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芳;李霞;杨秀梅;周蓉
目的 探讨奎那普利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80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50例用奎那普利治疗,给予系统全面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观察合并高血压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组血清内脂素(100.65±9.12) ng/ml,血浆血管紧张素Ⅱ(141.26±24.76) ng/L;血压正常糖尿病组血清内脂素(79.13±7.80ng/ml),血浆血管紧张素Ⅱ(105.0±8.5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较治疗前降低,血清脂联素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奎那普利治疗,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促进高血压病情恢复.
作者:李绪玲;王静;殷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行为矫正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52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26例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行为矫正.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用护士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影响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NOSIE评分社会能力(35.10±3.89)分、社会兴趣(28.87±3.08)分、个人整洁(28.15±2.41)分,均高于对照组(20.34±2.38)分,(19.98±2.54)分,(21.43 ±2.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56,12.03,9.01,P<0.01);迟缓(6.78±2.11)分、抑郁(5.23±1.38)分,均低于对照组(11.59±2.65)分,(11.79±2.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61,11.2,P<0.01);激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矫正干预有助于提高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缓解护理人员的部分工作压力.
作者:秦国兰;耿在香;陈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了解和研究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家属的身心状态.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Edmund Husserl观点构成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个人访谈法,深入访问在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住院的9名老年患者的家属.结果 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家属通常会出现自身身体素质下降、缺乏护理技能、情感受挫、交流受影响等问题.结论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医护人员应精心照顾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做好心理疏导、教授家属相关知识和大力发展社区家庭护理服务体系等合理建议,帮助他们适应照顾角色,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蔚;张琳琳;董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外用应急软膏在PICC置管后致静脉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在PICC置管预处理后仍出现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9例改用外用应急软膏涂抹,对照组37例继续采用金黄散蜂蜜膏外敷.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急性期红、肿、热、痛症状缓解率为87.2%,对照组为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27,P<0.05).结论 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及早使用外用应急软膏,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黄冰;文琼;王静;胡慧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留置胸腔引流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可以引流出胸腔内的渗血、渗液和进行胸腔内药物灌注治疗.胸腔引流管留置过程中,常用的引流方法是将肝素帽取下用一次性体外引流袋直接接胸腔引流管的末端,或者是用一次性头皮针接肝素帽.
作者:韦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护士规范化管理.方法 融合信息技术和护理管理规范,开发护理管理系统,建设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护理管理的规范化.结果 护理信息系统改进了护理管理方式,实现了终末管理到过程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三基培训的个性化和考核的网络化,简化了培训流程,提高了护士培训的参与率.结论 信息化是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夕芳;韩留娣;谢金美;黄锡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357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给予激素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择术后是否鼻腔冲洗,分别于术后2周、6周及4个月电话随访记录患者鼻塞、鼻分泌物、头痛等症状改善情况,依据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进行评价.结果 冲洗组184例与未冲洗组173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改善,随访4个月后两组鼻塞症状评分分别为[0(0,1)]和[0(0,1)]分,脓涕症状评分分别为[0(0,2)]分和[0(0,2)]分,头痛症状评分分别为[0(0,1)]和[0(0,2)]分,冲洗组改善程度优于未冲洗组(Z值分别为-3.176,-4.403,-4.539;P <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鼻腔冲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术后的复发.
作者:魏秋娟;叶碧;容钻芬;吕慧平;罗庆;史剑波;付清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痔疮、肛瘘等肛周手术结束后常用肛管进行肛门排气和压迫止血,一般采用橡胶肛管,但因橡胶肛管质地较软,管腔较小,易弯曲、打折,常会被粪便阻塞,效果不佳.自2005年起,黄石市第一医院手术室改用一次性吸引器头替代,效果满意.1.制作:选择一次性吸引器头的外套管,用凡士林纱布.包裹头部8~10 cm,并用7号手术丝线缠绕固定,其余部分剪去,边缘剪齐,不暴露管腔.
作者:袁建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护理中穿刺点渗血时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伴有穿刺点渗血的患者32例,按照入室时间顺序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无菌纱布压迫,并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试验组采用止血器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并发症.结果 每天换药次数的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P<0.05);意外拔管例数的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P<0.05);平均置管日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t=2.0,P>0.05).结论 桡动脉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穿刺点渗血时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玉芳;李霞;杨秀梅;周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临床中为了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必须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等情况,因此,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常规诊疗措施之一.过去用5ml注射器进行股动脉采血不易止血且容易误采静脉血;再加上股动脉采血时须脱去患者部分衣服,因暴露面积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且暴露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患者感冒.心胸外科在临床实践中用51/2的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采集表浅动脉血,效果好,采血成功率高,患者容易接受,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西梅;罗湘玉;张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法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具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口腔疼痛缓解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疼痛缓解时间为(2.06±0.55)d、口腔溃疡愈合(2.84±0.75)d,对照组为(2.75 +0.76)d,(3.46±0.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4,2.17;P <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中,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谢安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HAAR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采用HIV/AIDS生存质量表(HIV/AIDSQOL-46)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乳酸酸中毒等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HAART期问不良反应发生率(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总评分(138.25±14.13)分优于对照组(67.38±1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3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HAART患者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许日波;秦英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硝黄药袋外敷对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顺序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接受综合治疗的88例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干预组在硝黄药袋外敷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外敷.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10例无效,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P<0.01)结论 硝黄药袋外敷时进行护理干预使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照芳;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晚期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晚期早产儿护理管理策略.方法 选择2005-2010年菏泽市立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满34周而不足37周的312例晚期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同时期本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征象变化,实验室相关检查,分析其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12例晚期早产儿中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其中有87例发生了两种或以上并发症,占27.9%.晚期早产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65.7%,足月新生儿为3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72,P<0.05),其余9项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组较足月新生儿更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4.762,9.720;P <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较足月新生儿易发生临床并发症,应该重视晚期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并制定相应的护理与治疗策略.
作者:姜桂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门诊手术患者家属等待期间的焦虑状态和相关因素,为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和自设问卷对50名门诊手术患者等待的家属进行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50名调查对象中处于焦虑状态的家属占92%,其焦虑程度与门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手术的成败及进展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手术的手续流程及费用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针对门诊手术患者等待期间家属的焦虑特点提供相应的护理支持,帮助家属减轻等待期间的焦虑程度.
作者:张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针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告知的内容不全面、告知方式不规范、告知满意度不达标情况,进行规范性研究及实施.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为2008年入院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告知,研究组100例为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入院的脑卒中患者,给予规范的护理告知.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进行入院护理告知及治疗护理告知,入院后2周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出院前进行出院护理告知,再进行护理告知落实情况调查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住院天数均>15d,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3.22±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入院护理告知调查得分为(22.70±2.23)分、治疗护理告知调查得分为(21.86±3.51)分、健康指导告知调查得分为(21.66±4.22)分、出院护理告知调查得分为(23.20±3.40)分,均高于对照组(15.23±3.50)分、(14.08±4.64)分、(13.42±4.20)分、(19.45±5.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00,13.37,13.85,5.65,P<0.01),护理告知落实到位.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告知进行规范性研究和实施,能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推进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的实施.
作者:梁雪芬;袁燕;李锦茹;李素琳;洪蝶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对2009-2010年收治的65岁以上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实施常规护理患者(2008年)进行对比,比较跌倒发生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2009年与2008年同比下降了0.93‰,2010年与2008年同比下降了0.8‰;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09年比2008年提高了3.9%,2010年比2008年提高了3.8%;实施预见性护理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晓敏;许方蕾;张丽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为提高培训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质量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对参加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培训护士的理论考核、留置针操作考核及PICC操作考核分别取得了(95.40±3.406)分,(96.20±2.891)分,(94.83±3.563)分的成绩,相对于培训前的(56.30±10.034)分,(85.52 ±7.342)分,(56.88±8.926)分,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68,33.87,23.35;P <0.05)均获得了四川省卫生厅颁发的静疗专科护士合格证书.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好,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吴玉芬;张玉梅;曾丽;贾静;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以指导护理工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40例传统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下床时间、术后留置胸管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止痛剂使用次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生活质量与术前无差别.实验组与对照组下床时间[ (26.08±0.97)h比(36.76±1.16)h,t=15.734,P<0.01]、术后留置胸管时间[(9.93±0.34)d比(13.10±0.63)d,t =9.94,P<0.01],进食时间[(6.25±0.42)d比(10.26±0.33)d,t =16.86,P<0.01]、住院天数[(11.6±0.89)d比(15.8±0.84)d,t =7.67,P<0.01]和止痛剂使用次数[(6.6±0.55)次比(10.8±1.30)次,t=6.64,P<0.01]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效果较好,及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辉;张亚仙;吕曼;张春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麦麸子制成的药方外敷快速治疗乳汁积淤的效果.方法 将产后乳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抽吸乳汁,观察组采用麦麸子制成药方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P<0.05).结论 麦麸子外敷治疗产妇产后排乳不畅所致乳汁淤积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丽华;逄瑞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