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王雷);张立根
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器(IUD)与子宫内膜癌变及其它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IUD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月,10年间取环及诊刮346例分为4组,A组:带环20年以上;B组:带环10-20年;C组:带环5-10年;D组:未带环(对照组).对所有病例均作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结果:A、B、C、D 4组子宫内膜主要表现为:正常、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部分呈单纯性或腺囊型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炎.均未见不典型增生及恶变.4组之间子宫内膜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IUD5-20'年未增加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及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生率.使用带尾丝IUD使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增高.
作者:曲群;刘明;王桂贤;彭惠霞;宗璐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患者男,46岁,主因间断发热50余天于2001年7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C之间,伴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应用药物(不详)治疗,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关节疼痛稍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既往患银屑病20年,查体:T38.5℃,全身皮肤多处发红,脱皮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不大,右腕关节、右踝关节肿痛,双下肢浮肿.
作者:尹敬芬;唐井刚 刊期: 2002年第13期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我市自1961年部分儿童开始服用脊灰活疫苗,从1964年起逐渐由城市向农村普及,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脊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了全面掌握脊灰的流行规律,更好地指导今后AFP病例监测工作,为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现将延安市历年脊灰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张发信;姬凤阳;刘成珍 刊期: 2002年第13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角色的多元化变化,对护理工作、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我院把量化考评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彦杰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本文观察200例烧伤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此同时测定120例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并对两者的测定值作对比,结果发现IgG、IgM无明显变化(p>0.05),IgA升高具有显著性(p<0.05).总结如下.
作者:王雁;张绎;刘杰;徐孝华;迟小伟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院从1981年1月-1999年1月,因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1384例,其中切口感染58例.本文就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文莉;周忠诚;李代生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术前贮存式)结合益比奥(EP0)在小儿(体重≤20kg)先天性心脏病开心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把患儿随机分成空白组(实验期间给予常规剂量铁剂,叶酸):对照组(给予铁剂,叶酸的同时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rHuEPO/EPO));实验组(给予铁剂,叶酸以及EPO,并于术前行自体贮血).结果:实验组中,贮血总量(22±5.45)m1/Kg/人;术前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计数(RBC)水平较前两组减低(P<0.05),而术后两项指标恢复明显较前两组快,且后者网织红细胞(Ret)水平较前两组为高(P<0.05),自体输血成功率为19/20;而在空白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9/19人和14/16人暴露于异体血.在整个自体输血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血清蛋白(SP)水平在三组患儿入院与出院时无明显变化.在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血小板计数(PLT)水平较入院时升高.结论:自体输血结合益比奥(EPO)的使用可使体重≤20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顺利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避免暴露于异体血;使在采血后下降的Hb和RBC水平在术后尽快恢复且伴高水平的Ret.对SP水平无明显影响,而PLT水平升高.
作者:李平;高百顺;尤涛;李天成;宋兵;唐汉搏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院自2000至2001年应用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骁英;胡华;鲍广华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ex)对新生大鼠内毒素休克的干预作用,测定新生大鼠内毒素休克时心肌一氧化氮(N0)、超氧化物歧化酶(S0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健康7日龄新生大鼠1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5只.对照组(A组)注入与其它4组等量的0.9%氯化钠液;内毒素组(B组)腹腔注射精制内毒素(LPS 5mg/kg);治疗组(C、D、E组)于注入内毒素后立即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Dex(5、10、15mg/kg),于0、1、2、4、6及24h、随机选取7只断头处死,留取心肌组织.测定不同时间心肌组织NO、MDA、和SOD的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组N0和MDA明显升高(P<0.01),SOD明显降低(P<0.01),C和D组NO和MI)A有相同改变趋势,但明显低于B组(P<0.01),SOD部分降低,E组各指标与A组基本相同(P>0.05),B组24小时死亡率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NO、MDA及SOD均参与了内毒素休克病理变化过程,地塞米松能抑制心肌NO及MDA的产生,提高SOD的活性,降低24小时死亡率,表明Dex对感染性休克新生儿的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秀华;吴玉斌;王晓茵;李军;李强;贾学宗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1、10、50ng/m1)TNF α分别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共同孵育1、4、12、24小时,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分别观察ICAM-1的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低水平表达ICAM-1,在实验组中TNF α呈剂量依赖地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ICAM-1的蛋白质和基因表达上调,蛋白质表达高峰在4小时,mRNA表达高峰在12小时.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能通过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ICAM-1增强而参与肾小管间质的免疫炎症反应.
作者:杨永红;杨敏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不同时间点肾组织病理学及肾功能的改变.方法: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第3、7、14、28天处死动物.测定Scr、Ucr,计算Ccr;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SDS-PAGE)分析尿蛋白;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第7天开始出现Ccr及尿Rbp水平的上升,此后持续高于正常.尿SDS-PAGE提示,从第3天起,每组均有部分标本出现中、低分予蛋白.病理学检查示肾组织标本第7天光镜下开始出现肾小球直径增大,第14天电镜下见系膜区增宽,第28天光镜下见系膜区轻度节段性增生.统计学分析发现Ccr与肾小球直径呈正相关(r=0.768,P<0.01).结论: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小球高滤过有一定的病理学基础;尿Rbp检测可作为反映DN肾间质早期损害的指标.
作者:何晓峰;刘晓城;邵菊芳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癫痫是常见病,多发病.李世绰等报导[1]我国六个城市癫痫流行病的调查为每年25.3/10万;刘兴华等报导7.6/10万年.多数流行病学专家记录癫痫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15-1. 7:1),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 78:1,癫痫的病因很复杂.随着CT,MRI影像学的出现,对癫痫的病因及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就我院1988-2000年中,除外脑瘤,脑转移癌的癫痫患者1000例的临床病因、发作类型与CT的关系做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毅珍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患者30岁,住院号43177,因月经紊乱15个月,阴道流血5天伴恶臭,有肉样捧出物于2001年1月5日入院.患者自1999年10月因高热、浮肿、关节肿痛在上级医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比)给予口服强的松等治疗(具体不详),强的松长期口服,已减至4片,1次/日.2000年4月又因狼疮性肾炎行环磷酰胺治疗,每月1次,至2000年9月停药.
作者:李晓荣;郭卫红;陶李苏 刊期: 2002年第13期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6例肺癌和癌正常肺组织中心钠素、分泌型IgA、DM聚合酶、铁蛋白、铜蓝蛋白5种肿瘤标志物.结果表明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中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均(0.∞1).提示肺癌细胞具有产生这些物质的作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科自2001年5月开始采用江苏省张家港市日新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RXPC 2000型快、慢旋转牵引床.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若松;曾红;张丽;李洁;马锋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科自1999年9月-2001年6月收治了12例发泡剂致角膜剥脱伤的病人.病人经充分洗眼、局部用药、自血疗法等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成娥;姜继欣 刊期: 2002年第13期
作者自1999年1月采用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169例,疗效极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义;常玉梅;崔军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起着重要作用,给人们相互交流和影响提供了新的作用方式.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里,Internet对医生及卫生管理人员获取信息、改善诊疗决策及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机遇,而人们又受着卫生决策的影响.
作者:何林;游晓航;杜小丽 刊期: 2002年第13期
参芪五味子片是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在中医经典验方的基础上研制加工生产的补益元气、强心固脱的治疗用药.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温艳;李新玲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提高MR脊髓成像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水平.方法:观察100例手术证实的腰椎管狭窄症MR脊髓成像表现,着重研究蛛网膜下腔形态改变,神经根鞘袖的成像状况.结果:当硬膜囊前后径<8m,提示椎管狭窄.其成像表现可分为6种类型:①束腰型;②残根型:③单侧压迹型;④节段性缺损型;⑤藕节型;⑥长柱型.结论:根据MR脊髓成像分型及测量,可为临床设计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尚培中;孙印臣;刘占标;吴琦 刊期: 200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