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学文教授清肝活血法辨治脂肪肝经验介绍

汪晓军

关键词:脂肪肝, 清肝, 活血, 张学文
摘要:张学文教授认为,肝经郁热、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是脂肪肝发病的重要病机,其病位主要在肝,包括其经,涉及脾胃;治疗上以清肝解郁、活血凉血、疏肝理气、化瘀散结为主,创立了清肝活血饮,临证时随证加减,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禤国维教授治疗重型斑秃经验介绍

    禤国维教授认为,重型斑秃的内在基础为肝肾不足,肝肾不足型是本病临床为常见的证型.临床分肝肾不足型、气血两虚型治疗,多以益肾填精、养血调血之品,固其本,治其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重视内外合治,提倡中西医结合,强调综合治疗.

    作者:吴元胜;黄咏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梁乃津教授用虫类药治疗杂病验案3则

    已故广东省名老中医梁乃津教授,治疗疑难杂病有独到之处.梁教授认为杂病的治疗要辨证准确,初病在经可行气活血,久病人络脉必化痰祛瘀通络,在治疗上配虫类药通窜搜络祛瘀,攻补兼施.笔者试举验案3则如下.

    作者:高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致便秘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1);2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括约肌功能长度显著缩短(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滞血亏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形成的主要病机,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能明显改善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

    作者:余苏萍;哈楠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包括胃肌电活动、胃肠测压、胃排空等)和胃肠激素(包括胃动素、胃泌素等)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中医辨证分型与二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叶;罗云坚;黄穗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促进腹部术后肠鸣音恢复1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肠复宁口服液促进腹部术后肠鸣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51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7例在西药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肠腹宁口服液(由白术、大黄、木香、枳壳、槟榔、厚朴、乌药、沉香、党参、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114例仅以西药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2天内肠鸣音恢复总有效率为86.87%,对照组为58.7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肠腹宁口服液治疗术后腹胀,能促进肠蠕动,对腹部术后肠鸣音恢复有较好疗效.

    作者:徐志伟;王金霞;周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随机分2组.治疗组用自拟中药降酶汤加肝太乐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变时间快为3天,对照组为7天;谷丙转氨酶(ALT)开始下降时间,治疗组早为7天,对照组为10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酒精肝疗效确切,降酶汤改善肝功能疗效好.

    作者:何亦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蒲辅周辨治小儿腺病毒肺炎经验介绍

    蒲辅周对小儿腺病毒肺炎的辨治有独到见解.诊断上,重视辨发热,求病本;察舌象,辨病性;守病机,辨病证.用药效法叶天士,擅长轻灵,立求纯正.同时,药不避辛温,对甘草、苦杏仁、法半夏、橘红等辛温类药物的运用独有心法.治疗上,依发病季节、天时寒温的不同及病程之发展变化,随机立法遣方,极尽变化之妙.恢复期调理侧重肺胃.

    作者:李德珍;杨铭;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清热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清热活血汤(生槐花、当归、三棱、莪术、红藤、鸡血藤、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制大黄),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青黛丸,疗程2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9%,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除血浆粘度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多属血热血瘀证.各项血粘度和血球压积增加反映了血液粘性,纤维蛋白原增多反映血液凝固性的增加.清热活血汤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改善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作者:练春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承气汤加味治验2则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组成,功能软坚润燥,破结除满,荡涤肠胃,急下存阴.主治阳明腑实证.笔者用于治疗胆绞痛等急腹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晓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猪苓多糖、乙肝疫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予中药联合猪苓多糖、乙肝疫苗治疗;对照组20例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肾炎四味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清HBV标志物、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及血清谷丙转氨酶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HBV-DNA及HBeAg阴转率、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谷丙转氨酶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猪苓多糖、乙肝疫苗治疗HBV相关性肾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实验研究近况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尚未从本质上阐释HP感染的中医致病特点及中医药治疗机制.本文就HP感染与中医舌象、证型的关系及中药单、复方治疗HP感染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杨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溃疡病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及机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疗效在不断提高,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国内有大量的临床总结和报道,如针刺止痛和对胃肠蠕动功能的调节,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笔者就溃疡病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及机理略谈己见.

    作者:郑泽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清酮解毒汤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酮解毒汤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治疗组用清酮解毒汤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酮转阴所需的时间和5天内酮症的复发率、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及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2组血酮转阴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5天内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长激素(GH)、皮质醇(CS)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而治疗组GH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清酮解毒汤能明显降低生长激素水平,提高胰岛素生物效应,调节体内物质代谢,减少酮体生成,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南;左俊岭;张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弄舌身摇验案

    叶某,女,63岁,1999年10月21日初诊.不自主咀嚼磨牙、弄舌、腰腹摇摆3年余.1996年下半年无诱因出现不自主地咀嚼磨牙,伤及牙齿,曾在当地(香港)西医诊所诊治无效.

    作者:邓铁涛;邓中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新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组成.原为中风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下肢痿废等症而设.笔者辨证用于治疗各种杂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王义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配方重用桔梗致反复低血糖1例报告

    某女,64岁.因咳喘1年,加重3天,言语不清1天,于2001年11月10日入院.

    作者:阎春雷;许月红;田书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针刀疗法配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0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配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4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运用小针刀疏通剥离疗法,配合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t 50mg、维生素B12500mg及川芎嗪40mg,以行气活血止痛.结果:痊愈32例,好转72例,总有效率100%,经4月~2年随访,痊愈89例,好转15例.结论:针刀疗法配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有可靠的疗效.

    作者:樊粤光;刘建仁;范光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9年4月~2002年4月,以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治肝灵口服液合肝得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治肝灵口服液合肝得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106例,对照组75例.2组均先常规应用肝得健静脉滴注,后改口服,治疗组加用中成药治肝灵口服液(药物由丹参、茵陈、大黄、柴胡、白芍、郁金、田基黄、白术、川芎、五味子、甘草等组成),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复常率、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治肝灵口服液合肝得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复常率,促进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惠芸;李增奎;宋修光;韩少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从虚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病5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从虚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辨证,将53例高血压病分为脾虚痰湿型(药用党参、白术、天麻、茯苓、制半夏、钩藤、川牛膝、炙甘草、陈皮)、气血亏虚型(药用党参、白芍、何首乌、白术、天麻、茯苓、钩藤、鸡血藤、炙甘草)、肝肾阴虚型(药用熟地黄、山药、女贞子、白芍、钩藤、川牛膝、泽泻、茯苓、牡丹皮、天麻)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1.1%;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2.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除常见的(肝肾)阴虚型外,尚有脾虚(痰湿)、气血亏虚证型,只要辨证准确,不必顾忌使用补益剂.

    作者:黄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