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煜
从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中,我科共收治烧伤患者346例,其中并发创面脓毒症者12例;并发烧伤败血症者9例.现将护理这21例重症烧伤感染病人过程中的几点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赵坤;李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中20%-60%为脑室内出血.本科自1997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56例;其中脑室内出血21例,约占37.5%,均经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并对治疗中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李登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1999年2月-2003年2月先后采用Dornier Alpha及Dornier Delta体外碎石机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244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林;王新园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为了提高ACI的疗效,我们于2000年2月-2002年2月应用脉络宁联合肝素治疗ACI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成;张爱军;闫丽仙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逐渐升高[1,3].
作者:马清;王质刚;贾宝祥;刘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胸腔内进行性出血或(和)腹腔脏器损伤而急诊手术12例,13例确诊为膈肌破裂或膈疝后手术,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对胸腹结合部外伤要充分重视.CT和X线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及膈疝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只有对其合并伤迅速而正确的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聂政波;赵安来;郭跃明;蔡利佳;胡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人工流产是妇科门诊常见的一种手术,由于手术简单,临床操作时多不使用麻醉.在临床工作时发现,人流患者中部分患者疼痛严重,无法配合手术的进行,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除了给患者增加痛苦外,还无形中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作者:梁宏峰;吴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分析62例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70例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较腹式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量少(P<0.05),避免了输尿管损伤,保持盆底支撑结构,使其他脏器保持在正常位置,对性功能影响较小.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钦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羊水污染在分娩过程中较为多见,为了进一步探讨羊水污染的临床意义,本文观察了118例羊水污染与新生儿室息的关系.
作者:付丽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介绍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1997年6月-2002年8月,应用筋膜蒂v-y提升皮瓣、手指侧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跨区切取手指侧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第一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不同程度的指腹缺损89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有45例,修复后指腹的感觉均在S4级以上,外形满意,患者均恢复原工作.结论:根据指腹缺损的大小与形状,切取相应的手指皮瓣,手术简单,效果好,是修复指腹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希贵;管同勋;田万成;潘风雨;李亮;王克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的,病因未知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作者:林琳;左丽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经腹子宫切除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手术,我院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使病人术后恢复好,从2000年5月将原脐耻间纵形切口的传统式子宫切除术进行了改进,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不缝合腹膜、皮内缝合皮肤的术式,并与同期2000年5月以前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的50例病人作为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必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实时超声在体表肿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报道不多.近年来高频探头及彩超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浅表肿物的可能.本文通过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对照性分析,阐明常见浅表肿物的声像图特点,以便进一步提高实时超声对浅表肿物的诊断率.
作者:张克新;张孟荔;刘彤;吴金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脑血管病时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称脑心综合征.并出现多种心电图异常改变,这一现象已被临床工作者广泛注意.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260例,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令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静脉注射50%GS 40ml+VitC2.0+VitK120mg致过敏反应3例:此三联针在产科临床使用中很少发生不良反应,我院从2000年10月-2002年8月共发生过敏反应3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孕足月,皆因胎心变化给予静推三联,静推5-10ml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注射局部有痒感,压之不褪色.
作者:初秀红;黄国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病、多发病,是终生慢性疾病,故治疗糖尿病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格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对无并发症者可减少或推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已有并发症者可延缓其进展,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大.
作者:王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外伤大出血,往往情况紧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危及病人生命,有时备血、输血不及,难以维持有效循环,使抢救失败.我院应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回输处理术中大出血病人20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国慧;王文均;张海彤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于2001年4月2002年5月在12例胆结石病人治疗中,应用纤维胆道镜(ф4.9mm),经切开胆囊进入胆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广东;郑江涛;叶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26例胃癌病人全胃切除后采用国广吻合器(常州市新能源医卫器材总厂)用于SS吻合,现将临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宪;曲延才;孙良坤;张中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进展之一,90%的AMI患者是冠状动脉血栓闭塞所致[1],故溶栓治疗是当前恢复心肌再灌注,限制心肌坏死范围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谷青;王毓华;梁云青;钱宝堂;李红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