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105例分析

施建新;高成新;周允中;孙德魁;黄偶麟;吴松昌;吴怀申;陈文虎;蓝之源

关键词:余肺切除术, 肺癌
摘要:目的: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适应证、外科操作、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等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市胸科医院1973年6月2001年1月,因肺癌进行余肺切除术的105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88例,女17例.年龄24 73岁;原发性肺癌术后复发93例,转移性肺癌术后复发5例,第二原发性肺癌3例,肺结核术后余肺新生肺癌病灶4例;首次手术与余肿切除术间隔5个月至12年零10个月不等;手术技术:心包内处理血管和先离断主支气管后处理血管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彻底,尽量行胸膜内分离以减少出血,用心包、胸膜或肋间肌等活组织包盖支气管残端预防支气管并发症.结果:术后30大内死亡:6人(5.7%),术后发生低血压或休克29人(27.6%),再剖胸止血5人(4.8%),血胸4人(3.8%),并发支气管胸膜瘘6人(5.7%),单纯脓胸2人(1.9%),结核性脓胸1人(O.95%):随访时间2个月一18年,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6%、30.2%、25.4%和16.7%;肺癌复发与细胞类型无明确关系,术后生存时间与再次手术时疾病的TNM分期有关,术后生存与再次手术时肿瘤能否彻底切除有着明显的关系.结论: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应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指征恰当,则疗效满意.肺癌术后复发多与首次手术不彻底有关,而与肺癌细胞类型和术后辅助治疗关系不大.因此凡心肺功能允许,肺癌手术切忌作姑息性切除.术前估计不能彻底切除并有大块肿瘤残留可能者应避免手术.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搞好消毒灭菌、预防医院感染

    消毒灭菌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灭菌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要做好预防医院感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作者:付青梅;文兆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氯霉素粉致药物疹1例

    患者,女,30岁.以颈部瘢痕挛缩入科.在颈丛麻醉下行颈部瘢痕切除植皮术.术后第5天,打开取皮区左大腿内侧敷料,取皮区洒少许的氯霉素粉,采取暴露疗法.30min后,取皮区及周围的皮肤瘙痒,出现红色斑丘疹,考虑可能是换药时不良刺激引起,动态观察取皮区皮肤的变化.

    作者:牛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43例临床分析

    1996年1月一2000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的患者43例,占同期住院诊断SLE患者的66.1%,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43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例,女38例,男:女为l:7.6.

    作者:陈静桂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应用降纤酶的护理体会

    降纤酶是高纯度单组分的蛇毒制剂,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减少血栓形成的基质,从而阻止血栓形成和抑制血栓增大.另一方面,纤维蛋白原减少,可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脑血流量[1].

    作者:吴莉君;冯玉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前庭病变恢复期的姿态描记检查

    目的:为测定前庭病变恢复期姿态描记的各项数据.方法:选择60例前庭病变恢复期病人,行各项姿态描记检查.结果:前庭病变恢复期病人重心动摇类型主要为向心型和左右型,闭眼L/E AREA平均值大小相应年龄组正常值上限,闭眼X方向变位向健侧数据和相应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健侧偏位现象.结论:姿态描记检查对前庭病变恢复期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汤君彦;刘萍;吴晴伟;孙艺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剖宫产术前、术后产妇的心理护理

    几乎所有的产妇手术前都有紧张、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除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外,还应对产妇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安全、平稳地渡过手术期.1术前探视产妇,做好思想工作术前探视产妇,与产妇交谈,针对手术过程的情况给予说明,取得产妇的信任、使产妇在精神上放松,能愉快接受手术.

    作者:崔爱平;辛桂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电视腹腔镜是近年来在国内开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0年8月一2002年4月对398例胆石症患者进行了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效果良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将行手术时的护理配合简介如下.

    作者:冯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绝经后单发子宫内膜息肉5例临床分析

    本院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经确诊的绝经后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本院5年间共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284例.年龄53-78岁,其中经确诊的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病人5例.

    作者:米志红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辅佐干扰素治疗婴儿肺炎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治疗婴儿肺炎的新方法,对74例婴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应用(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立陶宛合作生产的安福隆基因工程)a-2blFN,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张建华;郭铭玉;孔祥永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儿漏斗胸矫正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CO2人工气胸胸腔镜辅助下小儿漏斗胸矫正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漏斗胸矫正术患儿2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B组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记录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术中胸腔压力在4-6mmHg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小儿可以较好地耐受适当的人工气胸下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

    作者:张晓琴;王国恩;薛荣亮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托吡酯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托吡酯添加及单一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于符合下列标准的患儿予以托吡酯治疗:①起病年龄在婴幼儿至青少年:②临床有不典型失神、强直一痉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全身强直一阵挛等多种发作;③脑电图示慢(0.5-2.5Hz)的棘慢波、多棘慢波发放明确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④经规范治疗不能控制或新诊断的患儿.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35例经多种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而予以添加托吡酯治疗;17例为新诊断病例予以托吡酯单一治疗.52例患儿年龄3个月-15岁(平均5.2岁),予以添加或单一托吡酯治疗的有效剂量范围为6.2--+2.1mg/kg.d(2-15mg/kg.d).治疗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发作减少≥50%为39例(75%),发作完全控制为2l例(40.4%),其中17例患儿托吡酯单药治疗,发作减少≥50%为13例(76.5%),发作完全控制为8例(47.1%):发作类型中强直痉挛发作、不典型失神、失张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减少≥50%分别为71.2%、63.6%、50%;发作完全控制分别为40.4%、39.4%、50%:在托吡酯添加治疗组中,原有的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托吡酯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嗜睡(11/52)、纳差(9/52)、言语不清(3/52)、言语迟钝(5/52)、少汗(4/52)、共济失调(1/52),3例因胃纳差伴体重下降而停药.结论:托吡酯作为添加或单药治疗小儿Lennox-Gastaut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艺;孙道开;陈天兰;邱鹏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严重骨创伤早期血糖浓度动态监测及护理要点

    2000年6月-2001年11月,我院收治严重骨折病人80例,通过对其早期血糖浓度的动态监测来指导临床的护理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0年6月-2001年11月入院的骨折病人8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骨折22例,胫腓骨骨折32例,多发骨折20例.

    作者:董双清;陈丽;关凤华;高海萍;高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脑脊液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我院内科自1990年以来开展脑脊液转换置换术抢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6岁,均经头颅CT腰椎穿刺证实为SAH,无枕骨大孔疝形成,无神经系统局限阳性体征.

    作者:林峰;张惠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挠动脉采血的体会

    作者总结在临床工作中对挠动脉采血的体会,报告如下.1抽血前测量病人的体温,如病人吸氧应记录氧流量.1.1用物准备:lOml注射器1支,6-7号针头1枚,肝素钠1支,盛石蜡油无菌小瓶1个.

    作者:韩秀英;韩桂芝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四种短程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目的:确定疗效可靠,安全,费用低廉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方法:以质子泵抑制剂(PPIs)为基础,采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构成四组短程三联疗法:A组为奥美拉唑20mog+克拉霉素250mog+甲硝唑4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B组为奥美拉唑20mog+克拉霉素250mg+阿莫仙10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C组为奥美拉唑20mog+阿莫仙1000mg+甲硝唑4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D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仙1000mg+呋喃唑酮1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比较这四种方案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的愈合率以及各组费用比较.结果:四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5%、91%、81%、88.5%.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四组活动期溃疡愈合率按先后顺序分别为96%、97.8%、95.6%、96.2%;四组糜烂性胃炎愈合率为90%、90%、83.3%、87.5%;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组副反应发生率18.6%、10%、21.5%、5.8%.A、C两组副反应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四组费用分别为A组256.4元;B组319.8元;C组171.6例;D组170.3元.D、C两组所需费用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中四组PPIs短程三联疗法,方案D的H.pylori根除率接近90%,在四组中抗生素耐药性低,费用低,副反应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妍;屠亚芬;李晓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切口延期愈合10例分析

    1997年12月-2001年10月,我院采用湿润烧伤膏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术后切口延期愈合1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腹部切口7例,会阴切口3例,疗程16-36天,并发术后感染8例,感染切口内有不吸收线结6例,其中1例达腹膜.创面大者5.6×3.Ocm2,小者1.5×0.8cm2.均经局部换药,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创面愈合缓慢而改用本法治疗.

    作者:李红;宋晓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宣教

    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的病人越来越多且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势在必行.2001年我们对住院治疗的26例心肌梗死病人进行了答疑式心理护理及宣教,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靖;郭秀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lII(F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此我们测定了65例肝RS患者血中DD含量,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功;王宠伟;黎东;马晓云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12例甲亢患者的胃镜结果分析

    我院自1980年至今共对12例甲亢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全为女性,年龄30一67岁,平均45.1岁,均经甲状腺激素检查及甲状腺吸碘率检查确诊为甲亢,病程中出现上腹隐痛、腹胀,纳差病程2个月-1年不等.

    作者:王旭;殷红;李档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雾化吸入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机理及护理体会

    重症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等并发症造成患儿的死亡.我们在平时的治疗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并对死后的患儿进行尸检发现:重症肺炎患儿的肺泡隔毛细血管内有微血栓存在.

    作者:刘建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