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患侧仰卧位ESWL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临床应用

王贵林;王新园

关键词:
摘要:我院自1999年2月-2003年2月先后采用Dornier Alpha及Dornier Delta体外碎石机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244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胆道镜保胆取石12例治疗体会

    我院于2001年4月2002年5月在12例胆结石病人治疗中,应用纤维胆道镜(ф4.9mm),经切开胆囊进入胆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广东;郑江涛;叶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乌拉地尔及利多卡因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和利多卡因配伍对颈丛阻滞心血管应激反应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选择30例甲状腺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10例.所有病人均以C1一针法阻滞,阻滞液为Ⅰ组0.25%罗哌卡因30ml,Ⅱ组0.25%岁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0ml,Ⅲ组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乌拉地尔0.4-0.5mg@kg1混合液30ml.3组病人均常规鼻导管吸氧,切皮前静注哌替啶50mg和氟哌利多2.5mg.持续监测心电图、Sa02、血压,并在各时点抽血查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含量.结果:Ⅲ组病人阻滞前各观察指标无变化(P>0.05);Ⅰ组病人阻滞后5min、10minMAP较阻滞前和Ⅲ组间有明显变化(P<0.01);Ⅱ组病人阻滞前后MAP有变化(P<0.05).血浆NE和E,Ⅰ组阻滞后较阻滞前和Ⅲ组间有变化(P<0.05),Ⅱ组有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拉地尔配伍利多卡因能有效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翟莉;王开祥;吕瑞华;邓燕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GMP-140与vWF水平的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探讨EH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并用培哚普利干预治疗.方法:收集EH患者75例,按舒张压(DBP)高低分为3组,每组25例.另选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受试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给予EH患者培哚普利片4 mg,qd,口服2周后,若DBP>90mmHg,则增加剂量至4mg,bid.观察他们降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这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显著增高,且与EH级别密切相关.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后,EH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血浆GMP-140及vWF也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DBP分别与GMP-140及vWF显著正相关,GMP-140及vWF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EH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受损,且血管内皮损伤越重,血小板聚集功能越强.培哚普利可有效降压,并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马晶茹;胡健;郑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我们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除1例因固定位置不准发生髋外翻畸形外,31例均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怀保;杨胜武;李悦;叶澄宇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肺结核病人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

    单核-巨噬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外周单核细胞中的NOS活性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结核病的发病及预后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分析肺结核病人的外周单核细胞NOS活性可以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免疫状况,对预测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群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现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约有30%-40%的1型DM病人和约20%-30%的2型DM病人发生DN,它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 .

    作者:朴元林;梁晓春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红细胞去除术的整体护理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的,病因未知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作者:林琳;左丽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

    医疗安全问题事关患者的生死存亡,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医院的荣辱兴衰.医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诊治疾病的场所.医院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患者诊断和解除伤病的困扰.

    作者:郭启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62例分析

    目的:评价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分析62例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70例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较腹式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量少(P<0.05),避免了输尿管损伤,保持盆底支撑结构,使其他脏器保持在正常位置,对性功能影响较小.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钦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选择性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3年7月采用选择性非手术性治疗外伤性手术脾破裂病例43例,由于病例选择正确,诊治及时,护理得当,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俊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氟哌利多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运动和肠蠕动恢复影响比较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纯左旋异构体局麻药,此项研究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氟哌利多和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氟哌利多在剖宫产术后镇痛完全情况下,观察比较病人运动阻滞和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李春伟;崔春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上颌前部截骨治疗前突畸形体会

    上颌前突畸形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表现为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或深覆盖,上唇短缩,呈开唇露齿状,有时并发开(牙合) 畸形,因此不但影响容貌,还可以造成咀嚼语言等功能障碍,故应及时治疗.

    作者:郑金平;鞠晓芳;于雅莲;武传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桥医院1999年8月-2002年8月收治因颅脑损伤致HNDC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通过静脉补给生理盐水、经胃管注入温开水以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3条主要途径,并根据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血糖、尿糖等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及速度.结果:4例2-3d清醒,2例5d清醒,4例虽HNDC病情恢复,但因颅脑损伤较重于14 21d清醒,1例合并肺内感染死亡,1例因血浆渗透压未控制死亡.结论:HNDC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确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可使血糖稳定下降,胃管内注水结合静脉补给生理盐水有助于高渗状态的恢复.

    作者:宋业纯;杨辉;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浅谈有害因素对手术室护士的影响及防护

    手术室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如多种化学消毒剂的使用,病人血液、分泌物污染及手术配合中的紧张刺激,长久工作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辛静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腹外斜肌筋膜炎-附21例报告

    纤维组炎和称筋膜炎,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作者:李广波;米会平;陈冰;郑继成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IL-2、IL-6、TNF-α在正常妇女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分析

    目的:探讨IL-2、IL-6、TNF-α在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5例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IL-2、IL-6、TNF-α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IL-6于增殖期、分泌期、早孕期表达逐渐增强,各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IL-2、TNF-α在各期表达均很低.结论:IL-6是维持正常妊娠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IL-2、TNF α在内膜中表达抑制有利于妊娠.

    作者:逯彩虹;周爱玲;扬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氟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氟伐他汀(fluvastatin)是第一个完全经化学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化学结构与其他他汀类的药物有着明显的不同,是以氟苯取代吲哚环的甲羟戊酸内酯的衍生物,在体内无需代谢转化就具有药理活性.其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是洛伐他汀的30倍.

    作者:江启蓉;王中兰;邓代全;冯碧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重度烧伤病人102例救治分析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败血症等.愈合后易并发功能障碍.我院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02例,均获得临床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锁;王洪亮;王玉明;尚景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在临床实践中,胆囊结石病人并存其他器官系统严重疾病,或危重病人并发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情况很常见.致使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特别是急诊手术的死亡率高达6%-46%,平均也在15%左右[1].

    作者:干春兰;贾乾斌;许瑞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治疗严重性髋关节病

    目的:探讨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9例髋部严重骨关节病患者,同次施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术后8个月-6年的随访,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9±12°恢复到122.5±6.5°,全部病例均可独立或扶拐下地行走.结论:髋部骨关节病的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对重建髋关节功能具有省时、康复方便、见效快等优点.但难度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王若义;郭开今;唐先业;陈向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