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体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赵茵;邹丽

关键词:产前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 胎儿, DNA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从孕妇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新方法.方法:对30例孕7-41周妇女血浆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扩增的胎儿基因为Y染色体上的DYZ1位点,扩增片段的大小为149bp.30例孕妇血浆均经过酚-氯仿法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20例妊娠男性胎儿孕妇中有17例出现DYZ1基因扩增条带,检出率为85.0%.10例妊娠女性胎儿孕妇中未出现阳性扩增条带,无假阳性结果.本研究中早、中、晚孕期性别符合率分别为80%、80%、90%,总符合率为85%.结论:使用酚-氯仿法提取血浆中的DNA,可以提高模板的浓度和纯度,改善PCR条件,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有望应用于临床.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脑梗塞后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本文通过随机方式对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兰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光度术(ICM)对70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进行DNA定量分析研究.并将异倍体发生率、DNA指数(DI)、细胞增殖指数(PI)、生存时间和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DI、PI异倍体发生率分别为:I级1. 0744、36.3、11.11%,II级1.0244、38.2、56.63%,III级1.7287、48.7、93.33%,IV级1.948、52.3、100%.随着星形细胞瘤的分级的增高,DI(P<0.05)、PI(P<0.05)和异倍体发生率(P<0.05)明显增高,而生存时间则明显缩短.结论:肿瘤的异倍体发生率,DI、PI值与分级呈正相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DNA图像定量分析能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作用.

    作者:李剑敏;朱启建;彭伯侯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整体护理工作

    袁剑云博士认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改革的突破点,系统化的贯彻护理程序是我国护理改革成功的关键.我科整体护理工作开展近3年时间,经过了学习,认识,实施,再认识,修改补充的循环过程,走上一平台后,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使整体护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总结近3年的工作历程及目前的现状,我认为进一步转变观念是深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王司娥;蒋景云;陈学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后外侧切口在股骨干骨折中应用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股骨干骨折在四肢不稳定骨折的发病率日益上升.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开放性骨折以及伴有血管损伤者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的手术入路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后侧.其中前外侧、外侧切口为常用.总结我院近十年来的60例股骨干骨折病例,从外侧入路对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下肢骨折多采用石膏固定2-3个月,由于长时间的石膏固定,往往造成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去除外固定后患者出现下肢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及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烦恼,我们对此类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辅以功能训练,固定牵引、电疗、热疗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罗春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新一代血小板抑制剂——波立维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米白色粉末.在中性PH时不溶于水,在PH=1时完全溶解.其易溶于甲醇,微溶于二氯甲烷,不溶于乙醚,比旋光度约为+56°[1].

    作者:杜希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小儿急性白血病与心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心率、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心肌酶的监测,分析本组31例小儿AL心脏损害的相关指标.结果:31例患儿中出现心脏损害表现者14例,表现为心动过速、异位心律、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急性心功能不全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结论: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①蒽环类抗生素(ANTH)尤累计量大于550mg/m2:②强化疗后合并重度感染;③白血病细胞负荷过重;④年龄<4岁;⑤过强烈联合化疗等.防治对策为①确诊后尽早化疗:②积极防治感染;③控制ANTH累计量:>4岁应<550mg/m2,≤岁应450mg/m2;④联合化疗强度适当.

    作者:黎少青;周智源;孙旭辉;刘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Y型封闭式套管针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自控力差、易躁动、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征手术顺利进行.笔者应用Y型封闭式套管针,经过对120例患儿的穿刺,效果良好,穿刺成功率高,手术完毕回病房仍可保留3-5天,给病房护士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费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芳;李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大剂量化疗同时造成的严重骨髓抑制,常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和出血,影响化疗的效果.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加强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取得较好疗效,骨髓抑制期缩短,感染发生率下降,提高了患儿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马小旭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丹参饮加味治疗胃痛31例

    自1991年以来,我院用丹参饮加味治疗胃痛31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减少肢体烧伤切削痂术中输血量的术式探讨

    目的:减少肢体烧伤切削痂手术的出血量,以满足战时和基层治疗深度烧伤的需要.方法:对2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行切削痂后延迟至48h再植皮,11例即时植皮,比较术中的出血量和植皮存活率.结果:延迟植皮组每切除1%面积深度烧伤的平均输血量约为17.2ml,植皮存活率达96.5%,血液动力学稳定;即时植皮组每切除1%深度烧伤创面平均输血量为67.5m1,平均植皮存活率为95.7%.结论:延迟植皮组手术方法简单,减少出血,可明显减少术中输血量,有利于平时和战时使用.

    作者:杨晓东;张宏;袁仕安;刘军辉;肖荣;刘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用双腔中央静脉导管行心包腔穿刺引流治疗癌性心包积液30例临床观察

    癌性心包积液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无论是转移性癌性心包积液,还是原发癌性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引流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的有效方法.传统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其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11.4-20.0%,随着超声心动图在积液定位及引导穿刺中的应用,已使其明显安全可靠,但是严重并发症仍时有发生.

    作者:任乐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神经递质转运体与癫痫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对神经递质转运体(Neuro transmitter transporter以下简称转运体)在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转运体的活动不仅直接反映突触信息的传递,当转运体的重摄取功能异常,就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变化,从而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如果突触前递质质量异常,不仅突触后的受体出现数量改变,而且突触前的转运体也会发生代偿性变化,这种转运体的改变要比受体的改变更敏感、更直接.

    作者:初建平;孟昭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抗结核治疗前后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我院自1994年1月-2001年1月间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确诊的11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中,有11例经抗结核治疗后进行了支气管镜连续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华;孟莹;蔡绍曦;刘莉;段娥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妇产科门诊手术的无痛操作

    近2年来,本院妇产科门诊在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取环,特别是绝经后取环,以及外阴肿瘤切除及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囊肿造口术等.操作中引入了无痛技术,效果十分明显,而且经临床验证,无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敬民;张华;肖昭扬;崔言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红花注射液是红花的提取物.因其具有活血化瘀、降粘解聚等作用,故我科将其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关敬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以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为首发表现的成人急性白血病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发热10余天而于2000年2月7日第一次入院.患者于2000年1月21日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伴咽痛,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6×109/L,HB87G/L,PLT116×109/L,予抗感染,体温一度下降后再次上升而入我院.

    作者:徐丹;徐兵;刘启发;孟凡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相关因素的探讨

    血压是循环血量、心输出量、周围血管阻力及动脉管壁弹性等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综合性反映,测量血压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故有必要对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于胜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临床护理52例总结

    我院从1992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52例.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剑飞;于淑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直肠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药物化疗是癌症病人综合治疗方案中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有独特的不良反应,因此化疗中护理干预对化疗反应及化疗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已成为必要.

    作者:郁小梅;郑晓兵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