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少娟;刘和菊;袁碧
目的 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两种不同方法对注射完后药液外溢和皮丘大小的影响.方法 将700例符合注射结核菌素试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型方法进行皮内注射,观察组采用改进型方法进行皮内注射,比较两组不同方法注射完后皮丘的大小和药液外溢人数.皮丘平均直径≥7 mm者为皮丘达标.结果 观察组350例中皮丘平均直径≥7 mm 348例,皮丘平均直径≤6 mm2例,对照组350例中皮丘平均直径≥7 mm 317例,皮丘平均直径≤6 mm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9,P<0.01).观察组3例发生药液外溢,对照组16例发生药液外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P<0.01).结论 改进型皮内注射法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保证剂量准确,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作者:王容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麦麸子制成的药方外敷快速治疗乳汁积淤的效果.方法 将产后乳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抽吸乳汁,观察组采用麦麸子制成药方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P<0.05).结论 麦麸子外敷治疗产妇产后排乳不畅所致乳汁淤积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丽华;逄瑞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易发生猝死,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抢救很频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心内科以往抢救车所用的抢救单是白纸,记录繁琐且不能全面反映抢救患者信息、病情变化、救治措施等,而现在是法制社会,既要确保患者规范抢救,也要知法懂得保护自己,因此2010年我科结合专科用药及抢救特点设计“数字式”抢救表,既能为护理人员提供便捷,使其规范有序地把整个抢救过程记录下来,提高抢救质量,又能为患者的救治过程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玉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描述晋东南地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的方法,对晋东南地区3所三级综合医院611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自编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052±0.436)分,各维度得分中以与同事关系为高(3.783 ±0.672)分,工资与福利为低(2.331±0.711)分;不同工作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337,P<0.01)护士工作压力总体得分为(2.839±0.359)分,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情绪智力、职务和自我效能感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护士工作压力,重视护士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培养,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高林玲;任小红;秦晓玲;王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硝黄药袋外敷对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顺序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接受综合治疗的88例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干预组在硝黄药袋外敷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外敷.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10例无效,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P<0.01)结论 硝黄药袋外敷时进行护理干预使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照芳;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方法 采用特尔菲法(Delphi)筛选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进行三轮专家咨询,构成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后建立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针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过程,遵循流程持续改进原则,构建出一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评价工具,对促进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作者:邓香君;尤小娜;徐莲香;孙涛;彭少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使用自体树突细胞和混合T淋巴细胞疫苗(简称抗HBV-DC-MTL)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采血与回输的护理.方法 取乙肝患者的肝素抗凝外周静脉血50 ml,通过实验室生物免疫技术培养获得成熟的树突细胞和混合T淋巴细胞疫苗,培养第7天将收获的DC、第14天收获的抗HBV-MTL分别回输给患者.并对38例乙肝患者采集细胞与回输的护理进行观察.结果 38例患者好转36例,无效1例,治愈1例.结论 采用肝素抗凝的50 ml注射器加9号输液头皮针在大血管处采血,采血成功率高;标本4℃左右冷藏保存,2h内分离培养,是收获细胞疫苗成功的关键;回输的方法,安全度高,并发症少.
作者:王选琴;李玲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环境、健康和护理为基本概念,以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1].优质护理服务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为其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无缝隙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是深化整体护理的有效途径[2].
作者:陈缨;刘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临床实践中证明,与男性相比,女性一般陈述疼痛更容易反复发作、更严重以及持续时间更长和容易出现周期性疼痛,这是由于女性发生疼痛的原因、周期、过程较男性来说都复杂得多,这可能与身体结构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同时在使用止痛药物时,患者对止痛效果也有差异.
作者:何丹;胡三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我院近来应用鲜生姜外敷种阙加内关穴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78例,获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方法:于化疗前30 min,温水洗净神厥穴(脐部)及双侧内关穴,取新鲜的生姜10g,切成0.2cm厚,3 cm×3cm的薄片后外敷.
作者:程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氟化泡沫对儿童防龋的效果.方法 抽取421名4~6岁就诊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18名和对照组284名.实验组儿童每半年用一次氟化泡沫,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龋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龋齿降低38.8%,新生龋面均为26.2%,新增龋面均为23.1%;对照组患龋率73.6%,明显高于实验组的53.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化泡沫能有效防龋.
作者:程海冬;周永庆;刘燕;胡图强;廖莹莹;马明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对2009-2010年收治的65岁以上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实施常规护理患者(2008年)进行对比,比较跌倒发生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2009年与2008年同比下降了0.93‰,2010年与2008年同比下降了0.8‰;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09年比2008年提高了3.9%,2010年比2008年提高了3.8%;实施预见性护理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晓敏;许方蕾;张丽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探讨分娩初期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方法 观察和总结产妇在母乳喂养初期常出现的问题,然后找出对策并实施;结果 通过孕期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对分娩初期常见问题的干预,使产妇能够不出问题或有问题时得到及时解决,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结论 对分娩初期,尤其是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给予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和支持,可以减少和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问题,使产妇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姜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间歇性氧疗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患者不吸氧时,氧气管的放置凌乱而不规范,不仅影响病房美观,而且氧气管容易被污染.自2010年1月起我科采用避光输液器包装袋存放氧气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20 cm× 12 cm一次性避光输液器包装袋1个.2.用法:将备用状态的氧气管按顺时针方向卷好放入避光输液器包装袋后将其放置在设备带与氧气流量表之间,使透明塑料面朝外,见图1.
作者:吕娜;蒋琳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患者女,43岁,于2005年3月在外院因子宫肌腺病行全子宫及右附件切除术,术后腹部切口及阴道流出大量淡黄色液体,术后第四天腹壁伤口裂开,行清创术及抗感染治疗,其后切口每日换药,长达5个月仍不愈合.2005年8月行第二次腹壁清创术,术中见切口两侧多发蜂窝样脓腔,术后抗感染治疗并继续换药.2005年12月患者左手中指近端出现红斑,逐渐发展为黑色脓肿,有溢脓,疼痛剧烈,腹部伤口仍不愈合,且腹痛明显,高体温39.7℃,偶有寒战、无畏寒、盗汗,因咳嗽致腹壁手术瘢痕破裂,长约2 cm,约200ml灰红色恶臭黏稠脓液自裂口流出.急诊在全麻下行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盆腹腔脓肿清除术、阴道切开引流术等,治疗期间左手左上臂静脉穿刺处出现脓点破溃.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首次化疗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首次化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放松训练、认知干预、家庭支持和睡眠护理等综合干预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院睡眠问卷(SMH)测评患者入院第1天、化疗前1d和化疗结束当天的焦虑和睡眠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M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AS评分均>50分.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第1天SAS评分(59.42±6.98)分,干预组(48.67±7.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3,P<0.01);对照组化疗结束当天SAS评分(56.98±5.69)分,干预组(45.35 +5.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6,P<0.01).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M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第1天SMH评分(13.55±2.17)分,干预组( 17.23±2.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8,P<0.01);对照组化疗结束当天SMH评分(14.92±2.40)分,干预组(18.03±2.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9,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SMH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6.45,20.27;P <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使其顺利完成首次化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海英;郑磊;边志衡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HAAR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采用HIV/AIDS生存质量表(HIV/AIDSQOL-46)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乳酸酸中毒等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HAART期问不良反应发生率(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总评分(138.25±14.13)分优于对照组(67.38±1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3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HAART患者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许日波;秦英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痔疮、肛瘘等肛周手术结束后常用肛管进行肛门排气和压迫止血,一般采用橡胶肛管,但因橡胶肛管质地较软,管腔较小,易弯曲、打折,常会被粪便阻塞,效果不佳.自2005年起,黄石市第一医院手术室改用一次性吸引器头替代,效果满意.1.制作:选择一次性吸引器头的外套管,用凡士林纱布.包裹头部8~10 cm,并用7号手术丝线缠绕固定,其余部分剪去,边缘剪齐,不暴露管腔.
作者:袁建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留置胸腔引流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可以引流出胸腔内的渗血、渗液和进行胸腔内药物灌注治疗.胸腔引流管留置过程中,常用的引流方法是将肝素帽取下用一次性体外引流袋直接接胸腔引流管的末端,或者是用一次性头皮针接肝素帽.
作者:韦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护士规范化管理.方法 融合信息技术和护理管理规范,开发护理管理系统,建设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护理管理的规范化.结果 护理信息系统改进了护理管理方式,实现了终末管理到过程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三基培训的个性化和考核的网络化,简化了培训流程,提高了护士培训的参与率.结论 信息化是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夕芳;韩留娣;谢金美;黄锡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