛药带来的胃肠道反应,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佳.
作者:卢国樑;叶伟洪;谭泽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加味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基本方:生黄芪、党参、防风、橘红、茯苓、白术、浙贝母、僵蚕、蝉蜕、甘草)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核酪口服液治疗,连服1月,随访1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70.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发作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瞿梅;许文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家父刘海峻是江苏省名老中医,邳州市中医院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0余载,擅长治疗肝病、肾病、脾胃病、妇科杂症及危重疑难病症.笔者随父习医多年,略悟其旨,现撷其运用承气汤辨治阳明腑实危重病验案4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刘石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痞灵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治疗组以消痞灵(由党参、茯苓、枸杞子、陈皮、三棱、莪术等组成)治疗,对照组以维酶素片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肠上皮化生(IM)积分、不典型增生(Dys)积分、胃黏膜细胞凋亡、肿瘤抑制基因(P53)、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M积分、Dys积分、细胞凋亡、P53、Bcl-2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IM积分、Dys积分、细胞凋亡、Bcl-2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P53、Bcl-2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痞灵可明显抑制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Bcl-2蛋白表达,诱导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
作者:黄颖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糖脉康颗粒(药物组成:生地黄、桑叶、黄连、黄精、淫羊藿、丹参、牛膝、黄芪、赤芍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还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
作者:康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儿童叹息样呼吸表现为:在一般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1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的呼吸,患者自述胸闷、呼吸困难,但并无引起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本病多疑为心肌炎并进行治疗,易引起家长的恐慌.笔者在临床中根据中医辨证,应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醒神胶囊(处方:番泻叶、虎杖、人工牛黄、天竺黄)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差异.结果:2组治法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小脑血肿体积,但治疗组在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腑化痰法的早期使用可明显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红敏;林松俊;华容;孙景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方;钟兴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肝移植是现阶段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措施,随着肝保存技术的提高,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型抗排异药物的不断涌现,肝移植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中长期生存病例逐渐增多.
作者:章学林;顾宏刚;高炬;张静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蛔厥范畴.笔者自拟金茵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病,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农村患者,皆系急诊入院,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道蛔虫病.共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5~60岁,平均31岁.
作者:闵照国;苏小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的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以化瘀行气补肾为治法,选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3.46%,总有效率为98.08%.结论: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活血不伤正气,补而不滞经脉,标本兼治,开郁消瘀,气化则水行,调补阴阳,疗效肯定.
作者:程桂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金刚烷胺是饱和三环癸烷氨基衍生物,可特异性抑制流感病毒脱壳及核酸释放,但可产生精神紧张、头痛、眩晕、幻视、震颤、语言不清、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1].
作者:许靖;聂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归纳出冠心病基本病机为瘀血、痰浊、邪毒、正虚.结合现代医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炎症、温度、病理生理研究的新进展,认为应当重视热毒痹阻心脉在冠心病病机中的致病作用.提出清热解毒法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可能是一种新方法和途径.
作者:吴伟;彭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四子散热敷;对照组45例采用蜡疗,观察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葛鸿庆;管华;陈文治;张梅刃;余宇峰;邓晋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龙骨、牡蛎、黄芩、茯苓、半夏、党参、桂枝、大黄、生姜、大枣、铅丹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镇惊安神之功效.主治伤寒误下后,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或小便不利者.笔者临证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因肝胆郁热、热扰心神所致诸症,屡获良效.现举验案4则介绍如下.
作者:孙三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瘀状态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58例乳腺癌患者以CEF方案行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瘀程度评分,并根据血瘀状态将患者分为A组(化疗前后均无血瘀),B组(化疗前无血瘀而化疗后出现血瘀),C组(化疗前后均存在血瘀),评价患者的化疗效果,并分析各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完全缓解率、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B组与C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缓解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疗前后均无血瘀的乳腺癌患者,其化疗后肿瘤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后均有血瘀的患者,提示化疗前存在的血瘀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谢丹;杨海燕;黄梅;童彩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辛凉(寒)透泄法治疗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表泄肺汤(由石膏、知母、黄芩、栀子、连翘、苦杏仁、淡豆豉、郁金、地龙组成)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愈显率治疗组为82.8%,对照组为5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止咳和肺部啰音吸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10.50±3.27)天,对照组为(14.23±4.57)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辛凉(寒)透泄法组成的宣表泄肺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加快炎症吸收.
作者:梅晓萍;吴毓敏;窦武山;郭选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李培生是湖北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医承家学,广撷博采,历经70余年临证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笔者通过学习李教授诊疗经验,归纳其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冀振华;王立;李家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年女性常见病.常合并其他杂病而使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加重,如能积极治疗原发杂病,则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笔者仅就辨治体会,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董锦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介入治疗;治疗组40例,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健脾化湿、活血解毒中药(处方:太子参、白术、山药、茵陈、薏苡仁、莪术、石打穿、半枝莲).1月为1疗程,连续2疗程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近期疗效方面,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稳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病情,延长疾病进展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轻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尤琪;徐建伟;丁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