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平;鞠晓芳;于雅莲;武传君
淋巴瘤是血液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但肠道T细胞恶性淋巴瘤则极为罕见.由于肠道T细胞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征性症状,诊断困难,故极易误诊.我院于2002年11月13日收治该病人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江涛;曹广东;葛伟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的建设,是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医院档案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也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作者:闫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总结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的优点、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分析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98例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肢术后无切口并发症,无下肢曲张浅静脉残留.随访2-4年,随访率为85.7%(84/98),无静脉曲张复发,静脉曲张伴随症状基本得到改善或消除,点状切口疤痕淡化或消退.2条肢体伴隐神经损伤,其损伤率为1.9%(2/104).结论: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岩;陆林兴;吴萍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逐渐升高[1,3].
作者:马清;王质刚;贾宝祥;刘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人工流产是妇科门诊常见的一种手术,由于手术简单,临床操作时多不使用麻醉.在临床工作时发现,人流患者中部分患者疼痛严重,无法配合手术的进行,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除了给患者增加痛苦外,还无形中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作者:梁宏峰;吴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国在21世纪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关注的是与人整个生命过程相关的健康问题,爱护病人的生命,关心病人的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满足病人的愿望,维护病人的权利,成为护理质量的基本要求,开展护理全程的优质服务,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病人的认可,现就深化整体护理实践中,谈点体会.
作者:宋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5例麻风病患者采用MB方案治疗2年(完成联化治疗)后,监测5年有效率达98.9%,皮损经治疗后全部消退.细菌大幅度下降,治疗期2年,平均下降率为30.4%,监测期5年,平均下降率为17.8%,麻风反应少见,除皮肤着色,鱼鳞样变和皮肤干燥外,未见其它严重的毒副作用,着色和鱼鳞样改变在监测的第3年开始逐步消失,到第5年完全消失.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强;刘琪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约有30%-40%的1型DM病人和约20%-30%的2型DM病人发生DN,它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 .
作者:朴元林;梁晓春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12月对50例经妊娠期血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春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探讨EH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并用培哚普利干预治疗.方法:收集EH患者75例,按舒张压(DBP)高低分为3组,每组25例.另选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受试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给予EH患者培哚普利片4 mg,qd,口服2周后,若DBP>90mmHg,则增加剂量至4mg,bid.观察他们降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这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显著增高,且与EH级别密切相关.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后,EH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血浆GMP-140及vWF也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DBP分别与GMP-140及vWF显著正相关,GMP-140及vWF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EH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受损,且血管内皮损伤越重,血小板聚集功能越强.培哚普利可有效降压,并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马晶茹;胡健;郑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微波,中药浸泡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微波治疗机灼除尖锐湿疣后,再用中药浸泡,每次25-30min,每日2次,连用1周为1疗程.结果:全部病例1疗程治愈,创面l0天内愈合,未见明显瘢痕,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具有疗效好,创口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张艳杰;陆东庆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经腹子宫切除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手术,我院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使病人术后恢复好,从2000年5月将原脐耻间纵形切口的传统式子宫切除术进行了改进,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不缝合腹膜、皮内缝合皮肤的术式,并与同期2000年5月以前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的50例病人作为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必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60例卒中病人情绪表现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心理调整,抗抑郁药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只对卒中后病人情绪改变的研究,测量项目SNDS(斯堪地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简明精神状态评分法)、ADL(日常生活功能评分)、SDS(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表明年龄、病程、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经济和家人的重视与抑郁状态成负相关.结论.对卒中病人抑郁症状,加以重视、疏导、抗抑郁药应用是必要的.
作者:李东航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其常见的后遗症是增生性疤痕.它不仅影响美容和发汗功能,而且生长于关节附近的增生性疤痕挛缩,可以影响关节的活动度,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邢桂珍;陈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颈丛阻滞应用甲状腺类手术,其操作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但其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常见,尤其是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本文将拉贝洛尔应用于颈丛阻滞,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
作者:李星华;张绪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种非侵入性治疗新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性等物理特点,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聚焦在体内病灶处,通过焦点区高能量超声使靶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目前HIFU已在眼科领域应用,本文就HIFU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方静;雷春涛;张学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女,38岁,无意中发现右乳腺肿物8个月.入院前4天行右乳腺肿物活检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乳腺外上象限,无完整包膜,与皮肤、胸肌无粘连.约2×1.5cm大小.病理诊断:乳腺导管癌.较多区域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间质.
作者:汤传银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高,约占10%,其中多为双骨折[1].易发生开放性骨折,伴有骨缺损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应用钢板螺丝钉等内固定治疗有较大的困难.我院于1997年3月-2002年9月应用山东潍坊生产的三维单边多功能外骨定架治疗各种类型的胫腓骨骨折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强;吕胜江;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高龄病人应用硬膜外加浅全麻,减少全麻药用量、缓解围术期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和心衰的发生,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有利于病人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知华;王春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手术室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如多种化学消毒剂的使用,病人血液、分泌物污染及手术配合中的紧张刺激,长久工作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辛静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