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时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初探

温淑林

关键词:
摘要:医院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活动的物质基础,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产生大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当前深化医院改革的形势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分析

    现将笔者自1998年10月-2002年1月检查的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潘旭民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整体护理工作

    袁剑云博士认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改革的突破点,系统化的贯彻护理程序是我国护理改革成功的关键.我科整体护理工作开展近3年时间,经过了学习,认识,实施,再认识,修改补充的循环过程,走上一平台后,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使整体护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总结近3年的工作历程及目前的现状,我认为进一步转变观念是深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王司娥;蒋景云;陈学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85例老年人心室晚电位观察

    心室晚电位(VLP)是一种高频率、低振幅的碎裂心电信号.VLP与心室内折返引发恶性循环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经得到肯定.现将我们对85例60岁以上老年人检查VLP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英;张晓珑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扩大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从早全椎板切除及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到目前的小开窗及椎间盘镜的开展,无不面临三个问题:①减少手术的创伤;②减少对腰椎的稳定性的破坏:③增加安全性.我院脊柱外科自1995年在常规开窗的基础上潜行扩大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此术式的特点是在黄韧带外棘突根部潜行扩大骨窗,直视下切除黄韧带,摘除髓核组织,既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对腰椎稳定性的破坏.

    作者:朱光;李海生;项泽文;徐清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肝癌术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体会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施行肝癌切除术56例,其中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5.36%,经及时诊治而愈,报告如下.

    作者:霍中华;顾春林;吴蔚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相关因素的探讨

    血压是循环血量、心输出量、周围血管阻力及动脉管壁弹性等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综合性反映,测量血压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故有必要对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于胜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儿童错(牙合)畸形的预防与防治

    牙齿错(牙合)畸形是现代人类常见的口腔疾病,牙的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面、(牙合)、牙齿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引起语言、呼吸、咀嚼的功能障碍,并由此产生龋齿、牙周病等.

    作者:王雪琴;王红梅;王新祖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1996-2000年我院烧伤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通过对烧伤感染病原菌的调查,了解烧伤感染病原菌药敏变化,以便在防治烧伤感染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方法:调查1996年1月-2000年12月烧伤病人根据病情需要所做的创面、血、痰、尿、便、导管等各种细菌培养,将阳性菌株予以分类统计,并与1991年1月-1995年12月的调查统计情况加以总结分析.结果:G杆菌检出率上升11.9%,其中洋葱假单胞菌上升8.9%,克雷伯氏菌上升6.5%,不动杆菌上升4.2%,大肠杆菌上升3.0%,沙雷氏菌上升1.0%.阴沟肠杆菌下降5.6%、绿脓杆菌下降3%,变形杆菌下降1. 7%.G球菌中,粪肠球菌上升4.0%.微球菌下降9.8%,葡萄球菌下降5.2%.白色念珠菌下降1. 3%.近5年药敏情况,对不同G杆菌敏感率进入前3名的抗生素主要有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对洋葱假单胞菌敏感染率亚胺培南为69%,头孢他啶为83.1%.对沙雷氏菌、变形杆菌亚胺培南也不如头孢他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率亚胺培南为零,复方新诺明为80.0%,其余抗生素均低于60%,对其他G杆菌敏感率亚培南均为第1位.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包括MRSA和MRSE百分之百敏感,对粪肠球菌敏感率由88.0%降至78.0%,但仍为首选.近5年情况说明,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在治疗上药物选择有一定困难,应给予高度重视.结论:烧伤感染细菌流行病学变化及药敏结果仍然与抗生素的应用,创面处理及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仍需不断监测烧伤感染菌种变化和药敏情况,进行总结,研究新的对策.

    作者:薛东炜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0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体会

    目的:为提高对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访分析1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方法和手术疗效.结果:全组经3个月至9年的随访,未发现腹痛与黄疸的复发.结论:对于胆总管末端的狭窄,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区别其良、恶性,0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良性末端狭窄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立军;张庆余;于则利;陈佛来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并发症1 7例分析

    我院1988年5月2001年5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867例,其中发生术后短期并发症17例(0.28%).本文对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何联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鼠药(氟乙酰胺)中毒抢救成功1例体会

    1.病例资料患儿,男,8岁,服鼠药(氟乙酰胺)约11h,昏迷5h,抽搐30min,收入院.查体:T38.7℃,P100次/min,R30次/min,BP130/70mmHg,处于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口唇无发绀,球细膜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鼾音,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查:颈软,右侧膝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四肢肌力正常,诊断:氟乙酰胺中毒.

    作者:李春萍;邵剑峰;关淑云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小儿急性白血病与心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心率、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心肌酶的监测,分析本组31例小儿AL心脏损害的相关指标.结果:31例患儿中出现心脏损害表现者14例,表现为心动过速、异位心律、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急性心功能不全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结论: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①蒽环类抗生素(ANTH)尤累计量大于550mg/m2:②强化疗后合并重度感染;③白血病细胞负荷过重;④年龄<4岁;⑤过强烈联合化疗等.防治对策为①确诊后尽早化疗:②积极防治感染;③控制ANTH累计量:>4岁应<550mg/m2,≤岁应450mg/m2;④联合化疗强度适当.

    作者:黎少青;周智源;孙旭辉;刘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老年妄想症分析及对策

    妄想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通过对社区145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对不同病人不同程度的妄想症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王君;刘小青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ALI时肺泡毛细胞血管膜的变化及相关治疗现状

    ALI是一严重的临床急症,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也无特异性.现就ALI时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改变及针对该改变的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菁;刘晓晴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肠1例的治疗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上比较复杂,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治疗上比较棘手.本文就我院近年来的粘连性肠梗阻中选出比较典型的1例,经粘连松解后行肠切除,肠吻合,肠排列,术后胃肠功能延期恢复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长发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疼痛治疗门诊护理工作体会

    门诊的护理工作平凡、琐碎.分诊、叫号、维持患者就诊秩序、统计门诊日工作量、准备门诊医疗物品等,周而复始.在这极为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直接反映着一个现代化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它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和行为规范.

    作者:闫旭明;刘学军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探讨

    手术终止中期妊娠的危险促使药物疗法的发展.本文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13-20周妊娠的妇女494例,完全流产率94.53%.由此得出该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终止中期妊娠的方法.

    作者:徐苑苑;王双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中间综合征(IMS)已成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期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99年至2001年,我们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179人,其中出现IMS者12例,占6.7%.现分析如下:

    作者:石少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将进入本观察的51例病人,按溶栓治疗后,有无Q波形成,分为Q波组和非Q波组,全部病人入住CCU,并在入院即刻、入院后8、16、24、72小时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对其中34例病人在心梗后1w、6w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Q波组血清CPK峰值1347.58±220.33IU,左室质量指数分别为234.82±92.36(lw),271.52±93.12(6w)均明显高于非Q波组,随访半年表明新近出现心衰明显高于非Q波组.结论:溶栓后的有Q波出现,血清CPK峰值高于500IU,左室质量指数>220g/m3,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忠泉;周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