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艳;李新玲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起着重要作用,给人们相互交流和影响提供了新的作用方式.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里,Internet对医生及卫生管理人员获取信息、改善诊疗决策及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机遇,而人们又受着卫生决策的影响.
作者:何林;游晓航;杜小丽 刊期: 2002年第13期
颧骨颧弓位于面中突出部位,易受暴力发生骨折和移位,造成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多需手术复位和固定.本文对1993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36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不固定的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霍明进;王翠华;赵文华;孟宪红 刊期: 2002年第13期
临床医生作为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治疗直接的老师,其本身的健康知识水平高低对患者有着极大影响.冠心病发生与血压、血脂、血糖、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往传统的冠心病防治研究对象为冠心病患者和高危个体,而对于防治的主导者-医生的健康知识、治疗水平等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8年6月对前来我院参加健康知识培训的110名基层医院临床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董磊;姚崇华 刊期: 2002年第13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建立,各种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1 2],特别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已在其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3].
作者:任建林;罗金燕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就超声心动图对DCM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黄治华;陈丽丽;石曼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9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梗前24小时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心肌酶峰值、严重并发症及心功能状况.结果:心肌缺血预适应组心肌酶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及梗死区室壁运动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短期内心绞痛发作作为缺血预适应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左室功能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敬;付研;荀佚文;斯琴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科自2001年5月开始采用江苏省张家港市日新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RXPC 2000型快、慢旋转牵引床.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若松;曾红;张丽;李洁;马锋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患者30岁,住院号43177,因月经紊乱15个月,阴道流血5天伴恶臭,有肉样捧出物于2001年1月5日入院.患者自1999年10月因高热、浮肿、关节肿痛在上级医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比)给予口服强的松等治疗(具体不详),强的松长期口服,已减至4片,1次/日.2000年4月又因狼疮性肾炎行环磷酰胺治疗,每月1次,至2000年9月停药.
作者:李晓荣;郭卫红;陶李苏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3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及99例正常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DCM组ACE基因型DD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2%和0.51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1%和0.375(P<0.05),比值比(odds rati0,OR)分别为2.63,1.76.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有关,DD基因型可能是DCM发病的危险因子.
作者:邹德玲;袁凤贤;郭津津;臧彬;吴可光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癫痫是常见病,多发病.李世绰等报导[1]我国六个城市癫痫流行病的调查为每年25.3/10万;刘兴华等报导7.6/10万年.多数流行病学专家记录癫痫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15-1. 7:1),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 78:1,癫痫的病因很复杂.随着CT,MRI影像学的出现,对癫痫的病因及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就我院1988-2000年中,除外脑瘤,脑转移癌的癫痫患者1000例的临床病因、发作类型与CT的关系做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毅珍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院自1993年7月至2000年7月门诊及住院共治疗20例肾周围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清平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1ypeptide,VIP)/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ituitary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对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建立一株导管型人胰腺癌细胞株JF305生长的影响,并对该细胞株的受体、磷酸化ERK进行研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用RT-PGR法检测细胞膜VPAC1的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磷酸化ERK(属MAPK).结果:VIP和PACAP1138对表达VPAC1 mRNA的胰腺癌细胞株F305都有明显促进生长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各自能被其受体的拮抗剂(D-P-cL-Phe6-Len17)VIP及PACAP6 38所阻断;同时VIP/PACAP 3 38作用本细胞5min后增加ERK磷酸化强度.结论:VIP/PACAP对胰腺癌细胞株JF305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受体后促生长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作者:巩兰波;孙鲁梅;巩兰英;毕平;方文刚;姜若兰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侧卧位小切口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优点.方法: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卧位、小切口显露,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同时,探察侧隐窝,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连续随访103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总优良率达92.23%.结论:小切口髓核摘除术,定位准确、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党晓谦;王坤正;陈晓玲;张开放;王春生;宋金辉;柏传毅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带血管回肠人工阴道成形术的方式及特点.方法:在距回盲部约15-40cm处,选择一段10-15cm的回肠,连同肠系膜血管移植到膀胱与直肠间隙造好的穴道中,形成新阴道.结果:此种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取材容易、损伤小、恢复快.新形成的阴道长度、宽度充裕,阴道壁无瘢痕,弹性好,阴道粘膜色泽、湿润度相似正常阴道.结论:此种手术方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阴道成形术.
作者:杨华;赵军;李牧;曲群;段钊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院自2000至2001年应用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骁英;胡华;鲍广华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我们以前的研究及现有的资料已证明胆酸、醛固酮具有致高血压作用,本实验探讨胆酸及醛固酮能否引起巨噬细胞泡沫样改变,为高血压伴发冠心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加入胆酸及醛固酮培养,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及细胞器形成的改变,以及有无脂滴的形成.结果:胆酸及醛固酮可引起巨噬细胞溶酶体增多,线粒体及租面内质网损害,核固缩或核溶解,细胞内脂滴的形成,细胞呈泡沫样改变.结论:胆酸及醛固酮均有致巨噬细胞泡沫改变的作用,随作用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损伤作用而增强.
作者:李建华;郭志刚;吴平生;杨永红;赖文岩;周至涛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我科自1999年9月-2001年6月收治了12例发泡剂致角膜剥脱伤的病人.病人经充分洗眼、局部用药、自血疗法等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成娥;姜继欣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美学是一门研究人对现实进行审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美学与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医学美学思想运用到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工作中,对建设和管理好医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美学原理于医院,为医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和融洽,以取得理想的医疗效果,对促进医院的社会声誉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林萍;彭远慧 刊期: 200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病变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采用WKY大鼠做阴性对照,SHR大鼠分为SHR对照组、ACEI药物卡托普利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卡托普利+丹参组、丹参组五组.各药物组经灌胃12周后,测量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一氧化氮(N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羟脯氨酸含量.各组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与WKY大鼠相比较,SHR组的SBP、LVMI、MAD、心脏局部羟脯氨酸明显升高,而NO、S01)含量则明显降低.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丹参组的SBP、LVMI、MAD、心脏局部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SHR组,N0、S0D含量则明显高于SH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SBP、LVMI含量仍明显高于WKY组(P<0.05),NO、SOD(卡托普利组)仍明显低于WKY组(P<O.05).丹参组除SBP明显高于WKY组与SHR组无明显区别外,LVMI、MAD、心脏局部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SHR组,而明显高于WKY组;N0、SOD含量则明显高于SHR组,但仍明显低于WKY组(各组P<0.05).结论:丹参能预防和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调节氧自由基代谢等方面的作用有关.
作者:唐忠志;唐瑛;王晓昆;丁继兵;邱炜;杨李 刊期: 2002年第13期
放射人员的自我保护和对受检者的保护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降低医疗照射剂量问题.对放射医师应具备的辐射防护素质也越来越高,现将这一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汪春亮;袁杨 刊期: 200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