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Menkes病患儿照顾者喂养技能的教育

甘敏;陈林

关键词:教育, Menkes病, 喂养技能
摘要:目的 对1例Menkes病患儿的护理过程以及对照顾者实施喂养技能教育回顾分析.方法 主要通过评估患儿吞咽功能,实行面部及口腔按摩和非营养性吸吮,选择适宜的奶嘴,体位管理以及进食后口腔清洁,同时对照顾者实施以上的喂养技能教育.结果 患儿减少了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在家庭生活中能得到合理的喂养,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护理干预尤其是喂养技能教育及慢性悲伤干预对提高Menkes病患儿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吸引器头的巧用

    痔疮、肛瘘等肛周手术结束后常用肛管进行肛门排气和压迫止血,一般采用橡胶肛管,但因橡胶肛管质地较软,管腔较小,易弯曲、打折,常会被粪便阻塞,效果不佳.自2005年起,黄石市第一医院手术室改用一次性吸引器头替代,效果满意.1.制作:选择一次性吸引器头的外套管,用凡士林纱布.包裹头部8~10 cm,并用7号手术丝线缠绕固定,其余部分剪去,边缘剪齐,不暴露管腔.

    作者:袁建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信息化技术在护理管理规范化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护士规范化管理.方法 融合信息技术和护理管理规范,开发护理管理系统,建设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护理管理的规范化.结果 护理信息系统改进了护理管理方式,实现了终末管理到过程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三基培训的个性化和考核的网络化,简化了培训流程,提高了护士培训的参与率.结论 信息化是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夕芳;韩留娣;谢金美;黄锡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避光输液器包装袋的巧用

    间歇性氧疗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患者不吸氧时,氧气管的放置凌乱而不规范,不仅影响病房美观,而且氧气管容易被污染.自2010年1月起我科采用避光输液器包装袋存放氧气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20 cm× 12 cm一次性避光输液器包装袋1个.2.用法:将备用状态的氧气管按顺时针方向卷好放入避光输液器包装袋后将其放置在设备带与氧气流量表之间,使透明塑料面朝外,见图1.

    作者:吕娜;蒋琳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减少结核菌素试验药液外溢的方法

    目的 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两种不同方法对注射完后药液外溢和皮丘大小的影响.方法 将700例符合注射结核菌素试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型方法进行皮内注射,观察组采用改进型方法进行皮内注射,比较两组不同方法注射完后皮丘的大小和药液外溢人数.皮丘平均直径≥7 mm者为皮丘达标.结果 观察组350例中皮丘平均直径≥7 mm 348例,皮丘平均直径≤6 mm2例,对照组350例中皮丘平均直径≥7 mm 317例,皮丘平均直径≤6 mm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9,P<0.01).观察组3例发生药液外溢,对照组16例发生药液外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P<0.01).结论 改进型皮内注射法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保证剂量准确,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作者:王容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而出现骨骼肌无力症状.MG不仅损害横纹肌的神经-肌肉接头处,还累及全身许多部位,是广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作者:杨玉芳;张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分娩初期母乳喂养中的问题及护理

    目的 通过探讨分娩初期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方法 观察和总结产妇在母乳喂养初期常出现的问题,然后找出对策并实施;结果 通过孕期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对分娩初期常见问题的干预,使产妇能够不出问题或有问题时得到及时解决,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结论 对分娩初期,尤其是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给予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和支持,可以减少和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问题,使产妇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姜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制显微镜连线装置袋的应用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外科手术使用显微镜较常见.我院每年显微手术量达100多台,为满足临床需要,科室引进2台高端显微镜.仪器先进线路较多,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线的摆放给护士带来很多困扰.笔者设计了显微镜连接线装置袋的使用.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文;古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以指导护理工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40例传统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下床时间、术后留置胸管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止痛剂使用次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生活质量与术前无差别.实验组与对照组下床时间[ (26.08±0.97)h比(36.76±1.16)h,t=15.734,P<0.01]、术后留置胸管时间[(9.93±0.34)d比(13.10±0.63)d,t =9.94,P<0.01],进食时间[(6.25±0.42)d比(10.26±0.33)d,t =16.86,P<0.01]、住院天数[(11.6±0.89)d比(15.8±0.84)d,t =7.67,P<0.01]和止痛剂使用次数[(6.6±0.55)次比(10.8±1.30)次,t=6.64,P<0.01]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效果较好,及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辉;张亚仙;吕曼;张春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HAAR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采用HIV/AIDS生存质量表(HIV/AIDSQOL-46)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乳酸酸中毒等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HAART期问不良反应发生率(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总评分(138.25±14.13)分优于对照组(67.38±1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3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HAART患者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许日波;秦英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巧用废弃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医疗仪器,但由于各仪器连接线多,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笔者使用废弃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固定各连接线,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1)材料:各种废弃的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剪刀.

    作者:吴妙芬;许丽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确定我科13例血液病巨脾患儿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后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规范护理程序,寻找佳的护理措施.结果13例患儿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

    作者:谭惠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晋东南地区三级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描述晋东南地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的方法,对晋东南地区3所三级综合医院611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自编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052±0.436)分,各维度得分中以与同事关系为高(3.783 ±0.672)分,工资与福利为低(2.331±0.711)分;不同工作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337,P<0.01)护士工作压力总体得分为(2.839±0.359)分,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情绪智力、职务和自我效能感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护士工作压力,重视护士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培养,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高林玲;任小红;秦晓玲;王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357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给予激素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择术后是否鼻腔冲洗,分别于术后2周、6周及4个月电话随访记录患者鼻塞、鼻分泌物、头痛等症状改善情况,依据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进行评价.结果 冲洗组184例与未冲洗组173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改善,随访4个月后两组鼻塞症状评分分别为[0(0,1)]和[0(0,1)]分,脓涕症状评分分别为[0(0,2)]分和[0(0,2)]分,头痛症状评分分别为[0(0,1)]和[0(0,2)]分,冲洗组改善程度优于未冲洗组(Z值分别为-3.176,-4.403,-4.539;P <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鼻腔冲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术后的复发.

    作者:魏秋娟;叶碧;容钻芬;吕慧平;罗庆;史剑波;付清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制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存放盒

    眼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需滴多种眼药水,有水剂、膏剂等.往往患者将眼药水放于床头柜抽屉内,同食品、生活用品混放于一起,眼药水易被污染,且需滴眼药水时不易找到.或者患者将眼药水直接放于床头柜上,显得非常凌乱,且因眼药水瓶较小易倒,易造成浪费.为此,笔者自制一种易取放眼药水的存放盒.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行为矫正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行为矫正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52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26例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行为矫正.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用护士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影响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NOSIE评分社会能力(35.10±3.89)分、社会兴趣(28.87±3.08)分、个人整洁(28.15±2.41)分,均高于对照组(20.34±2.38)分,(19.98±2.54)分,(21.43 ±2.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56,12.03,9.01,P<0.01);迟缓(6.78±2.11)分、抑郁(5.23±1.38)分,均低于对照组(11.59±2.65)分,(11.79±2.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61,11.2,P<0.01);激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矫正干预有助于提高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缓解护理人员的部分工作压力.

    作者:秦国兰;耿在香;陈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体树突细胞与混合T淋巴细胞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使用自体树突细胞和混合T淋巴细胞疫苗(简称抗HBV-DC-MTL)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采血与回输的护理.方法 取乙肝患者的肝素抗凝外周静脉血50 ml,通过实验室生物免疫技术培养获得成熟的树突细胞和混合T淋巴细胞疫苗,培养第7天将收获的DC、第14天收获的抗HBV-MTL分别回输给患者.并对38例乙肝患者采集细胞与回输的护理进行观察.结果 38例患者好转36例,无效1例,治愈1例.结论 采用肝素抗凝的50 ml注射器加9号输液头皮针在大血管处采血,采血成功率高;标本4℃左右冷藏保存,2h内分离培养,是收获细胞疫苗成功的关键;回输的方法,安全度高,并发症少.

    作者:王选琴;李玲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穿刺点渗血时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护理中穿刺点渗血时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伴有穿刺点渗血的患者32例,按照入室时间顺序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无菌纱布压迫,并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试验组采用止血器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并发症.结果 每天换药次数的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P<0.05);意外拔管例数的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P<0.05);平均置管日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t=2.0,P>0.05).结论 桡动脉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穿刺点渗血时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玉芳;李霞;杨秀梅;周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护生岗前培训期职业防护教育在预防针刺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岗前培训期对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在预防和减少针刺伤中的作用,为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行“对护生岗前培训期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制度前后的两批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在是否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的原因、标准预防认知情况、针刺伤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是否了解针刺伤后的处理方法及是否报告六个项目上进行调查对比.结果 制度实行前的护生中;有186人曾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高达94.9%;制度实行后的护生中:仅有36名护生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18.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2,P<0.01).结论 重视和加强对护生岗前培训期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是预防护生针刺伤的有效方法.加强对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和针刺伤防护管理,强化护生针刺伤报告制度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艳;唐莲;吴海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长期使用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家属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和研究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家属的身心状态.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Edmund Husserl观点构成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个人访谈法,深入访问在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住院的9名老年患者的家属.结果 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家属通常会出现自身身体素质下降、缺乏护理技能、情感受挫、交流受影响等问题.结论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医护人员应精心照顾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做好心理疏导、教授家属相关知识和大力发展社区家庭护理服务体系等合理建议,帮助他们适应照顾角色,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蔚;张琳琳;董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为提高培训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质量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对参加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培训护士的理论考核、留置针操作考核及PICC操作考核分别取得了(95.40±3.406)分,(96.20±2.891)分,(94.83±3.563)分的成绩,相对于培训前的(56.30±10.034)分,(85.52 ±7.342)分,(56.88±8.926)分,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68,33.87,23.35;P <0.05)均获得了四川省卫生厅颁发的静疗专科护士合格证书.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好,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吴玉芬;张玉梅;曾丽;贾静;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