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15例多菌型麻风病人联化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胡强;刘琪

关键词:
摘要:15例麻风病患者采用MB方案治疗2年(完成联化治疗)后,监测5年有效率达98.9%,皮损经治疗后全部消退.细菌大幅度下降,治疗期2年,平均下降率为30.4%,监测期5年,平均下降率为17.8%,麻风反应少见,除皮肤着色,鱼鳞样变和皮肤干燥外,未见其它严重的毒副作用,着色和鱼鳞样改变在监测的第3年开始逐步消失,到第5年完全消失.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40例无痛人流止痛效果分析

    人工流产是妇科门诊常见的一种手术,由于手术简单,临床操作时多不使用麻醉.在临床工作时发现,人流患者中部分患者疼痛严重,无法配合手术的进行,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除了给患者增加痛苦外,还无形中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作者:梁宏峰;吴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饮食治疗50例体会

    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12月对50例经妊娠期血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春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病例1例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综合征(NDHS),是糖尿病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昏迷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一种因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所致的脱水性无酮症的综合征,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可达40%-70%[1,3],现将1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辉;冯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烧伤疤痕整形手术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其常见的后遗症是增生性疤痕.它不仅影响美容和发汗功能,而且生长于关节附近的增生性疤痕挛缩,可以影响关节的活动度,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邢桂珍;陈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医患互动,共同防治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患,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且因长期患病,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对治疗失去信心.

    作者:魏春华;沈虹瑛;杜继斌;李晓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肺结核病人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

    单核-巨噬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外周单核细胞中的NOS活性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结核病的发病及预后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分析肺结核病人的外周单核细胞NOS活性可以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免疫状况,对预测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群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怎样培养化学观察能力

    卫生职业学校是培养医护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化学课程是卫生职业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的基础.当今时代需要我们培养能观察会观察的医护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者:于莉;李收;贾祥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肠道T细胞恶性淋巴瘤1例

    淋巴瘤是血液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但肠道T细胞恶性淋巴瘤则极为罕见.由于肠道T细胞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征性症状,诊断困难,故极易误诊.我院于2002年11月13日收治该病人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江涛;曹广东;葛伟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18例严重烧伤合并严重酸中毒

    严重烧伤病人合并严重酸中毒容易被医生在临床上忽视.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创面长期不愈,感染以及长时间的胃肠外高营养支持都是出现酸中毒的重要因素.我院自1997年-2002年收治47例严重烧伤患者,在进行常规诊治过程中,常规作血气分析检查,发现有18例患者并发严重的酸中毒.故对其危害因素、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赵东旭;李培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62例分析

    目的:评价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分析62例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70例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较腹式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量少(P<0.05),避免了输尿管损伤,保持盆底支撑结构,使其他脏器保持在正常位置,对性功能影响较小.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钦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重度烧伤病人102例救治分析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败血症等.愈合后易并发功能障碍.我院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02例,均获得临床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锁;王洪亮;王玉明;尚景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同期双侧早期原发乳腺癌1例

    患者,女,38岁,无意中发现右乳腺肿物8个月.入院前4天行右乳腺肿物活检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乳腺外上象限,无完整包膜,与皮肤、胸肌无粘连.约2×1.5cm大小.病理诊断:乳腺导管癌.较多区域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间质.

    作者:汤传银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状态的临床及脑电分析

    慢性酒精中毒临床上很常见,其戒断状态并非少见,现我们将近2年来收治的14例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状态的临床及脑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石孟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肺炎是老年多发病之一.我院近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9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郭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泵持续给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疗效分析

    目的:阿糖胞苷(Ara-C)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常用药物,分析阿糖胞苷给药途径对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在使用DA方案时,泵持续给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回顾原DA方案皮下给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作对照,两组均用标准DA3-7方案.结果:泵持续给药组及皮下给药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6.7%和54.2%,有效率为83.3%和70.8%,两组CR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骨髓抑制泵持续给药较皮下给药组长(P>0.05),无显著意义,其它毒副作用相似.结论:泵持续给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优于常规皮下给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张培先;郑建平;彭朝莲;倪珊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类风湿关节炎肺部X线诊断(附20例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胶原性疾病的一种,实质上是原因尚不分明确的全身性疾病.其慢性炎症不仅在关节的各组织如软骨、韧带、肌腱和相连的骨骼,还存在于心、肺、血管等器官和组织.

    作者:李宽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现将我院1995年10月-2001年12月6年间收治的10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荆彦;刘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CT扫描对于食道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CT扫描的影像表现及对于食道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3例食道恶性病变的CT表现并与食道造影及食道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CT对于食道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45%和87.00%.结论:CT检查对于食道恶性病变的检查及术前预测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巨武;陈孝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胸腔内进行性出血或(和)腹腔脏器损伤而急诊手术12例,13例确诊为膈肌破裂或膈疝后手术,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对胸腹结合部外伤要充分重视.CT和X线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及膈疝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只有对其合并伤迅速而正确的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聂政波;赵安来;郭跃明;蔡利佳;胡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21例

    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中20%-60%为脑室内出血.本科自1997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56例;其中脑室内出血21例,约占37.5%,均经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并对治疗中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李登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