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新娜
我院自1993年7月采用选择性非手术性治疗外伤性手术脾破裂病例43例,由于病例选择正确,诊治及时,护理得当,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俊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氟伐他汀(fluvastatin)是第一个完全经化学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化学结构与其他他汀类的药物有着明显的不同,是以氟苯取代吲哚环的甲羟戊酸内酯的衍生物,在体内无需代谢转化就具有药理活性.其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是洛伐他汀的30倍.
作者:江启蓉;王中兰;邓代全;冯碧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外阴白色病变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组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慢性妇科疾病.我院自1994年3月以来,共收集这类病例40例,采用波姆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熊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27岁,G2P1,于1995年12月在单位医院于哺乳期未转经期上环,术后有轻微腹痛,阴道流血4天干净.行经后月经正常,无痛经史,大小便正常.于1998年5月因人流一次未取出环,B超示:宫内未探及环.
作者:刘海燕;陶李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2.0%-3.6%,是10年前的3-4倍.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随着病史的延长,可出现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刘扬宏;曾继红;张玉静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中20%-60%为脑室内出血.本科自1997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56例;其中脑室内出血21例,约占37.5%,均经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并对治疗中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李登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从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中,我科共收治烧伤患者346例,其中并发创面脓毒症者12例;并发烧伤败血症者9例.现将护理这21例重症烧伤感染病人过程中的几点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赵坤;李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败血症等.愈合后易并发功能障碍.我院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02例,均获得临床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锁;王洪亮;王玉明;尚景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2000年8月-2002年12月,我院共完成电子结肠镜检查3585例,其中检出结肠憩室126例,检出率3.51%.报告如下.
作者:陈娅蓉;李晓燕;蒋海燕;张磊;贾友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国在21世纪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关注的是与人整个生命过程相关的健康问题,爱护病人的生命,关心病人的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满足病人的愿望,维护病人的权利,成为护理质量的基本要求,开展护理全程的优质服务,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病人的认可,现就深化整体护理实践中,谈点体会.
作者:宋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晚期家居癌痛病人应用三阶梯止痛疗效观察及护理问题.方法:采取宁养服务模式,由宁养院医生、护士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后,按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实施规范化、个体化的疼痛处理,定期随访、电话跟踪,调整用药,对产生的副作用及时预防处理.结果:335例接受止痛治疗的晚期家居癌痛病人296例得到缓解,有效率达88.36%.用药过程中,除恶心呕吐、便秘、眩晕、嗜睡为主要副作用外,未发现服药后血压变化、呼吸抑制及药物依赖性成瘾.结论:对晚期家居癌痛患者提供三阶梯止痛治疗,能达到有效止痛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受到了病人、家属、社会的赞扬,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京娥;刘丛笑;熊建萍;李艳如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连续7年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4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0.47%);吻合口狭窄48例(11.3%),其中包埋组发生狭窄33例(18.1%),未包埋组狭窄15例(6.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期手术患者狭窄发生率17.2%(21/122例),后期狭窄发生率8.9%(27/302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狭窄患者均经食管镜扩张1-3次后治愈;吻合口出血3例(0.7%).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死亡14例(3.3%).结论:机械吻合能够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采用25号吻合器及吻合口包埋会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田锋;蔡执敏;王天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经腹子宫切除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手术,我院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使病人术后恢复好,从2000年5月将原脐耻间纵形切口的传统式子宫切除术进行了改进,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不缝合腹膜、皮内缝合皮肤的术式,并与同期2000年5月以前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的50例病人作为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必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断指再植后不仅影响人的生活、劳动能力,给患者造成身心的痛苦.为促进断指再植后患者早日康复,应做好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2001年8月-2002年2月,我科手术治疗断指再植病人2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庞新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医疗安全问题事关患者的生死存亡,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医院的荣辱兴衰.医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诊治疾病的场所.医院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患者诊断和解除伤病的困扰.
作者:郭启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卫生职业学校是培养医护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化学课程是卫生职业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的基础.当今时代需要我们培养能观察会观察的医护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者:于莉;李收;贾祥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近年来,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我们利用PowerPoint制作辅助教学课件,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共享.
作者:朱景丽;杨运波;孙娇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分析62例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70例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较腹式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量少(P<0.05),避免了输尿管损伤,保持盆底支撑结构,使其他脏器保持在正常位置,对性功能影响较小.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钦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12月对50例经妊娠期血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春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IgA肾病(IgAN)是一种以系膜区IgA广泛沉积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96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和Hinglais首次提出[1].
作者:赵殿有;赵阳;耿富云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