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丽
2002年12月-2003年4月,我团出现了较多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来我院就诊,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代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患者,女,33岁,孕2产1,主因二胎孕382周浮肿3月,胎动减少2大于2003年4月30日16:20入院,诊断为①二胎孕38 2周ROA待产;②重度贫血;③重度妊高征.
作者:王向静;秦英;孙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是把带有血管蒂的皮瓣通过局部转位或移位的方法来修复邻近组织缺损,重建功能,再造血管和改造外形.
作者:周恩照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性改变,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于1998年3月-2000年7月采用GP型超导光女子不孕症与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龙岗区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意识形成率的情况,找出不同文化层次人员之间的差距,及不同门店类型对掌握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卫生知识形成率的差距,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把饮食行业分为宾馆酒店、西餐厅及酒廊、中档餐厅、大捧档四类.从每一类中各随机抽取从业人员30名,进行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知识形成率调查.结果: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形成率分别为83.08%和78.25%.结论:不同层次的饮食门店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形成率不同,低档次的门店和低文化层次的从业人员是今后卫生知识培训的重点.
作者:杨克志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初步探讨肝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微血管密度(MVi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ABC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非肿瘤组织,15例肝血管瘤标本中的VEGF及MVD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阳性片中,VEGF表达定位在肝癌细胞浆内,呈粗大、棕黄色颗粒状,还可见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周围,提示VEGF是由肝癌细胞分泌,并且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增长.在60例肝癌组织中VEGF呈阳性表达有47例,癌旁组织有12例,而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中只有2例,肝癌组织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和肝海绵状血管瘤(P<0.05).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VD值分别是32.7±3.4,14.4±2.2(P<0.05),31.5±3.2(P>0.05).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大小,包膜不完整和病理分化是影响VEGF表达的明显相关因素.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促生长和转移作用.
作者:韩宇;蒋飞照;余正平;朱冠保;唐银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6年-2002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美克尔憩室所致肠梗阻9例,均得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罗荣海;刘洪荣;王美先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造成导尿失误的原因多有以下几种.
作者:张景玲;郑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
作者:骆晶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976年ohomto及同事提出新的心肺复苏(COR)方法称为反相按压技术,即插入式腹部反搏术(IAC-CPR技术).这个方法是在标准化的胸壁按压的同时加上上腹部按压(IAC).
作者:张军勇;沈密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01)是为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达到应用标准所采取的综合管理措施[1].护理质量控制,就是护理标准质量改造过程,是保证护理质量达标的基础.
作者:胡玲;魏革;吴昕;李桂兰;林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2000年9月11日,我们市防疫站计免科对1993年1月1日-1999年6月30日之间出生的儿童进行白破二联制剂强化免疫.
作者:徐爱民;马有祥;王华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分别采用萋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法进行检查.结果: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差异显著(P<0.05);同时,L型培养阳性率高于改良罗氏培养,差异极其显著(P<0.005);此外,L型培养阳性率也高于PCR检测,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对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有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率,并且是结核病程缓慢变化、复发、难治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晓秋;叶松;李朝品;许礼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胆囊排空功能及胆囊功能与胃运动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测定乙肝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胃、胆囊半排空时间,餐后2h胃、胆囊排空率.结果:肝硬化组的胃、胆囊半排空时间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延迟(P<0.001),餐后2h胃、胆囊排空率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01).而将肝硬化组进一步分为胃排空正常组及胃捧空延迟组.研究发现胃排空正常的肝硬化病人胆囊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胃排空延迟的肝硬化病人胆囊排空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及胃排空正常的肝硬化病人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胃与胆囊排空障碍,且胆囊排空功能减弱与胃排空功能障碍有关,其相关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力;顾晓红;袁爱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并探讨IL-6在脑梗死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了4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第3天、第7天血清IL-6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后24h血清IL 6水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大梗死灶组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水平(P<0.05);发病后24h血清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相关关系(r=0.227,P>0.05).结论:IL-6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在脑梗死急性期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保护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宋玉强;邹宏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结合27例临床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分析误诊原因及各相关疾病发病的规律性,以提高对急性阑尾炎及妇科急腹症的认识.结论:只有充分认识急性阑尾炎及妇科急腹症的发病机理、仔细分析病情、完善各项检查,才能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
作者:赵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患者,27岁,G1P0,1999年曾行人工流产术.因停经51天,阴道不规则流血30天,于2003年2月25日到某县人民医院就诊.
作者:刘芳;袁芹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高血压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使其死亡率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高血压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29例高血压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组Ⅰ)和141例单纯高血压病人(组Ⅱ).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血压水平、X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数据资料,寻找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①组Ⅰ的年龄男性人数高血压病程显著大于组Ⅱ;②两组的血压水平、X胸片的心胸比例无显著差别;③组Ⅰ心动超声图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大于组Ⅱ,组Ⅰ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小于组Ⅱ.两组的室间隔厚度和E/A值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史>5年,左室离心性肥大,左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55%)是高血压病产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
作者:周敏杰;戎鸿铮;蒋锦琪 刊期: 2003年第16期
2001年-2003年3月通过对我院消毒供应室使用甘肃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卧式圆形下捧气压力蒸气灭菌器灭菌效果的观察,得出压力蒸气灭菌器121℃作用20min对启闭式容器内物品和器械敷料包灭菌合格,对密闭式容器内的物品灭菌不合格,压力蒸气灭菌器121℃作用30min对密闭式容器内物品灭菌合格.
作者:牛雯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后颅窝病变开颅术后局部引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的研究了301例后颅窝病变310人次开颅术后的局部引流(硬膜外156人次,硬膜下或者瘤腔内154人次)的结果和并发症.结果:257例良好,轻度残废1例,重度残废4例、死亡26例,因病情不好转而自动出院13例.脑脊液漏53例,占17.6%,其中引流口漏13例,占4.3%.切口与引流口都脑脊液漏的2例.颅内感染48例,占15.9%.结论:此方法是后颅窝开颅术后降低颅内压、防止枕大孔疝及防止脑积水发生开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还有待于临床的应用、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作者:程得钧;张建生;丁永忠;任海军;王维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