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英
自1995年2月-2000年6月共收治因患胃肠炎、上感、慢性精神分裂症、胃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而致恶心、呕吐,使用舒必利止吐、抗精神病导致中毒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病例29例,中毒原因均为医源性,为引起医患重视,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郭杰;郭山鹰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自控力差、易躁动、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征手术顺利进行.笔者应用Y型封闭式套管针,经过对120例患儿的穿刺,效果良好,穿刺成功率高,手术完毕回病房仍可保留3-5天,给病房护士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费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芳;李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ALI是一严重的临床急症,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也无特异性.现就ALI时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改变及针对该改变的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菁;刘晓晴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氩氦刀,全称氩氦超导手术系统,是美国近年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治疗肿瘤的高科技设备.它利用氩气快速超低温致冷技术(lmin内冷冻病变组织达-140℃)和氦气快速解冻及急速升温技术,而造成病变组织的冷热逆转,这种疗法可彻底摧毁病变组织.
作者:朱素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各大小医院都对出院病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工作,但有的仅流于形式,在进行出院指导时,敷衍了事,给病人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其实,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对出院后患者的康复,减少疾病复发的次数,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们数年来对外科病人出院指导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为提高对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访分析1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方法和手术疗效.结果:全组经3个月至9年的随访,未发现腹痛与黄疸的复发.结论:对于胆总管末端的狭窄,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区别其良、恶性,0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良性末端狭窄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立军;张庆余;于则利;陈佛来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下肢骨折多采用石膏固定2-3个月,由于长时间的石膏固定,往往造成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去除外固定后患者出现下肢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及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烦恼,我们对此类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辅以功能训练,固定牵引、电疗、热疗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罗春英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大剂量化疗同时造成的严重骨髓抑制,常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和出血,影响化疗的效果.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加强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取得较好疗效,骨髓抑制期缩短,感染发生率下降,提高了患儿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马小旭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现将笔者自1998年10月-2002年1月检查的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潘旭民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发热10余天而于2000年2月7日第一次入院.患者于2000年1月21日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伴咽痛,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6×109/L,HB87G/L,PLT116×109/L,予抗感染,体温一度下降后再次上升而入我院.
作者:徐丹;徐兵;刘启发;孟凡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疾病、多种因素所致.随着胃镜的普遍应用及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部位确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手段.我院自1992年10月-2001年3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3例,现对其出血原因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虹;马志胜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由于CT技术在胸骨检查中的局限性,利用体层技术进行胸骨正位体层摄影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提高胸骨正位体层影像质量,恰当地解决体层深度、纵膈、胸椎及肋骨等组织的抹消度,保持胸骨大的清晰度等问题,本文对80例患者胸骨CT和体层摄影进行了对照及研究,对影响胸骨正位体层技术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建基;贾少田;李国岱;龚佐;马大庆;刘聪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技术服务站于1996年7月-1999年7月,使用由荷兰欧力史医药公司生产的母体CU375SL,宫内节育器(简称IUD)200例,通过三年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吴秀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科学、合理地加强医院现代化档案管理,是各级医院档案管理者关注的问题.现就上述问题,略表见解.
作者:李红艳;曲永黎;曲春妍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施行肝癌切除术56例,其中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5.36%,经及时诊治而愈,报告如下.
作者:霍中华;顾春林;吴蔚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等疾病,是一组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疾患,因其继发于妊娠故又称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ec disease,GTO)[1].人绒毛膜促性线激素(HCG)由胎盘合胞体滋养细胞所合成[2].为了解GTO病人整分子HCG,β-HCG及游离β-HCG(free β-HCG,F β-HCG)的变化,为此笔者对GTO病人测定了上述三种不同的HC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凤英;金玮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儿童期是身体增长和机能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儿童体格及精神神经发育的需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水分等.特别是生长快的婴儿,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更为重要,尤其是在患病的时候,只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疾病的康复及减少对小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建华;姚平波;彭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
为提高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本文就我院1999-2001年157例急诊死亡病人做如下统计分析.1.资料来源本文所用统计资料来源于我院统计室保存的死亡医学证明存根,数据详实、可靠.在157例急诊死亡病人中,男91例,占57.96%,女66例,占42.04%.各年龄组死亡人数及构成见表1.从疾病的构成看,157例急诊死亡病人中,有33例死于癌症,占21%,疾病及性别构成见表2.
作者:王蓉蓉;王莉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自1991年以来,我院用丹参饮加味治疗胃痛31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心率、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心肌酶的监测,分析本组31例小儿AL心脏损害的相关指标.结果:31例患儿中出现心脏损害表现者14例,表现为心动过速、异位心律、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急性心功能不全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结论: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①蒽环类抗生素(ANTH)尤累计量大于550mg/m2:②强化疗后合并重度感染;③白血病细胞负荷过重;④年龄<4岁;⑤过强烈联合化疗等.防治对策为①确诊后尽早化疗:②积极防治感染;③控制ANTH累计量:>4岁应<550mg/m2,≤岁应450mg/m2;④联合化疗强度适当.
作者:黎少青;周智源;孙旭辉;刘娟 刊期: 200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