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丽;杨运波;孙娇
患者,男,29岁,因发热,头痛1周,腹痛、腹胀少尿1天于2002年4月26日12时30分就诊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41℃.
作者:刘桂春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国在21世纪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关注的是与人整个生命过程相关的健康问题,爱护病人的生命,关心病人的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满足病人的愿望,维护病人的权利,成为护理质量的基本要求,开展护理全程的优质服务,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病人的认可,现就深化整体护理实践中,谈点体会.
作者:宋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桥医院1999年8月-2002年8月收治因颅脑损伤致HNDC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通过静脉补给生理盐水、经胃管注入温开水以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3条主要途径,并根据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血糖、尿糖等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及速度.结果:4例2-3d清醒,2例5d清醒,4例虽HNDC病情恢复,但因颅脑损伤较重于14 21d清醒,1例合并肺内感染死亡,1例因血浆渗透压未控制死亡.结论:HNDC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确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可使血糖稳定下降,胃管内注水结合静脉补给生理盐水有助于高渗状态的恢复.
作者:宋业纯;杨辉;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的,病因未知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作者:林琳;左丽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医生,64岁,因胸痛、气短、阵发性心悸感2h入院.该病人于2h前因情绪激动后,出现胸痛,气短,继而出现阵发性心悸感,于家中含服硝酸甘油后,上述症状未缓解,故来我院就医.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
作者:郑威利;张湔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卫生职业学校是培养医护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化学课程是卫生职业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的基础.当今时代需要我们培养能观察会观察的医护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者:于莉;李收;贾祥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边缘系统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边缘系统胶质瘤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边缘系统胶质瘤患者以癫痫发作(75%)为其临床特点.MRI扫描T1W呈低信号影,T2W为高信号影,有强化效应.显微镜下肿瘤全切率57%,恢复良好率84%,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应用高分辨率CT或MRI可显示边缘系统胶质瘤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郭世文;刘万山;何百祥;张晓东;姜海涛;王拓;刘守勋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从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中,我科共收治烧伤患者346例,其中并发创面脓毒症者12例;并发烧伤败血症者9例.现将护理这21例重症烧伤感染病人过程中的几点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赵坤;李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病、多发病,是终生慢性疾病,故治疗糖尿病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格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对无并发症者可减少或推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已有并发症者可延缓其进展,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大.
作者:王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胸腔内进行性出血或(和)腹腔脏器损伤而急诊手术12例,13例确诊为膈肌破裂或膈疝后手术,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对胸腹结合部外伤要充分重视.CT和X线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及膈疝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只有对其合并伤迅速而正确的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聂政波;赵安来;郭跃明;蔡利佳;胡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探讨EH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并用培哚普利干预治疗.方法:收集EH患者75例,按舒张压(DBP)高低分为3组,每组25例.另选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受试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给予EH患者培哚普利片4 mg,qd,口服2周后,若DBP>90mmHg,则增加剂量至4mg,bid.观察他们降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这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显著增高,且与EH级别密切相关.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后,EH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血浆GMP-140及vWF也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DBP分别与GMP-140及vWF显著正相关,GMP-140及vWF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EH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受损,且血管内皮损伤越重,血小板聚集功能越强.培哚普利可有效降压,并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马晶茹;胡健;郑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总结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的优点、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分析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98例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肢术后无切口并发症,无下肢曲张浅静脉残留.随访2-4年,随访率为85.7%(84/98),无静脉曲张复发,静脉曲张伴随症状基本得到改善或消除,点状切口疤痕淡化或消退.2条肢体伴隐神经损伤,其损伤率为1.9%(2/104).结论: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岩;陆林兴;吴萍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1993年7月采用选择性非手术性治疗外伤性手术脾破裂病例43例,由于病例选择正确,诊治及时,护理得当,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俊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流阻塞的坏死状态[1],是临床各种重症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给病人造成身心痛苦,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一直以来,护理界始终在寻找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阎桂环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 改革背景传统的医学教育体制为基础教学阶段2.5年,授大课及课间见习1.5年,毕业实习12个月,毕业找工作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关键的生产实习受到影响.
作者:叶志明;武宝玉;刘薇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9例髋部严重骨关节病患者,同次施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术后8个月-6年的随访,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9±12°恢复到122.5±6.5°,全部病例均可独立或扶拐下地行走.结论:髋部骨关节病的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对重建髋关节功能具有省时、康复方便、见效快等优点.但难度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王若义;郭开今;唐先业;陈向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严重烧伤病人合并严重酸中毒容易被医生在临床上忽视.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创面长期不愈,感染以及长时间的胃肠外高营养支持都是出现酸中毒的重要因素.我院自1997年-2002年收治47例严重烧伤患者,在进行常规诊治过程中,常规作血气分析检查,发现有18例患者并发严重的酸中毒.故对其危害因素、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赵东旭;李培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上颌前突畸形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表现为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或深覆盖,上唇短缩,呈开唇露齿状,有时并发开(牙合) 畸形,因此不但影响容貌,还可以造成咀嚼语言等功能障碍,故应及时治疗.
作者:郑金平;鞠晓芳;于雅莲;武传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老年肺炎是老年多发病之一.我院近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9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郭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不少见,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有6例被误诊,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作者:关淑风;古丽夏提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