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整体护理工作

王司娥;蒋景云;陈学华

关键词:
摘要:袁剑云博士认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改革的突破点,系统化的贯彻护理程序是我国护理改革成功的关键.我科整体护理工作开展近3年时间,经过了学习,认识,实施,再认识,修改补充的循环过程,走上一平台后,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使整体护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总结近3年的工作历程及目前的现状,我认为进一步转变观念是深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关键.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Y型封闭式套管针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自控力差、易躁动、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征手术顺利进行.笔者应用Y型封闭式套管针,经过对120例患儿的穿刺,效果良好,穿刺成功率高,手术完毕回病房仍可保留3-5天,给病房护士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费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芳;李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丹参饮加味治疗胃痛31例

    自1991年以来,我院用丹参饮加味治疗胃痛31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下肢骨折多采用石膏固定2-3个月,由于长时间的石膏固定,往往造成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去除外固定后患者出现下肢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及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烦恼,我们对此类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辅以功能训练,固定牵引、电疗、热疗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罗春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浅谈新生儿家长的健康宣教

    新生儿期是指胎儿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生后满28天前的一段时间.新生儿出生后机体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尤其是免疫功能不全,抵抗力较低,适应环境能力差,易患病,因此新生儿患病住院期间加强对其家长的健康宣教,对预防交叉感染,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范彩云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CT对照下胸骨正位体层技术的探讨

    由于CT技术在胸骨检查中的局限性,利用体层技术进行胸骨正位体层摄影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提高胸骨正位体层影像质量,恰当地解决体层深度、纵膈、胸椎及肋骨等组织的抹消度,保持胸骨大的清晰度等问题,本文对80例患者胸骨CT和体层摄影进行了对照及研究,对影响胸骨正位体层技术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建基;贾少田;李国岱;龚佐;马大庆;刘聪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新时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初探

    医院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活动的物质基础,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产生大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当前深化医院改革的形势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温淑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

    112例患者均按美国风湿协会诊断标准确诊,为实验组.其中男28例,女84人,病程5个月-40年,另设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24例.

    作者:段红;王芳;刘秀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我国院内创伤评分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创伤评分是评定伤员伤情严重程度、评估救治质量及预测预后的标准方法.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创伤评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院前和院内两大评分系统,其中院内评分应用较多.创伤评分已广泛用于临床和科研中.本文就我国院内创伤评分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谭宗奎;陈庄洪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绿脓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

    绿脓杆菌(Rseudomonas Aeruginosa即PA)又名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属中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目前,临床分离率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监测细菌的重点,其耐药性及耐药水平发展较快,早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之一.

    作者:刘晖杰;熊盛道;徐永健;张珍祥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风湿性多肌痛10例误诊分析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颈、肩胛带及骨盆带肌疼痛和晨僵,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易将本病误诊.本文10例病人确诊前均被误诊.

    作者:李忆农;马延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儿童错(牙合)畸形的预防与防治

    牙齿错(牙合)畸形是现代人类常见的口腔疾病,牙的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面、(牙合)、牙齿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引起语言、呼吸、咀嚼的功能障碍,并由此产生龋齿、牙周病等.

    作者:王雪琴;王红梅;王新祖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我院减少医疗纠纷的做法

    目前,卫生界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阻碍了医学的发展,医疗纠纷是影响医院稳定的大问题.为此,寻找相应的对策,防范医疗纠纷已是医疗机构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防范医疗纠纷的几点做法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赵爽;金丽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介入治疗大咯血患者的护理

    大咯血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50-100%[1].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不仅可以达到迅速止血,还可对外科手术禁忌者起到积极治疗和长期控制出血的目的.2000年2月-2001年8月,我科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大咯血患者10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赵竞伊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临床护理52例总结

    我院从1992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52例.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剑飞;于淑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臀位分娩的处理经验与体会

    据统计臀位分娩约占分娩总数的4-5%,是异常胎位中多见的一种.臀位经阴道分娩时其胎儿围产死亡1.5-2.5倍于头产.因此如何减少臀位分娩的发生率及所致的围产儿死亡率是重要而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臀位经阴道分娩时影响胎儿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助产技术水平.

    作者:周心惠;赵华丽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及防治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几乎占全部死亡的半数.我院自1997年1月-2000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59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作者:庄苏陵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手术室护士长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及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基本技能是保证手术安全、高效、顺利完成,为病人早日康复创造优良的条件.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由许多人员共同参加的群体性、连续性工作,护士长是护理单元的群体领导者,处于中心位置,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取得高效的护理效果,同时,有助于陶治护理人员的情操和性格,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管理人才.

    作者:鲁爱华;关兰荣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以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为首发表现的成人急性白血病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发热10余天而于2000年2月7日第一次入院.患者于2000年1月21日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伴咽痛,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6×109/L,HB87G/L,PLT116×109/L,予抗感染,体温一度下降后再次上升而入我院.

    作者:徐丹;徐兵;刘启发;孟凡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国产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重组链激酶r-sk是由基因工程生产的高效特异性溶栓药物,需要进一步观察国产(r-sk)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科学的评价.进行此项临床试验.

    作者:戴铁鸣;孙秀芳;毕雪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