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惠;赵华丽
112例患者均按美国风湿协会诊断标准确诊,为实验组.其中男28例,女84人,病程5个月-40年,另设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24例.
作者:段红;王芳;刘秀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重组链激酶r-sk是由基因工程生产的高效特异性溶栓药物,需要进一步观察国产(r-sk)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科学的评价.进行此项临床试验.
作者:戴铁鸣;孙秀芳;毕雪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大咯血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50-100%[1].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不仅可以达到迅速止血,还可对外科手术禁忌者起到积极治疗和长期控制出血的目的.2000年2月-2001年8月,我科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大咯血患者10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赵竞伊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四手操作技术是随着牙科器械的发展而对牙科治疗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是一种现代口腔科操作和管理系统,它可以使病人感到安全、放心、舒适,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劳动力,避免了护士无效地忙碌,使之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现就四手操作的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技术服务站于1996年7月-1999年7月,使用由荷兰欧力史医药公司生产的母体CU375SL,宫内节育器(简称IUD)200例,通过三年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吴秀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自1995年2月-2000年6月共收治因患胃肠炎、上感、慢性精神分裂症、胃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而致恶心、呕吐,使用舒必利止吐、抗精神病导致中毒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病例29例,中毒原因均为医源性,为引起医患重视,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郭杰;郭山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妄想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通过对社区145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对不同病人不同程度的妄想症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王君;刘小青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烧伤感染病原菌的调查,了解烧伤感染病原菌药敏变化,以便在防治烧伤感染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方法:调查1996年1月-2000年12月烧伤病人根据病情需要所做的创面、血、痰、尿、便、导管等各种细菌培养,将阳性菌株予以分类统计,并与1991年1月-1995年12月的调查统计情况加以总结分析.结果:G杆菌检出率上升11.9%,其中洋葱假单胞菌上升8.9%,克雷伯氏菌上升6.5%,不动杆菌上升4.2%,大肠杆菌上升3.0%,沙雷氏菌上升1.0%.阴沟肠杆菌下降5.6%、绿脓杆菌下降3%,变形杆菌下降1. 7%.G球菌中,粪肠球菌上升4.0%.微球菌下降9.8%,葡萄球菌下降5.2%.白色念珠菌下降1. 3%.近5年药敏情况,对不同G杆菌敏感率进入前3名的抗生素主要有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对洋葱假单胞菌敏感染率亚胺培南为69%,头孢他啶为83.1%.对沙雷氏菌、变形杆菌亚胺培南也不如头孢他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率亚胺培南为零,复方新诺明为80.0%,其余抗生素均低于60%,对其他G杆菌敏感率亚培南均为第1位.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包括MRSA和MRSE百分之百敏感,对粪肠球菌敏感率由88.0%降至78.0%,但仍为首选.近5年情况说明,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在治疗上药物选择有一定困难,应给予高度重视.结论:烧伤感染细菌流行病学变化及药敏结果仍然与抗生素的应用,创面处理及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仍需不断监测烧伤感染菌种变化和药敏情况,进行总结,研究新的对策.
作者:薛东炜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氩氦刀,全称氩氦超导手术系统,是美国近年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治疗肿瘤的高科技设备.它利用氩气快速超低温致冷技术(lmin内冷冻病变组织达-140℃)和氦气快速解冻及急速升温技术,而造成病变组织的冷热逆转,这种疗法可彻底摧毁病变组织.
作者:朱素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门诊的护理工作平凡、琐碎.分诊、叫号、维持患者就诊秩序、统计门诊日工作量、准备门诊医疗物品等,周而复始.在这极为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直接反映着一个现代化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它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和行为规范.
作者:闫旭明;刘学军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院从1992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52例.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剑飞;于淑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等疾病,是一组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疾患,因其继发于妊娠故又称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ec disease,GTO)[1].人绒毛膜促性线激素(HCG)由胎盘合胞体滋养细胞所合成[2].为了解GTO病人整分子HCG,β-HCG及游离β-HCG(free β-HCG,F β-HCG)的变化,为此笔者对GTO病人测定了上述三种不同的HC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凤英;金玮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颈、肩胛带及骨盆带肌疼痛和晨僵,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易将本病误诊.本文10例病人确诊前均被误诊.
作者:李忆农;马延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将进入本观察的51例病人,按溶栓治疗后,有无Q波形成,分为Q波组和非Q波组,全部病人入住CCU,并在入院即刻、入院后8、16、24、72小时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对其中34例病人在心梗后1w、6w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Q波组血清CPK峰值1347.58±220.33IU,左室质量指数分别为234.82±92.36(lw),271.52±93.12(6w)均明显高于非Q波组,随访半年表明新近出现心衰明显高于非Q波组.结论:溶栓后的有Q波出现,血清CPK峰值高于500IU,左室质量指数>220g/m3,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忠泉;周林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不同肝功能分级阶段胃电图(EGG)表现及对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级14例、B级16例)和1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体表胃电图记录和放射性核素显像法胃半排空时间(GET1/2)测定.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餐前及餐后胃电节律百分比(N%、B%、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肝硬化A级、B级组间餐前及餐后胃电节律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间GET1/2分别为94.02±11.98min、52.89±6.19min,肝硬化A级组与B级组GET1/2分别为71.71±12.09min、110.85±16.04min,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肝硬化患者存在胃半固体排空延迟,且肝功能B级组尤为明显(P<0.01);肝硬化组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的百分比均与胃半排空时间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44、0.56,P<0.01).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及胃半固体排空障碍.
作者:顾晓红;袁爱梅;李力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建立一种从孕妇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新方法.方法:对30例孕7-41周妇女血浆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扩增的胎儿基因为Y染色体上的DYZ1位点,扩增片段的大小为149bp.30例孕妇血浆均经过酚-氯仿法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20例妊娠男性胎儿孕妇中有17例出现DYZ1基因扩增条带,检出率为85.0%.10例妊娠女性胎儿孕妇中未出现阳性扩增条带,无假阳性结果.本研究中早、中、晚孕期性别符合率分别为80%、80%、90%,总符合率为85%.结论:使用酚-氯仿法提取血浆中的DNA,可以提高模板的浓度和纯度,改善PCR条件,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有望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茵;邹丽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近2年来,本院妇产科门诊在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取环,特别是绝经后取环,以及外阴肿瘤切除及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囊肿造口术等.操作中引入了无痛技术,效果十分明显,而且经临床验证,无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敬民;张华;肖昭扬;崔言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87-2000年38例施行胸膜间皮瘤切除术患者术中MAP、HR、ECG变化及术毕呼吸恢复情况.结果:行胸膜肺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大,MAP显著降低(P<0.05),HR明显增快(P<0.01),发生心律失常比率增加.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麻醉浓度适宜,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及纠正心律失常,能有效地保障胸膜间皮瘤手术的安全.
作者:李蓉;刘雄华;杜寿靖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由于CT技术在胸骨检查中的局限性,利用体层技术进行胸骨正位体层摄影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提高胸骨正位体层影像质量,恰当地解决体层深度、纵膈、胸椎及肋骨等组织的抹消度,保持胸骨大的清晰度等问题,本文对80例患者胸骨CT和体层摄影进行了对照及研究,对影响胸骨正位体层技术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建基;贾少田;李国岱;龚佐;马大庆;刘聪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神经纤维瘤是发生于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而血管平滑肌瘤则是发生于血管系统的良性肿瘤,二者都具有多发性结节表现.神经纤维瘤颌面好发,而血管平滑肌瘤好发于全身.二者同时以多结节发病,则很少见.我们近发现1例此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东;辛灵芝 刊期: 200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