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彦;刘玮
采用-196°C液氮浸泡的冷冻头,直接冷冻角膜缘或角膜15-18秒,治疗角膜血管翳2-3次,2-3疗程,除结膜水肿外,无其它不良反应,总有效率70.40%,方法简捷,便于接受.
作者:吴坤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探讨EH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并用培哚普利干预治疗.方法:收集EH患者75例,按舒张压(DBP)高低分为3组,每组25例.另选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受试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给予EH患者培哚普利片4 mg,qd,口服2周后,若DBP>90mmHg,则增加剂量至4mg,bid.观察他们降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这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显著增高,且与EH级别密切相关.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后,EH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血浆GMP-140及vWF也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DBP分别与GMP-140及vWF显著正相关,GMP-140及vWF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EH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受损,且血管内皮损伤越重,血小板聚集功能越强.培哚普利可有效降压,并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马晶茹;胡健;郑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为探讨肾脏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本文测定了48例肾脏病患者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降钙素(CT),以及血钙、磷、镁、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等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肾功能受损的肾病患者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降钙素(CT)较肾功正常者升高,尿毒症终末期患者为明显.骨代谢指标的异常与肾功能的生化指标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肾脏病人中存在骨代谢异常,且与肾功能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徐丽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羊水污染在分娩过程中较为多见,为了进一步探讨羊水污染的临床意义,本文观察了118例羊水污染与新生儿室息的关系.
作者:付丽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高龄病人应用硬膜外加浅全麻,减少全麻药用量、缓解围术期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和心衰的发生,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有利于病人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知华;王春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关节松动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每日1次.结果:关节松动术组的治愈显效率及疼痛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可作为临床康复手段加以推广.
作者:时金梅;冯德荣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它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常伴有呕吐、吞咽困难、抽搐、昏迷等症状,加之长期卧床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呼吸道阻塞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本病的治疗中有极重要的作用,现就护理谈一下体会.
作者:辛爱花;于秀芬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患,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且因长期患病,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对治疗失去信心.
作者:魏春华;沈虹瑛;杜继斌;李晓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评价CT扫描的影像表现及对于食道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3例食道恶性病变的CT表现并与食道造影及食道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CT对于食道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45%和87.00%.结论:CT检查对于食道恶性病变的检查及术前预测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巨武;陈孝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2000年8月-2002年12月,我院共完成电子结肠镜检查3585例,其中检出结肠憩室126例,检出率3.51%.报告如下.
作者:陈娅蓉;李晓燕;蒋海燕;张磊;贾友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严重烧伤病人合并严重酸中毒容易被医生在临床上忽视.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创面长期不愈,感染以及长时间的胃肠外高营养支持都是出现酸中毒的重要因素.我院自1997年-2002年收治47例严重烧伤患者,在进行常规诊治过程中,常规作血气分析检查,发现有18例患者并发严重的酸中毒.故对其危害因素、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赵东旭;李培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约有30%-40%的1型DM病人和约20%-30%的2型DM病人发生DN,它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 .
作者:朴元林;梁晓春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其常见的后遗症是增生性疤痕.它不仅影响美容和发汗功能,而且生长于关节附近的增生性疤痕挛缩,可以影响关节的活动度,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邢桂珍;陈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临床上,一些颌面部严重损伤的病人,感染率相对较高,手术时较彻底的清创缝合及术后抗生素的应用是防止术后感染的关键.本文将2001年-2002年我科收治的133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65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并给予激光辅助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李治娟;刘爱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喉切除气管支架埋植术是近代治疗喉部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咽瘘又是喉切除支架埋植术严重及主要并发症之一,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其发病率约为10%.喉切除后咽瘘出现多与感染及病人身体素质,营养状况有关.
作者:杨芳;黄茂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断指再植后不仅影响人的生活、劳动能力,给患者造成身心的痛苦.为促进断指再植后患者早日康复,应做好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2001年8月-2002年2月,我科手术治疗断指再植病人2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庞新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上颌前突畸形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表现为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或深覆盖,上唇短缩,呈开唇露齿状,有时并发开(牙合) 畸形,因此不但影响容貌,还可以造成咀嚼语言等功能障碍,故应及时治疗.
作者:郑金平;鞠晓芳;于雅莲;武传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介绍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1997年6月-2002年8月,应用筋膜蒂v-y提升皮瓣、手指侧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跨区切取手指侧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第一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不同程度的指腹缺损89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有45例,修复后指腹的感觉均在S4级以上,外形满意,患者均恢复原工作.结论:根据指腹缺损的大小与形状,切取相应的手指皮瓣,手术简单,效果好,是修复指腹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希贵;管同勋;田万成;潘风雨;李亮;王克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桥医院1999年8月-2002年8月收治因颅脑损伤致HNDC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通过静脉补给生理盐水、经胃管注入温开水以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3条主要途径,并根据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血糖、尿糖等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及速度.结果:4例2-3d清醒,2例5d清醒,4例虽HNDC病情恢复,但因颅脑损伤较重于14 21d清醒,1例合并肺内感染死亡,1例因血浆渗透压未控制死亡.结论:HNDC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确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可使血糖稳定下降,胃管内注水结合静脉补给生理盐水有助于高渗状态的恢复.
作者:宋业纯;杨辉;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晚期家居癌痛病人应用三阶梯止痛疗效观察及护理问题.方法:采取宁养服务模式,由宁养院医生、护士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后,按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实施规范化、个体化的疼痛处理,定期随访、电话跟踪,调整用药,对产生的副作用及时预防处理.结果:335例接受止痛治疗的晚期家居癌痛病人296例得到缓解,有效率达88.36%.用药过程中,除恶心呕吐、便秘、眩晕、嗜睡为主要副作用外,未发现服药后血压变化、呼吸抑制及药物依赖性成瘾.结论:对晚期家居癌痛患者提供三阶梯止痛治疗,能达到有效止痛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受到了病人、家属、社会的赞扬,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京娥;刘丛笑;熊建萍;李艳如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