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治疗体会

姜兴艳;赵春力

关键词:
摘要: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符合难治性心衰诊断标准的39例患者,均为1992年以来的住院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风心病13例,冠心病11例,高心病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9例,心功能根据NYHA分级,III级16例,Ⅳ级23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妄想症分析及对策

    妄想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通过对社区145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对不同病人不同程度的妄想症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王君;刘小青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新鲜血浆加降后负荷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32例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心衰)为一综合症,是由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致.近年来,心衰治疗不断进展,除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作为心衰的首选药物,取得了满意疗效,β受体阻滞剂应用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猝死率也有报道,仅用于心功能II-III级、病情稳定者,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心力衰竭难于纠正.

    作者:张会敏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中间综合征(IMS)已成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期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99年至2001年,我们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179人,其中出现IMS者12例,占6.7%.现分析如下:

    作者:石少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铸造可摘局部义齿无卡环设计的应用

    前牙缺失应用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用传统的方法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面积大,金属卡环明显外露,不适感强,异物感大,影响美观,影响发音.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患者,如演员、歌唱家、广播员、教师等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我们对铸造可摘义齿进行了改造,成为无卡环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并且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新祖;徐润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盆腔静脉瘀血症的B超诊断

    盆腔静脉瘀血症以往确诊需要通过静脉造影,属创伤性检查,患者不容易接受.近年来由于B型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应用,使本病非创伤性检查得以实现.我们在临床中共诊断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景兆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肝癌术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体会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施行肝癌切除术56例,其中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5.36%,经及时诊治而愈,报告如下.

    作者:霍中华;顾春林;吴蔚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光度术(ICM)对70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进行DNA定量分析研究.并将异倍体发生率、DNA指数(DI)、细胞增殖指数(PI)、生存时间和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DI、PI异倍体发生率分别为:I级1. 0744、36.3、11.11%,II级1.0244、38.2、56.63%,III级1.7287、48.7、93.33%,IV级1.948、52.3、100%.随着星形细胞瘤的分级的增高,DI(P<0.05)、PI(P<0.05)和异倍体发生率(P<0.05)明显增高,而生存时间则明显缩短.结论:肿瘤的异倍体发生率,DI、PI值与分级呈正相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DNA图像定量分析能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作用.

    作者:李剑敏;朱启建;彭伯侯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神经递质转运体与癫痫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对神经递质转运体(Neuro transmitter transporter以下简称转运体)在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转运体的活动不仅直接反映突触信息的传递,当转运体的重摄取功能异常,就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变化,从而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如果突触前递质质量异常,不仅突触后的受体出现数量改变,而且突触前的转运体也会发生代偿性变化,这种转运体的改变要比受体的改变更敏感、更直接.

    作者:初建平;孟昭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Y型封闭式套管针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自控力差、易躁动、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征手术顺利进行.笔者应用Y型封闭式套管针,经过对120例患儿的穿刺,效果良好,穿刺成功率高,手术完毕回病房仍可保留3-5天,给病房护士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费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芳;李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后外侧切口在股骨干骨折中应用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股骨干骨折在四肢不稳定骨折的发病率日益上升.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开放性骨折以及伴有血管损伤者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的手术入路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后侧.其中前外侧、外侧切口为常用.总结我院近十年来的60例股骨干骨折病例,从外侧入路对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脑梗塞后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本文通过随机方式对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兰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小儿常见营养治疗的几点意见

    儿童期是身体增长和机能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儿童体格及精神神经发育的需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水分等.特别是生长快的婴儿,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更为重要,尤其是在患病的时候,只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疾病的康复及减少对小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建华;姚平波;彭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28例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全部使用美国巴德公司定型产品,对128例老年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结果:128例均手术顺利,术后尿潴留12例(0.9%),阴囊水肿6例(0.5%)伤口积血2例(0.2%),无切口感染.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生理解剖的治疗技术,具有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张国栓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晨起肝素钙皮下注射辅助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9年10月-2001年2月共收治喘憋性肺炎1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6例,年龄在4月-2岁.两组均应用常规的抗生素、干扰素、氨茶碱及止咳化痰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肝素钙10-30IU/kg.次天,晨起皮下注射,连用3-5天.对照组:无特殊治疗.

    作者:孙雁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扩大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从早全椎板切除及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到目前的小开窗及椎间盘镜的开展,无不面临三个问题:①减少手术的创伤;②减少对腰椎的稳定性的破坏:③增加安全性.我院脊柱外科自1995年在常规开窗的基础上潜行扩大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此术式的特点是在黄韧带外棘突根部潜行扩大骨窗,直视下切除黄韧带,摘除髓核组织,既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对腰椎稳定性的破坏.

    作者:朱光;李海生;项泽文;徐清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

    112例患者均按美国风湿协会诊断标准确诊,为实验组.其中男28例,女84人,病程5个月-40年,另设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24例.

    作者:段红;王芳;刘秀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小儿常用导管侵入性操作致院内感染的护理防范

    院内感染问题日趋突出,现就儿科常用静脉留置针,吸痰管、导尿管、气管套管、支气管镜等方面是如何防范进行总结,以降低小儿常用导管侵入性操作引起的院内感染率.

    作者:沈国英;马东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新时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初探

    医院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活动的物质基础,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产生大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当前深化医院改革的形势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温淑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儿科静脉输液中做好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我们针对儿科特点开展各种层次的健康教育,使护患关系不断得到改善,静脉穿刺及输液的全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云巧 刊期: 2002年第18期

  • 鼠药(氟乙酰胺)中毒抢救成功1例体会

    1.病例资料患儿,男,8岁,服鼠药(氟乙酰胺)约11h,昏迷5h,抽搐30min,收入院.查体:T38.7℃,P100次/min,R30次/min,BP130/70mmHg,处于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口唇无发绀,球细膜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鼾音,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查:颈软,右侧膝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四肢肌力正常,诊断:氟乙酰胺中毒.

    作者:李春萍;邵剑峰;关淑云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