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路上皮肿瘤2例报告

邵丽英;赵洪军

关键词:
摘要:随着血液透析(HD)的普及,其并发症日益增多,今就我院所遇2例并发尿路上皮肿瘤者,并就其发生机理、发病特点、监测方法等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我院近10年治疗的24例马尾综合征患者为期2年随访,采用Logistica1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4例患者中,18例疗效满意,6例溃有功能障碍.结论:减压手术时间和发病急缓是影响该病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浩鹏;陈君长;贺西京;张开放;王栋;徐思越;吕惠茹;陈磊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护士长的自身修养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医院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关键的问题是提高护士长的素质修养.现将本人一点肤浅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仁美;尚远春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比索洛尔对非杓型高血压24小时血压节律的影响

    随着高血压研究的不断进展,现代高血压治疗提出了一些新观念,强调靶器官保护及24h平稳控制血压,并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减慢心率.原发性高血压(EH)24h血压节律异常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直接相关.本研究应用比索洛尔(bisoprolo1)治疗轻中度非杓型EH患者42例,旨在探讨比索洛尔对非杓型EH24h血压节律的影响.

    作者:王义围;邢质跃;李燕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天麻素治疗血管性偏头痛的观察

    我们用天麻素注射剂治疗并观察了20例血管性偏头痛.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血管性偏头痛病人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15~55岁,平均36.7岁.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病程5月-15年,发病时有肢有体麻木8例,眩晕21例,耳鸣6例.表现为周期博动样剧烈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伴恶心、呕吐3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排除其它脑部疾病.

    作者:谭来勋;夏元先;余再根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危重病监护仪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由于监护技术涉及多学科技术,监护仪的种类繁杂,性能参差不齐,给医院选购带来诸多困难,本文试就监护仪的发展、临床应用等进行讨论.

    作者:李延斌;母树清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甲氨喋呤单次与多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0年6月我院收治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78例.其诊断依据病史、妇科检查、血β-HCG及B超检查.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33.58±6.91)岁,停经天数35-77天,平均(44.5±11.01)天.

    作者:崔风华;朱秀云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扶祛醒治疗糖尿病足1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45-70岁,均为II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者8例,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3例,肢体远端冷感及麻木(I度)9例,间歇跛行(II度)6例,安静时疼痛(III度)8例,单趾干性坏疽(IV度)6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者9例、消失者6例,足部肌肉萎缩者6例,局部水肿、溃烂2例.

    作者:赵竞伊;李春平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赖特综合症2例报告

    赖特综合症(Reiter syndrome,RS)是以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三联征为特征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女性、儿童及老年人少见.我院于2001年收治儿童及女性RS各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凤萍;张秀英;董砚奉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胫骨不稳定骨折的交锁髓内钉治疗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2月-2001年2月对28例胫骨不稳定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男22例,女6例,年龄20-60岁,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采用非扩髓髓内钉,闭合性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21例闭合性骨折中,优17例,良3例,中1例;7例开放性骨折中,优3例,良2例,差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闭合骨折14周(10-20周),开放性骨折21周(12-58周).21例闭合性骨折术后无1例感染,7例开放性骨折2例迟发性感染.28例病人术后均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症、钉体或锁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闭合的胫骨不稳定骨折,但对开放性胫骨骨折,因有感染危险,应谨慎应用.

    作者:闫宏伟;王坤正;张开放;陈锋;刘安庆;尚宏喜;康斌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肝硬化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胆囊排空障碍.方法:对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测定乙肝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胆囊半排空时间、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结果:乙肝后肝硬化组胆囊半排空时间为85.22±22.32min,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为44.75±8.95%,对照组胆囊半排空时间为46.69±5.97min,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为74.77±7.27%.乙肝后肝硬化组的胆囊半排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P<0.001),乙肝后肝硬化组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胆囊排空障碍,其与肝功能受损程度相关,并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好发胆囊结石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力;顾晓红;袁爱梅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肌间沟阻滞加颈浅丛阻滞行锁骨骨折手术60例

    我院在临床麻醉中,采用肌间沟阻滞加颈浅丛阻滞完成锁骨骨折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林;王忠信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4例分析及护理

    1992-2000年,我院收治2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美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各类中毒急救护理配合临床分析

    各类中毒在急诊科非常多见,若治疗、护理不当或延误抢救时机可致严重后果.本文就本院1995-2001年救治的590例中毒患者护理配合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姚茹;富爽;陆婷;肖玲;顾姗;李素平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路上皮肿瘤2例报告

    随着血液透析(HD)的普及,其并发症日益增多,今就我院所遇2例并发尿路上皮肿瘤者,并就其发生机理、发病特点、监测方法等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英;赵洪军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噪声除对听觉器官产生特异性损伤外,对人体其他系统、器官也有一定影响.为了解噪声与心血管系统病理变化的关系,本文对628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

    我们对来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做了统计,一般分为四种情况:①未婚先孕;②年龄较大;③避孕失败;④多次人工流产术.精神状态有四型:①胆怯型;②恐惧型;③紧张型;④忧虑型.现就以上四种情况分别介绍做好心理治疗及护理的体会.

    作者:吕顺兰;狄淑侠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导升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利用导升明对微血管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作用.方法:服用导升明的28例RVO/BRVO患者为治疗组,33例RVO/BRVO患者服用维生素E为对照组,治疗1个月;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眼底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高切),平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都比服药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同比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消退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1<0.05,p2<0.01).结论:导升明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中确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虹;李伟;陶静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重组腺病毒载体BB-102与槲皮素抑制肝癌的实验研究

    用人类腺病毒制备基因治疗的载体有许多优点:容易复制、可获得较高的滴度、安全性好、基因毒性低、载体容量大、宿主范围广等[1]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基因治疗.本实验用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表达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BB-102),我们以往的体外研究中表明其对肝癌[2]、肺癌[3]及喉癌[4]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5].

    作者:张冰;施明;王福生;吴祖泽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手足口病31例的疗效观察

    我科从2000年4月-2001年8月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手足口病31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彩霞;韩莲英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航空护理管理与护士素质培养模式

    1 航空护理工作的特点航空护理工作兼有临床护理和预防保健护理的二重性其特点:1.1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航空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健康飞行员,是健康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所从事的是脑体结合且较复杂的活动.为此,航空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集中体现在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这些始终处于高应激状态下的特殊群体,由于应激元的刺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在疲劳状态下出现判断力减弱,引起正常行为的异常以及躯体功能的变化见表1.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