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戴铁鸣;孙秀芳;毕雪峰

关键词:
摘要:重组链激酶r-sk是由基因工程生产的高效特异性溶栓药物,需要进一步观察国产(r-sk)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科学的评价.进行此项临床试验.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术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体会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施行肝癌切除术56例,其中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5.36%,经及时诊治而愈,报告如下.

    作者:霍中华;顾春林;吴蔚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整体护理工作

    袁剑云博士认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改革的突破点,系统化的贯彻护理程序是我国护理改革成功的关键.我科整体护理工作开展近3年时间,经过了学习,认识,实施,再认识,修改补充的循环过程,走上一平台后,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使整体护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总结近3年的工作历程及目前的现状,我认为进一步转变观念是深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王司娥;蒋景云;陈学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丹参饮加味治疗胃痛31例

    自1991年以来,我院用丹参饮加味治疗胃痛31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

    112例患者均按美国风湿协会诊断标准确诊,为实验组.其中男28例,女84人,病程5个月-40年,另设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24例.

    作者:段红;王芳;刘秀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光度术(ICM)对70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进行DNA定量分析研究.并将异倍体发生率、DNA指数(DI)、细胞增殖指数(PI)、生存时间和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DI、PI异倍体发生率分别为:I级1. 0744、36.3、11.11%,II级1.0244、38.2、56.63%,III级1.7287、48.7、93.33%,IV级1.948、52.3、100%.随着星形细胞瘤的分级的增高,DI(P<0.05)、PI(P<0.05)和异倍体发生率(P<0.05)明显增高,而生存时间则明显缩短.结论:肿瘤的异倍体发生率,DI、PI值与分级呈正相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DNA图像定量分析能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作用.

    作者:李剑敏;朱启建;彭伯侯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小儿常见营养治疗的几点意见

    儿童期是身体增长和机能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儿童体格及精神神经发育的需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水分等.特别是生长快的婴儿,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更为重要,尤其是在患病的时候,只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疾病的康复及减少对小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建华;姚平波;彭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口腔临床四手操作的体会

    四手操作技术是随着牙科器械的发展而对牙科治疗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是一种现代口腔科操作和管理系统,它可以使病人感到安全、放心、舒适,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劳动力,避免了护士无效地忙碌,使之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现就四手操作的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盆腔静脉瘀血症的B超诊断

    盆腔静脉瘀血症以往确诊需要通过静脉造影,属创伤性检查,患者不容易接受.近年来由于B型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应用,使本病非创伤性检查得以实现.我们在临床中共诊断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景兆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母体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从孕妇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新方法.方法:对30例孕7-41周妇女血浆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扩增的胎儿基因为Y染色体上的DYZ1位点,扩增片段的大小为149bp.30例孕妇血浆均经过酚-氯仿法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20例妊娠男性胎儿孕妇中有17例出现DYZ1基因扩增条带,检出率为85.0%.10例妊娠女性胎儿孕妇中未出现阳性扩增条带,无假阳性结果.本研究中早、中、晚孕期性别符合率分别为80%、80%、90%,总符合率为85%.结论:使用酚-氯仿法提取血浆中的DNA,可以提高模板的浓度和纯度,改善PCR条件,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有望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茵;邹丽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红花注射液是红花的提取物.因其具有活血化瘀、降粘解聚等作用,故我科将其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关敬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1996-2000年我院烧伤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通过对烧伤感染病原菌的调查,了解烧伤感染病原菌药敏变化,以便在防治烧伤感染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方法:调查1996年1月-2000年12月烧伤病人根据病情需要所做的创面、血、痰、尿、便、导管等各种细菌培养,将阳性菌株予以分类统计,并与1991年1月-1995年12月的调查统计情况加以总结分析.结果:G杆菌检出率上升11.9%,其中洋葱假单胞菌上升8.9%,克雷伯氏菌上升6.5%,不动杆菌上升4.2%,大肠杆菌上升3.0%,沙雷氏菌上升1.0%.阴沟肠杆菌下降5.6%、绿脓杆菌下降3%,变形杆菌下降1. 7%.G球菌中,粪肠球菌上升4.0%.微球菌下降9.8%,葡萄球菌下降5.2%.白色念珠菌下降1. 3%.近5年药敏情况,对不同G杆菌敏感率进入前3名的抗生素主要有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对洋葱假单胞菌敏感染率亚胺培南为69%,头孢他啶为83.1%.对沙雷氏菌、变形杆菌亚胺培南也不如头孢他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率亚胺培南为零,复方新诺明为80.0%,其余抗生素均低于60%,对其他G杆菌敏感率亚培南均为第1位.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包括MRSA和MRSE百分之百敏感,对粪肠球菌敏感率由88.0%降至78.0%,但仍为首选.近5年情况说明,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在治疗上药物选择有一定困难,应给予高度重视.结论:烧伤感染细菌流行病学变化及药敏结果仍然与抗生素的应用,创面处理及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仍需不断监测烧伤感染菌种变化和药敏情况,进行总结,研究新的对策.

    作者:薛东炜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用双腔中央静脉导管行心包腔穿刺引流治疗癌性心包积液30例临床观察

    癌性心包积液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无论是转移性癌性心包积液,还是原发癌性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引流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的有效方法.传统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其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11.4-20.0%,随着超声心动图在积液定位及引导穿刺中的应用,已使其明显安全可靠,但是严重并发症仍时有发生.

    作者:任乐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抗结核治疗前后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我院自1994年1月-2001年1月间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确诊的11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中,有11例经抗结核治疗后进行了支气管镜连续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华;孟莹;蔡绍曦;刘莉;段娥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母体乐Cu375SL200例临床观察

    我技术服务站于1996年7月-1999年7月,使用由荷兰欧力史医药公司生产的母体CU375SL,宫内节育器(简称IUD)200例,通过三年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吴秀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扩大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从早全椎板切除及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到目前的小开窗及椎间盘镜的开展,无不面临三个问题:①减少手术的创伤;②减少对腰椎的稳定性的破坏:③增加安全性.我院脊柱外科自1995年在常规开窗的基础上潜行扩大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此术式的特点是在黄韧带外棘突根部潜行扩大骨窗,直视下切除黄韧带,摘除髓核组织,既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对腰椎稳定性的破坏.

    作者:朱光;李海生;项泽文;徐清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妇产科门诊手术的无痛操作

    近2年来,本院妇产科门诊在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取环,特别是绝经后取环,以及外阴肿瘤切除及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囊肿造口术等.操作中引入了无痛技术,效果十分明显,而且经临床验证,无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敬民;张华;肖昭扬;崔言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儿科静脉输液中做好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我们针对儿科特点开展各种层次的健康教育,使护患关系不断得到改善,静脉穿刺及输液的全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云巧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及防治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几乎占全部死亡的半数.我院自1997年1月-2000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59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作者:庄苏陵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治疗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符合难治性心衰诊断标准的39例患者,均为1992年以来的住院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风心病13例,冠心病11例,高心病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9例,心功能根据NYHA分级,III级16例,Ⅳ级23例.

    作者:姜兴艳;赵春力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28例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全部使用美国巴德公司定型产品,对128例老年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结果:128例均手术顺利,术后尿潴留12例(0.9%),阴囊水肿6例(0.5%)伤口积血2例(0.2%),无切口感染.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生理解剖的治疗技术,具有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张国栓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