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萍
1996年以来,笔者应用以虫类药为主的自拟处方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9例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6-64岁.临床表现:患者初起都有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经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或肺炎,除外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呼吸道肿瘤等疾病.经治疗后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其他症状消退,仅留下久咳不愈症状.病人咳嗽在2周以上,长为3月.无痰或少痰,舌红、苔薄白或滑,脉弦或滑.全部病例心脏听诊无异常,肺部听诊正常或呼吸音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双肺X线摄片正常或肺纹理粗.
作者:吕喜龙;刘俐;吴翥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糖尿病合并背痈是糖尿病并发症,因其虚实转变过程常较短暂,在辨证论治中当仔细辨别虚实,一般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具体分为热毒炽盛、热盛津伤、阴虚热盛、气血不足热毒壅滞、气阴两虚5型.
作者:廖蔚茜;林春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25岁,2000年1月21日初诊.咽痛、咳嗽2天.查体:T 36.8℃,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予先声咳喘宁口服液10ml,每天2次,未用其他药物.患者服药后第2天手及臂部局限性麻木、痒痛感且伴有红斑,见右手小鱼际肌部有一直经约2.5cm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边界清楚,中央直径约1cm,皮肤呈黑褐色,触之稍痛.双臀部近尾椎处及阴茎根部同阴囊连接处亦各有一同样的红斑.血常规:WBC 4.8×109/L,N 0.75,L 0.25.考虑为固定性药疹.嘱停药,予扑尔敏口服,肤轻松外涂.4天后,中央黑色皮肤剥脱,1周后红斑基本消退.但2周后,患者因感冒再次服用该药10ml,数小时后,在原药疹处又出现上述同样的皮疹,直径约3cm,同上述处理,1周后亦好转.
作者:李春华;杜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9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采用分组治疗方法,醒脑冲剂治疗组60例(AD病32例,VD病28例),脑复康对照组30例(AD病17例,VD病13例).治疗结果显示醒脑冲剂治疗组治疗AD病总有效率84.4%,治疗VD病总有效率92.9%,与脑复康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醒脑冲剂对老年期痴呆的智力下降和精神行为障碍等相关症状改善率,以及CCSE、FAQ积分评分,也均优于脑复康对照组(P<0.05或P<0.01).
作者:颜乾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近年来临床运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02例,疗效满意,并设服用排石冲剂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102例中男66例,女36例;年龄小20岁,大65岁;病程短1天,长8年;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38例,膀胱结石15例,肾、输尿管混合结石32例;结石直径在1.0cm以上者50例,1.0cm以下者52例.对照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小19岁,大66岁;病程短1天,长为9年;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19例,膀胱结石10例,肾、输尿管混合结石11例;结石直径在1.0cm以上者24例,1.0cm以下者26例.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峰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1998年7月-2000年7月用单味大黄煎水治疗顽固性高热,疗效颇好,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生大黄10g,水煎至沸后即取汁当茶频饮,得稀大便每天2-3次即止.病案举例何某,女,61岁.高热,T 40℃,咳嗽咯黄痰,痰少,伴微恶风寒,身体痛不适,纳差,睡眠不好,小便畅,大便2天未解.入院检查:T 39℃,面色潮红,咽红,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肌肤扪之灼手,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余未见异常.诊断:咳嗽(风热犯肺型).入院后予先锋霉素V、氟哌酸静脉滴注抗感染,中药以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2天,咳嗽咯痰较前好转,但高热不退,T 39.5℃-40℃,大便仍未解.经肌注退热针、物理降温,体温仍不降.舌红、苔黄糙,脉数.即拟生大黄10g,水煎至沸,取汁300ml,少量频饮.服1剂,当天下午3时许解大便,共3次,量多质稀,即嘱停服.患者自觉热退神清气爽,T 37.5℃,当晚10时T 36.5℃,2天无复热,痊愈出院.
作者:李玉梅;陈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运用调理肝脾法治疗内科疑难病,诸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肠易激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顽固性失眠等取得一定良效,并附验案以资印证.
作者:李建萍;钱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62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治疗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和颈部肌肉劳损患者,疗效较满意.提示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及降压的作用,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作者:唐芸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观察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采用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64例以自拟海丝枳芍贝母汤为基础方,随辨证分型加减用药;对照组24例以乳癖消、天冬素、维生素E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9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9.17%.2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情志有关.其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气血不畅,肝络失和,痰气互结.治宜理气活血,化痰软坚.海丝枳芍贝母汤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尹小青;钟华绣;杨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拟化瘀止痛散治疗偏头痛36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例,女34例.年龄为36-64岁.病程为6月-12年.诊断标准:按头痛分类累计:普通偏头痛26例,典型偏头痛6例,眼肌麻痹型偏头痛1例,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1例,偏头痛持续状态2例.有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史,间歇期一切正常,其中2例有阳性家族史,并排除其他疾病,符合偏头痛之诊断.
作者:邓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拟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满意,介绍如下.方药与用法基本方:荆芥穗6-10g,青天葵4-10g,黄芩6-12g,金银花、蒲公英、葛根各6-15g,芦根10-20g,板蓝根8-18g,甘草3-5g.加减:咽红加薄荷、浙贝母;咳嗽加苦杏仁;痰多加川贝母;面红、口唇干燥者加石膏、知母;大便秘结加大黄、玄参;热难退、舌苔厚去芦根、葛根,加茵陈、滑石;抽搐加水牛角、钩藤.适应症临床表现为高热,T 39℃以上,面红,或伴有外感症状,舌红,食指络脉紫或暗红.
作者:谭维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紫草饮合复方蛇脂软膏治疗婴儿湿疹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28例,全部是门诊病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小1月,大1岁9月,病程1月-1年,病例皮损均累及头面部,皮肤有红斑、水肿、丘疹、水疱、糜烂面,潮湿、渗出,结成大小不等痂皮.10例严重患儿整个头面部泛发皮疹,潮湿、渗出;轻者12例,仅见于面部有散在红斑,上肢、颈部有少量丘疹出现.
作者:史新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透穴法治疗肩周炎30例,取穴天宗透肩贞、外关透内关、条口透承山.结果总有效率为96.7%,疗效优于对照组传统毫针疗法(8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透穴法既发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又避免了因刺激局部而导致的疗程延长,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伍志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观察237例恶性肿瘤患者急诊多以呼吸困难、发热、癌痛、颅内高压症、出血、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等就诊.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通过对急诊科恶性忡瘤的就诊特点及相关治疗措施分析,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策.
作者:周红;罗翌;刘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用针剌太冲、三阴交、次髎等穴,配合舒肝益肾、祛瘀通精中药治疗功能性逆行射精25例,结果总效率为68.0%;对照组用丙咪嗪治疗17例,总有效率为29.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肾气不足、精路阻塞、肝气郁结是功能性逆行射精的主要病因病机,运用舒肝益肾、祛瘀通精法治疗可收较好疗效.
作者:肖远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大黄治疗小儿肠道二重感染2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岁3例,1-3岁10例,4-5岁8例;病程短20天,长71天.诊断标准:①原发腹泻史迁延不愈;②长期或不规则运用广谱抗生素;③粪检发现真菌生长.
作者:康敏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粘散袋泡剂对高血压病甲襞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基础降压药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消粘散袋泡剂,对照组服用阿斯匹林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测指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0%.结论:消粘散袋泡剂有改善高血压病甲襞微循环障碍的作用,进而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忠业;安辉;杜兰庆;彭继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黄芪为补气升阳之品,甘而不腻,温而不燥.顺之以法,则攻可扶正;用之失度,则补能益疾.今择黄芪误用致病案例2则,以戒世人.1 黄芪致吐案某男,11岁,1995年4月15日初诊.患者患肾炎已有2年,尿蛋白持续在(++-+++)之间.诊见:神疲乏力,口淡乏味,腰膝软,舌淡、苔薄,脉沉细,证属脾肾两虚.以四君子汤加鹿衔草、炒杜仲、怀牛膝、益母草、白花蛇舌草治之.服4剂后患者精神改善,饮食增进.于方中加黄芪20g,以助四君之力.不料1剂人腹,患儿反觉腹胀纳减,2剂后脘腹胀甚,纳呆,继则呕吐频作.急去黄芪,于方中加木香5g,诸症渐平.
作者:曾伟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王某,女,45岁,2000年9月13日初诊.因心前区闷痛2月余,加重伴心悸3天入院.入院时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段及T波改变.查体:T 37℃,R 20次/分,口唇微绀,心率106次/分,律不齐.血流变检查示:血浆粘稠度增高;甘油三酯增高.诊断为冠心病.予刺五加注射液加10%GS 200ml静滴,速度50滴/分钟.于输液10分钟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烦躁,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汗出肢冷,BP 10/6 kPa.考虑为输刺五加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肾上腺素1mg肌注,静推地塞米松10mg,面色转红,血压回升至17/12kPa,仍喘促,呼吸困难.静推氨茶碱0.25g,并吸氧.10分钟后诸症缓解,但精神不振,静推生脉针20ml,后症状稳定.
作者:王兆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运用加味还少丹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选人病例50例,均为轻、中度痴呆患者,严重痴呆者不入选.全部病例按分层分组方法以3:2比例分成还少丹颗粒剂治疗组30例,喜得镇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4例;年龄61-78岁,平均(68.6±11.2)岁;脑血管痴呆28例,阿茨海默病2例;中度痴呆19例,轻度痴呆11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3例;年龄60-79岁,平均(69.2±12.4)岁;脑血管痴呆19例,阿茨海默病1例;中度痴呆12例,轻度呆痴8例.2组性别、年龄、病种及痴呆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