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李卫华
复方新诺明属磺胺类药物,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再次用药后常出现固定性药疹.我院妇科门诊自1997年6月-2001年6月曾收治复方新诺明致外阴固定性药疹30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闫西红;周艾琳;王海波;范敏;罗艳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ALI是一严重的临床急症,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也无特异性.现就ALI时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改变及针对该改变的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菁;刘晓晴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各大小医院都对出院病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工作,但有的仅流于形式,在进行出院指导时,敷衍了事,给病人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其实,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对出院后患者的康复,减少疾病复发的次数,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们数年来对外科病人出院指导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股骨干骨折在四肢不稳定骨折的发病率日益上升.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开放性骨折以及伴有血管损伤者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的手术入路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后侧.其中前外侧、外侧切口为常用.总结我院近十年来的60例股骨干骨折病例,从外侧入路对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减少肢体烧伤切削痂手术的出血量,以满足战时和基层治疗深度烧伤的需要.方法:对2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行切削痂后延迟至48h再植皮,11例即时植皮,比较术中的出血量和植皮存活率.结果:延迟植皮组每切除1%面积深度烧伤的平均输血量约为17.2ml,植皮存活率达96.5%,血液动力学稳定;即时植皮组每切除1%深度烧伤创面平均输血量为67.5m1,平均植皮存活率为95.7%.结论:延迟植皮组手术方法简单,减少出血,可明显减少术中输血量,有利于平时和战时使用.
作者:杨晓东;张宏;袁仕安;刘军辉;肖荣;刘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前牙缺失应用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用传统的方法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面积大,金属卡环明显外露,不适感强,异物感大,影响美观,影响发音.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患者,如演员、歌唱家、广播员、教师等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我们对铸造可摘义齿进行了改造,成为无卡环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并且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新祖;徐润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儿童期是身体增长和机能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儿童体格及精神神经发育的需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水分等.特别是生长快的婴儿,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更为重要,尤其是在患病的时候,只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疾病的康复及减少对小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建华;姚平波;彭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技术服务站于1996年7月-1999年7月,使用由荷兰欧力史医药公司生产的母体CU375SL,宫内节育器(简称IUD)200例,通过三年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吴秀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绿脓杆菌(Rseudomonas Aeruginosa即PA)又名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属中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目前,临床分离率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监测细菌的重点,其耐药性及耐药水平发展较快,早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之一.
作者:刘晖杰;熊盛道;徐永健;张珍祥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院儿科自2000年1月以来引进并开始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被广泛的家长和孩子所接受.
作者:孙晓燕;陈秀丽;宋秋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梗死侧大脑半球局部亚低温治疗.设定制冷器温度为8℃,计算颅内缺血区温度为33℃左右,治疗时间为48h.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统计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5d时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治疗14d时亚低温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分别为79.84±20.02和50.64±14.83,差异明显,P<0.05.治疗5d时两组血清NSE含量分别为13.32±4.34ng/ml和17.82±6.63ng/m1,差异显著,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缺血脑组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且无明显的并发症.
作者:曹绪政;兰杰;徐建民;邱朝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87-2000年38例施行胸膜间皮瘤切除术患者术中MAP、HR、ECG变化及术毕呼吸恢复情况.结果:行胸膜肺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大,MAP显著降低(P<0.05),HR明显增快(P<0.01),发生心律失常比率增加.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麻醉浓度适宜,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及纠正心律失常,能有效地保障胸膜间皮瘤手术的安全.
作者:李蓉;刘雄华;杜寿靖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MJDS)为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笔者对本科确诊为非器质性TMJDS患者采用针刺双侧下关穴并辅于红外线照射,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志高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院1988年5月2001年5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867例,其中发生术后短期并发症17例(0.28%).本文对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何联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对神经递质转运体(Neuro transmitter transporter以下简称转运体)在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转运体的活动不仅直接反映突触信息的传递,当转运体的重摄取功能异常,就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变化,从而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如果突触前递质质量异常,不仅突触后的受体出现数量改变,而且突触前的转运体也会发生代偿性变化,这种转运体的改变要比受体的改变更敏感、更直接.
作者:初建平;孟昭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心率、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心肌酶的监测,分析本组31例小儿AL心脏损害的相关指标.结果:31例患儿中出现心脏损害表现者14例,表现为心动过速、异位心律、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急性心功能不全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结论: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①蒽环类抗生素(ANTH)尤累计量大于550mg/m2:②强化疗后合并重度感染;③白血病细胞负荷过重;④年龄<4岁;⑤过强烈联合化疗等.防治对策为①确诊后尽早化疗:②积极防治感染;③控制ANTH累计量:>4岁应<550mg/m2,≤岁应450mg/m2;④联合化疗强度适当.
作者:黎少青;周智源;孙旭辉;刘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疾病、多种因素所致.随着胃镜的普遍应用及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部位确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手段.我院自1992年10月-2001年3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3例,现对其出血原因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虹;马志胜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医院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活动的物质基础,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产生大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当前深化医院改革的形势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温淑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从早全椎板切除及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到目前的小开窗及椎间盘镜的开展,无不面临三个问题:①减少手术的创伤;②减少对腰椎的稳定性的破坏:③增加安全性.我院脊柱外科自1995年在常规开窗的基础上潜行扩大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此术式的特点是在黄韧带外棘突根部潜行扩大骨窗,直视下切除黄韧带,摘除髓核组织,既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对腰椎稳定性的破坏.
作者:朱光;李海生;项泽文;徐清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红花注射液是红花的提取物.因其具有活血化瘀、降粘解聚等作用,故我科将其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关敬萱 刊期: 200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