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度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谢安慰

关键词:手足口病, 儿童, 口腔溃疡,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法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具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口腔疼痛缓解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疼痛缓解时间为(2.06±0.55)d、口腔溃疡愈合(2.84±0.75)d,对照组为(2.75 +0.76)d,(3.46±0.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4,2.17;P <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中,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科“数字式”抢救表的设计

    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易发生猝死,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抢救很频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心内科以往抢救车所用的抢救单是白纸,记录繁琐且不能全面反映抢救患者信息、病情变化、救治措施等,而现在是法制社会,既要确保患者规范抢救,也要知法懂得保护自己,因此2010年我科结合专科用药及抢救特点设计“数字式”抢救表,既能为护理人员提供便捷,使其规范有序地把整个抢救过程记录下来,提高抢救质量,又能为患者的救治过程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玉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HAAR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采用HIV/AIDS生存质量表(HIV/AIDSQOL-46)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乳酸酸中毒等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HAART期问不良反应发生率(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总评分(138.25±14.13)分优于对照组(67.38±1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3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HAART患者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许日波;秦英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五行音乐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化疗开始时给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每次60min,每天一次,每周期14 d,共3个周期,每周期与化疗周期同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重点给予心理护理.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采用美国Adorson癌症中心疼痛研究小组研制的BFI对患者进行CRF评估和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采用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轻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分别为:37.5%、10%、2.5%,疲乏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轻,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6.0623,P<0.01);试验组治疗后中、重度疲乏率为12.5%,对照组治疗后中、重度疲乏率为4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3.2828,P<0.01);治疗后试验组的总体生活质量为(43.12±6.21)分,对照组总体生活质量(52.30±7.28)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683 0,P<0.01).结论 应用中医五行音乐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干预,可消除癌因性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云娜;杨曦;杨秋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行为矫正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行为矫正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52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26例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行为矫正.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用护士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影响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NOSIE评分社会能力(35.10±3.89)分、社会兴趣(28.87±3.08)分、个人整洁(28.15±2.41)分,均高于对照组(20.34±2.38)分,(19.98±2.54)分,(21.43 ±2.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56,12.03,9.01,P<0.01);迟缓(6.78±2.11)分、抑郁(5.23±1.38)分,均低于对照组(11.59±2.65)分,(11.79±2.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61,11.2,P<0.01);激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矫正干预有助于提高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缓解护理人员的部分工作压力.

    作者:秦国兰;耿在香;陈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方法 采用特尔菲法(Delphi)筛选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进行三轮专家咨询,构成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后建立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针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过程,遵循流程持续改进原则,构建出一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评价工具,对促进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作者:邓香君;尤小娜;徐莲香;孙涛;彭少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减少结核菌素试验药液外溢的方法

    目的 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两种不同方法对注射完后药液外溢和皮丘大小的影响.方法 将700例符合注射结核菌素试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型方法进行皮内注射,观察组采用改进型方法进行皮内注射,比较两组不同方法注射完后皮丘的大小和药液外溢人数.皮丘平均直径≥7 mm者为皮丘达标.结果 观察组350例中皮丘平均直径≥7 mm 348例,皮丘平均直径≤6 mm2例,对照组350例中皮丘平均直径≥7 mm 317例,皮丘平均直径≤6 mm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9,P<0.01).观察组3例发生药液外溢,对照组16例发生药液外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P<0.01).结论 改进型皮内注射法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保证剂量准确,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作者:王容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巧用生姜外敷神阙及内关穴治疗静脉化疗后呕吐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我院近来应用鲜生姜外敷种阙加内关穴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78例,获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方法:于化疗前30 min,温水洗净神厥穴(脐部)及双侧内关穴,取新鲜的生姜10g,切成0.2cm厚,3 cm×3cm的薄片后外敷.

    作者:程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氟化泡沫应用在儿童防龋的效果

    目的 观察氟化泡沫对儿童防龋的效果.方法 抽取421名4~6岁就诊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18名和对照组284名.实验组儿童每半年用一次氟化泡沫,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龋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龋齿降低38.8%,新生龋面均为26.2%,新增龋面均为23.1%;对照组患龋率73.6%,明显高于实验组的53.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化泡沫能有效防龋.

    作者:程海冬;周永庆;刘燕;胡图强;廖莹莹;马明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例Menkes病患儿照顾者喂养技能的教育

    目的 对1例Menkes病患儿的护理过程以及对照顾者实施喂养技能教育回顾分析.方法 主要通过评估患儿吞咽功能,实行面部及口腔按摩和非营养性吸吮,选择适宜的奶嘴,体位管理以及进食后口腔清洁,同时对照顾者实施以上的喂养技能教育.结果 患儿减少了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在家庭生活中能得到合理的喂养,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护理干预尤其是喂养技能教育及慢性悲伤干预对提高Menkes病患儿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甘敏;陈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护理告知的规范性研究及效果评价

    目的 针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告知的内容不全面、告知方式不规范、告知满意度不达标情况,进行规范性研究及实施.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为2008年入院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告知,研究组100例为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入院的脑卒中患者,给予规范的护理告知.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进行入院护理告知及治疗护理告知,入院后2周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出院前进行出院护理告知,再进行护理告知落实情况调查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住院天数均>15d,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3.22±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入院护理告知调查得分为(22.70±2.23)分、治疗护理告知调查得分为(21.86±3.51)分、健康指导告知调查得分为(21.66±4.22)分、出院护理告知调查得分为(23.20±3.40)分,均高于对照组(15.23±3.50)分、(14.08±4.64)分、(13.42±4.20)分、(19.45±5.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00,13.37,13.85,5.65,P<0.01),护理告知落实到位.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告知进行规范性研究和实施,能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推进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的实施.

    作者:梁雪芬;袁燕;李锦茹;李素琳;洪蝶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确定我科13例血液病巨脾患儿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后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规范护理程序,寻找佳的护理措施.结果13例患儿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

    作者:谭惠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病房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老年病房内科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提高责任护士心理护理胜任力.方法 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心理护理服务,观察组30例按照心理护理路径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对责任护士提供的心理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和临床路径对责任护士心理护理胜任力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情绪关注(96.67%)、心理护理内容(86.67%)、放松技巧的掌握(93.33%)、心理支持的感受(100%)及心理护理满意度(96.67%)方面较对照组(分别为63.33%、36.67%、6%、36.67%和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42,15.86,45.06,27.80,4.04,P<0.05或P<0.01).责任护士实施路径护理后,健康教育(94.00 ±0.42)分、评估干预(87.61±7.09)分、沟通合作(98.40±0.69)分,较实施前(92.80±0.49)分、(61.3.0±9.50)分、(93.70±1.24)分,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6,14.04,20.95,P<0.01).结论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胜任力,有利于引导和规范老年病房开展心理护理服务.

    作者:侯惠如;王晓媛;勇琴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次性使用延长管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

    留置胸腔引流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可以引流出胸腔内的渗血、渗液和进行胸腔内药物灌注治疗.胸腔引流管留置过程中,常用的引流方法是将肝素帽取下用一次性体外引流袋直接接胸腔引流管的末端,或者是用一次性头皮针接肝素帽.

    作者:韦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而出现骨骼肌无力症状.MG不仅损害横纹肌的神经-肌肉接头处,还累及全身许多部位,是广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作者:杨玉芳;张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置管档案记录的分析与改进

    目的 了解《PICC置管患者记录档案》的书写与留存情况,探讨和完善PICC置管档案的管理模式,为科研和教学提供系统资料.方法 通过调取查阅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各科室PICC置管的电子医嘱,统计各科室使用PICC导管的数量.采用病历统计调查法,对在此期间使用导管数超过120根的科室进行《PICC置管患者记录档案》收回,并对收回的档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C治疗小组置管数量858根,收回档案858份,记录档案的留存率100%,血液病科、中医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档案留存率分别为66.93%、11.99% 、98.80%、62.7%.所有科室均有记录项目不全的档案,缺项档案占总档案数15.92%.结论 我院PICC置管档案的记录与管理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加强护士PICC相关知识、病历书写技能培训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制定更加完善的PICC管理制度,降低记录的缺陷率,保证记录档案的书写质量和完整留存.

    作者:夏季清;苏迅;乔爱珍;任兴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分娩初期母乳喂养中的问题及护理

    目的 通过探讨分娩初期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方法 观察和总结产妇在母乳喂养初期常出现的问题,然后找出对策并实施;结果 通过孕期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对分娩初期常见问题的干预,使产妇能够不出问题或有问题时得到及时解决,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结论 对分娩初期,尤其是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给予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和支持,可以减少和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问题,使产妇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姜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为无色至微黄绿色的澄清液体主要成分为奥硝唑.主要用于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术前预防感染和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的治疗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为黄色澄清溶液,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病、胆汁阻塞、中毒、妊娠中毒、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放射综合征,预防胆结石复发,用于手术前后的治疗.

    作者:吕晖;李静静;郭洪;李桔林;井晓红;杨方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制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存放盒

    眼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需滴多种眼药水,有水剂、膏剂等.往往患者将眼药水放于床头柜抽屉内,同食品、生活用品混放于一起,眼药水易被污染,且需滴眼药水时不易找到.或者患者将眼药水直接放于床头柜上,显得非常凌乱,且因眼药水瓶较小易倒,易造成浪费.为此,笔者自制一种易取放眼药水的存放盒.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巧用51/2头皮针采集动脉血

    在临床中为了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必须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等情况,因此,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常规诊疗措施之一.过去用5ml注射器进行股动脉采血不易止血且容易误采静脉血;再加上股动脉采血时须脱去患者部分衣服,因暴露面积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且暴露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患者感冒.心胸外科在临床实践中用51/2的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采集表浅动脉血,效果好,采血成功率高,患者容易接受,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西梅;罗湘玉;张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冠脉介入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分别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60例冠脉介入术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0.72±13.97)分,处于中等水平,不明确性维度平均得分高(40.27±6.87)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4.35 ±7.65)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1,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感受,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王菊;宋理;陈琪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