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萍;邵剑峰;关淑云
心力衰竭(心衰)为一综合症,是由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致.近年来,心衰治疗不断进展,除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作为心衰的首选药物,取得了满意疗效,β受体阻滞剂应用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猝死率也有报道,仅用于心功能II-III级、病情稳定者,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心力衰竭难于纠正.
作者:张会敏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对神经递质转运体(Neuro transmitter transporter以下简称转运体)在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转运体的活动不仅直接反映突触信息的传递,当转运体的重摄取功能异常,就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变化,从而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如果突触前递质质量异常,不仅突触后的受体出现数量改变,而且突触前的转运体也会发生代偿性变化,这种转运体的改变要比受体的改变更敏感、更直接.
作者:初建平;孟昭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颈、肩胛带及骨盆带肌疼痛和晨僵,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易将本病误诊.本文10例病人确诊前均被误诊.
作者:李忆农;马延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光度术(ICM)对70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进行DNA定量分析研究.并将异倍体发生率、DNA指数(DI)、细胞增殖指数(PI)、生存时间和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DI、PI异倍体发生率分别为:I级1. 0744、36.3、11.11%,II级1.0244、38.2、56.63%,III级1.7287、48.7、93.33%,IV级1.948、52.3、100%.随着星形细胞瘤的分级的增高,DI(P<0.05)、PI(P<0.05)和异倍体发生率(P<0.05)明显增高,而生存时间则明显缩短.结论:肿瘤的异倍体发生率,DI、PI值与分级呈正相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DNA图像定量分析能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作用.
作者:李剑敏;朱启建;彭伯侯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前牙缺失应用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用传统的方法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面积大,金属卡环明显外露,不适感强,异物感大,影响美观,影响发音.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患者,如演员、歌唱家、广播员、教师等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我们对铸造可摘义齿进行了改造,成为无卡环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并且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新祖;徐润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四手操作技术是随着牙科器械的发展而对牙科治疗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是一种现代口腔科操作和管理系统,它可以使病人感到安全、放心、舒适,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劳动力,避免了护士无效地忙碌,使之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现就四手操作的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牙齿错(牙合)畸形是现代人类常见的口腔疾病,牙的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面、(牙合)、牙齿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引起语言、呼吸、咀嚼的功能障碍,并由此产生龋齿、牙周病等.
作者:王雪琴;王红梅;王新祖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院儿科自2000年1月以来引进并开始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被广泛的家长和孩子所接受.
作者:孙晓燕;陈秀丽;宋秋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妄想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通过对社区145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对不同病人不同程度的妄想症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王君;刘小青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上颌前部埋伏牙常为多生牙,多年来它的发现和定位须依赖X线照片,但其结果往往不准确,笔者采用三维CT成像予埋伏牙定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建勇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癌性心包积液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无论是转移性癌性心包积液,还是原发癌性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引流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的有效方法.传统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其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11.4-20.0%,随着超声心动图在积液定位及引导穿刺中的应用,已使其明显安全可靠,但是严重并发症仍时有发生.
作者:任乐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院内感染问题日趋突出,现就儿科常用静脉留置针,吸痰管、导尿管、气管套管、支气管镜等方面是如何防范进行总结,以降低小儿常用导管侵入性操作引起的院内感染率.
作者:沈国英;马东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9年10月-2001年2月共收治喘憋性肺炎1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6例,年龄在4月-2岁.两组均应用常规的抗生素、干扰素、氨茶碱及止咳化痰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肝素钙10-30IU/kg.次天,晨起皮下注射,连用3-5天.对照组:无特殊治疗.
作者:孙雁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自控力差、易躁动、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征手术顺利进行.笔者应用Y型封闭式套管针,经过对120例患儿的穿刺,效果良好,穿刺成功率高,手术完毕回病房仍可保留3-5天,给病房护士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费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芳;李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发热10余天而于2000年2月7日第一次入院.患者于2000年1月21日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伴咽痛,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6×109/L,HB87G/L,PLT116×109/L,予抗感染,体温一度下降后再次上升而入我院.
作者:徐丹;徐兵;刘启发;孟凡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脑梗塞后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本文通过随机方式对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兰琳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胆囊切除的关键技术剖腹胆囊切除成功的条件包括足够大的切口,理想的手术照明,正确显露手术野,腹肌松驰满意,恰当的止血技术.可选用右肋缘下斜切口和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如果胆囊位置高,用腹纱垫置于肝右叶后上方,肝脏下移,胆囊可显露于肋缘下.
作者:胡光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盆腔静脉瘀血症以往确诊需要通过静脉造影,属创伤性检查,患者不容易接受.近年来由于B型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应用,使本病非创伤性检查得以实现.我们在临床中共诊断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景兆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为提高对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访分析1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方法和手术疗效.结果:全组经3个月至9年的随访,未发现腹痛与黄疸的复发.结论:对于胆总管末端的狭窄,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区别其良、恶性,0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良性末端狭窄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立军;张庆余;于则利;陈佛来 刊期: 200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