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

尹敬芬;唐井刚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46岁,主因间断发热50余天于2001年7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C之间,伴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应用药物(不详)治疗,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关节疼痛稍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既往患银屑病20年,查体:T38.5℃,全身皮肤多处发红,脱皮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不大,右腕关节、右踝关节肿痛,双下肢浮肿.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Enge Imann病1例

    患儿,男,7岁,以下肢疼痛半月余入院,呈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10天前有碰伤史.检查:T36℃,小腿肿胀,胫骨中段为甚,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双下肢肌肉萎缩小腿变细,肌力正常.局部穿刺:血性渗出物.WBC 7.8G/L,中性59.3%,淋巴40.7%,X线示:骨膜反应、骨髓腔变窄.

    作者:王(王雷);张立根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经腹断肋弓巨大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肾上腺皮质腺瘤一般瘤体比较小,大多数直径2-4cm,手术治疗难度不大.我科于1998年11月9日收治1例右肾上腺巨大皮质腺瘤合并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经腹断肋弓巨大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艳红;贲艳丽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浅谈放射医师应具备的辐射防护素质

    放射人员的自我保护和对受检者的保护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降低医疗照射剂量问题.对放射医师应具备的辐射防护素质也越来越高,现将这一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汪春亮;袁杨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老年肝硬化并发腹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自1998-2000年共收治老年性肝硬化并发腹膜炎40例.就该病的观察与护理水平,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英;牟剑英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胆固醇代谢产物-胆酸、醛固酮致泡沫细胞形成作用的研究

    目的:我们以前的研究及现有的资料已证明胆酸、醛固酮具有致高血压作用,本实验探讨胆酸及醛固酮能否引起巨噬细胞泡沫样改变,为高血压伴发冠心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加入胆酸及醛固酮培养,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及细胞器形成的改变,以及有无脂滴的形成.结果:胆酸及醛固酮可引起巨噬细胞溶酶体增多,线粒体及租面内质网损害,核固缩或核溶解,细胞内脂滴的形成,细胞呈泡沫样改变.结论:胆酸及醛固酮均有致巨噬细胞泡沫改变的作用,随作用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损伤作用而增强.

    作者:李建华;郭志刚;吴平生;杨永红;赖文岩;周至涛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rhIL-11动员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动员作用.材料和方法:给C57BL/6小鼠皮下注射rhIL-11250ug.kg1.d1,观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CD34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单用rhIL-11可提高外周血WBC、Plt、各种造血集落数量及CD34'细胞比例,其中CFU-MK的数量于d7达(66±16.2)/皿的高值,比对照组的(0.75±0.15)/皿显著升高(P=0.001);结论:rhIL-11提高外周血WBC、Plt及各种造血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特别是对CFU-MK作用较强,同时增加外周血CD34‘细胞的比例,促进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进入外周血.

    作者:蒋祖军;孟凡义;易正山;陈万红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9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梗前24小时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心肌酶峰值、严重并发症及心功能状况.结果:心肌缺血预适应组心肌酶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及梗死区室壁运动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短期内心绞痛发作作为缺血预适应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左室功能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敬;付研;荀佚文;斯琴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阑尾切除手术切口感染58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81年1月-1999年1月,因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1384例,其中切口感染58例.本文就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文莉;周忠诚;李代生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气管切开套管脱入支气管取出麻醉体会

    2001年9月我院收治1例因金属气管切开套管脱入左支气管.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友;雷红利;宋显明;陶瑞生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不同时间点肾组织病理学及肾功能的改变.方法: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第3、7、14、28天处死动物.测定Scr、Ucr,计算Ccr;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SDS-PAGE)分析尿蛋白;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第7天开始出现Ccr及尿Rbp水平的上升,此后持续高于正常.尿SDS-PAGE提示,从第3天起,每组均有部分标本出现中、低分予蛋白.病理学检查示肾组织标本第7天光镜下开始出现肾小球直径增大,第14天电镜下见系膜区增宽,第28天光镜下见系膜区轻度节段性增生.统计学分析发现Ccr与肾小球直径呈正相关(r=0.768,P<0.01).结论: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小球高滤过有一定的病理学基础;尿Rbp检测可作为反映DN肾间质早期损害的指标.

    作者:何晓峰;刘晓城;邵菊芳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扩张型心肌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3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及99例正常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DCM组ACE基因型DD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2%和0.51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1%和0.375(P<0.05),比值比(odds rati0,OR)分别为2.63,1.76.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有关,DD基因型可能是DCM发病的危险因子.

    作者:邹德玲;袁凤贤;郭津津;臧彬;吴可光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脐血体积脓缩前存放的温度条件及时间界限

    目的:探讨脐血采集后存入温度及时间.方法:采用集落培养及细胞活性计数方法研究不同条件下造血干祖细胞回收率.结果:采集后4C及室温存入其细胞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164),CFU-GM回收率差异有显著性,室温存放优于4℃存放(p=0.043);存放时间上,造血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12h以后集落率开始下降更明显.结论:脐血采集后,宜存放室温并尽快进行脐血处理.

    作者:邱广凤;路瑾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烧伤病人免疫球蛋白含量的观察

    本文观察200例烧伤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此同时测定120例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并对两者的测定值作对比,结果发现IgG、IgM无明显变化(p>0.05),IgA升高具有显著性(p<0.05).总结如下.

    作者:王雁;张绎;刘杰;徐孝华;迟小伟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影响老年急性脑血管病近期预后的因素

    急性脑血管病已成为首要死因之一.为此,探讨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对及时估计病情发展,早期制订康复流程体系,做好三级预防,减少废用综合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恒忠;王纪凤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稽留流产1例

    患者30岁,住院号43177,因月经紊乱15个月,阴道流血5天伴恶臭,有肉样捧出物于2001年1月5日入院.患者自1999年10月因高热、浮肿、关节肿痛在上级医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比)给予口服强的松等治疗(具体不详),强的松长期口服,已减至4片,1次/日.2000年4月又因狼疮性肾炎行环磷酰胺治疗,每月1次,至2000年9月停药.

    作者:李晓荣;郭卫红;陶李苏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北京市部分基层医院医生冠心病预防相关知识水平的初步调查

    临床医生作为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治疗直接的老师,其本身的健康知识水平高低对患者有着极大影响.冠心病发生与血压、血脂、血糖、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往传统的冠心病防治研究对象为冠心病患者和高危个体,而对于防治的主导者-医生的健康知识、治疗水平等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8年6月对前来我院参加健康知识培训的110名基层医院临床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董磊;姚崇华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体重和身高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值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对上海市区绝经后妇女不同部位骨密度值的影响作用.方法:DEXA法测定723例绝经后妇女腰椎(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区的BMI)值,同时测定体重、身高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结果:随着体重和体重指数的减轻,绝经后妇女各部位的BMD值明显下降(P<0.01),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2 4BMD值与体重(r=0.395,P<0.01)和体重指数(r=0.349,P<0.01)呈明显正相关,与身高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结论:低体重和体重指数是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莉华;王伟华;王洪复;朱国英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我院自2000至2001年应用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骁英;胡华;鲍广华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护理

    1 诊断病史:①发病时处于寒冷季节,或环境温度过低,分娩后体温不当等寒冷损害因素.②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③有窒息或产伤史.④有感染性疾病.⑤热量供给不足.

    作者:姜美欣;臧立芝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肿瘤标志物测定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6例肺癌和癌正常肺组织中心钠素、分泌型IgA、DM聚合酶、铁蛋白、铜蓝蛋白5种肿瘤标志物.结果表明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中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均(0.∞1).提示肺癌细胞具有产生这些物质的作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02年第1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