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莹
我院于2001年4月2002年5月在12例胆结石病人治疗中,应用纤维胆道镜(ф4.9mm),经切开胆囊进入胆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广东;郑江涛;叶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老年肺炎是老年多发病之一.我院近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9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郭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病、多发病,是终生慢性疾病,故治疗糖尿病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格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对无并发症者可减少或推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已有并发症者可延缓其进展,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大.
作者:王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流阻塞的坏死状态[1],是临床各种重症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给病人造成身心痛苦,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一直以来,护理界始终在寻找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阎桂环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所谓熔模两次包埋法铸造就是将直接或间接熔模先调少量包埋料作内层包埋,目的是排尽气泡,然后调和外层包埋料沿铸圈壁慢慢注入的包埋方法.我科自1996年7月-2001年7月采用磷酸盐包埋料内包埋、普通江砂与石膏粉加水调拌外包埋的方法制作固定义齿铸件共4430伴7242单位,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费振翔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脑血管病时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称脑心综合征.并出现多种心电图异常改变,这一现象已被临床工作者广泛注意.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260例,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令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上颌前突畸形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表现为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或深覆盖,上唇短缩,呈开唇露齿状,有时并发开(牙合) 畸形,因此不但影响容貌,还可以造成咀嚼语言等功能障碍,故应及时治疗.
作者:郑金平;鞠晓芳;于雅莲;武传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医疗安全问题事关患者的生死存亡,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医院的荣辱兴衰.医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诊治疾病的场所.医院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患者诊断和解除伤病的困扰.
作者:郭启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为了提高ACI的疗效,我们于2000年2月-2002年2月应用脉络宁联合肝素治疗ACI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成;张爱军;闫丽仙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近年来,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我们利用PowerPoint制作辅助教学课件,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共享.
作者:朱景丽;杨运波;孙娇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 改革背景传统的医学教育体制为基础教学阶段2.5年,授大课及课间见习1.5年,毕业实习12个月,毕业找工作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关键的生产实习受到影响.
作者:叶志明;武宝玉;刘薇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当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惯称宫外孕,两者略有区别.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作者:任晓芳;张翠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12月对50例经妊娠期血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春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喉切除气管支架埋植术是近代治疗喉部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咽瘘又是喉切除支架埋植术严重及主要并发症之一,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其发病率约为10%.喉切除后咽瘘出现多与感染及病人身体素质,营养状况有关.
作者:杨芳;黄茂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腹腔积液过多易引起阴囊水肿[1].由于阴囊水肿后皮肤变薄及尿液浸渍,易发生破溃、感染而加重病情.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及心理痛苦.我科从2000年-2001年对5例阴囊水肿患者进行了护理,减轻了症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王晓娅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男,20岁.因发热、咳嗽、咯痰3天,于2002年9月10日到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诉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症状以夜间为重,自起病以来未用过任何药物治疗.查体:T:39°C,P:96次/min,R:23次/min,BP:100/60mmHg,神清,颜面无浮肿,咽充血,左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作者:王从映;张云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60例卒中病人情绪表现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心理调整,抗抑郁药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只对卒中后病人情绪改变的研究,测量项目SNDS(斯堪地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简明精神状态评分法)、ADL(日常生活功能评分)、SDS(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表明年龄、病程、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经济和家人的重视与抑郁状态成负相关.结论.对卒中病人抑郁症状,加以重视、疏导、抗抑郁药应用是必要的.
作者:李东航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探讨EH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并用培哚普利干预治疗.方法:收集EH患者75例,按舒张压(DBP)高低分为3组,每组25例.另选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受试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给予EH患者培哚普利片4 mg,qd,口服2周后,若DBP>90mmHg,则增加剂量至4mg,bid.观察他们降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这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显著增高,且与EH级别密切相关.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后,EH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血浆GMP-140及vWF也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DBP分别与GMP-140及vWF显著正相关,GMP-140及vWF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EH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受损,且血管内皮损伤越重,血小板聚集功能越强.培哚普利可有效降压,并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马晶茹;胡健;郑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它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常伴有呕吐、吞咽困难、抽搐、昏迷等症状,加之长期卧床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呼吸道阻塞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本病的治疗中有极重要的作用,现就护理谈一下体会.
作者:辛爱花;于秀芬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晚期家居癌痛病人应用三阶梯止痛疗效观察及护理问题.方法:采取宁养服务模式,由宁养院医生、护士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后,按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实施规范化、个体化的疼痛处理,定期随访、电话跟踪,调整用药,对产生的副作用及时预防处理.结果:335例接受止痛治疗的晚期家居癌痛病人296例得到缓解,有效率达88.36%.用药过程中,除恶心呕吐、便秘、眩晕、嗜睡为主要副作用外,未发现服药后血压变化、呼吸抑制及药物依赖性成瘾.结论:对晚期家居癌痛患者提供三阶梯止痛治疗,能达到有效止痛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受到了病人、家属、社会的赞扬,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京娥;刘丛笑;熊建萍;李艳如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